第三章 雷大叔(1 / 2)

另一邊,湍急地江流迅速將焱冰卷攜著向著下遊奔去。焱冰在江水之中奮力地掙紮,興許在剛剛落水的時候還有遊到岸邊的奢望,但是現在他唯一的念頭就是把頭從水麵上探出來,避免嗆水的危險。盡管焱冰非常努力,但是在這麼湍急的水流之中恐怕連訓練有素的遊泳運動員也會體力不支,更加不用說焱冰這麼十幾歲的孩子了。

接下來的事好像就是連鎖反應了,焱冰覺得喝到的江水越來越多,體力越來越不支,意識也漸漸模糊了。終於…一切都消失了,留下的隻是一片漆黑…

將這漆黑打破的,是一道光。焱冰看到了一道光,他猛地掙紮起來,卻發現自己沒有死,身邊也沒有江水。取而代之的是一張不大的床,一陣劇烈的頭痛把焱冰震得又倒了下去。焱冰躺著,開始打量著四周——這是一間木屋,好像,在城市裏從來沒有這種建築。突然一張臉出現在焱冰不到三尺的上方,焱冰嚇得打了個寒顫。但是,像焱冰這樣的孩子反應絕對是塊的,片刻之後,眼中的驚恐散去,他迅速開始打量眼前這個人:這是一個中年人,好像,好久沒有剃胡子了,但是他給人的印象卻不是特別邋遢,反倒有一種清新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焱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怎麼會有這麼奇怪而又矛盾的念頭的。

中年人好像被焱冰盯得有點發毛(當然這是焱冰自己的看法)謔得站起來,他用帶有點滄桑的,那種中年人特有的嗓音對焱冰說到:“醒了就趕緊起來走人,別賴在老子的床上。”一句話把焱冰心中的幻想完全打破,原來他還在幻想發生孩子落水,有人搭救,從此相依為命的“佳話”——但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但是,此時,焱冰的大腦中迅速出現了他自己的決定——必須跟著這個人,因為自己現在沒有地方可以去,如果回去,追殺自己的人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住處,所以自己絕對不能回去。

看到焱冰並沒有聽自己的從床上下來,中年人顯然有些惱怒,他走到床邊一把把焱冰抓起來,拎到地上。“我說,你,可,以,滾,了。”中年人再次一字一頓地說道,臉上顯然帶上了一些慍色。焱冰沒有被嚇住,理由很簡單,他經曆的太多了,這種嗬斥對他來說根本就不算,“我可以留下來嗎?我可以幫你做很多事情”“不用,我從來不收沒有用的小鬼!”如果說先前的話語是帶有地點生氣的話這句就是帶足了憤怒。焱冰的心中仿佛對這種話有了下意識的反應,竟然本能地說“好,不打擾了!”同樣的語氣,完全沒有一點先前的請求,轉身就向門口走去,他現在的氣息仿佛是——猛獸,對,就仿佛是猛獸的氣息中年人看到這樣的眼神仿佛被鎮住了,他逐漸收斂起剛才凶神惡煞的神色,目光也變得稍微平和了一些。

“留下你倒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但是,你得老老實實得告訴我你怎麼會掉到河裏去的,還有為什麼你不能回到家裏去。”

焱冰不知道中年人的態度為什麼會發生180度的大改變,但是留下來的機會就在眼前,焱冰還是決定將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得交代給眼前這個中年人,在焱冰的內心之中決定將自己的事情告訴眼前這個男人的原因可能除了為了留下來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一種莫名的信任感,雖然焱冰自己對自己此時的這種想法感到非常可笑:對於這麼一個第一次見到的男人,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焱冰雖然在嘲笑著自己,但是同時他也正在向著眼前這個人講述關於自己的事情。“我的名字是…焱冰。”焱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明顯得打了一個隔頓,原因隻有一個:他隱瞞了自己的姓氏,這是因為自己從有意識開始就是一位老婆婆帶大的,但是老婆婆後來去世了,焱冰在老婆婆在世的時候屢次問起自己的姓氏以及自己的身世,老婆婆隻是閉口不談,說是到了必要的時候會告訴自己的,於是焱冰隻知道自己父母雙亡,自己的名是焱冰,臨終前,老婆婆告訴焱冰,其實他姓江,並且告誡焱冰永遠不要和外人提起自己的姓氏,焱冰還沒有來得及問老婆婆自己具體的身世,那位老婆婆就咽氣了。所以對於自己的身世焱冰全然不知。

此時焱冰沒有說出自己的姓正是由於老婆婆的囑咐,但是中年男子仿佛抓住了焱冰說話的間隙,問道:“難道你沒有姓氏嗎?”

焱冰並沒有慌亂,他沉著冷靜地回答:“是的,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我從小無父無母,由一位老婆婆撫養長大,我沒有姓氏,那位老婆婆給我起了一個名叫焱冰。”中年人看著焱冰的眼睛覺得他看起來不似在說謊,於是衝著焱冰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老婆婆死了之後我就在廢品回收站工作,靠著撿拾一些有些用處的金屬材料和能晶碎塊勉強為生。我落入江中那天,”因為焱冰並不知道自己暈過去幾天,所以隻能這麼說“我早上照常和一個朋友在廢品回收站找能晶,在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在垃圾當中發現了一大塊能晶,結果,遇到了一群軍人打扮的人,他們都配了機光劍!我的朋友為了保護我,讓我能逃跑…他,他…”焱冰一想起卡爾就特別傷心“他,死了。”中年人神情沒有任何變化仿佛死一個人根本不是什麼大事一樣。焱冰卻被他這種奇怪的態度弄得有點吃驚,但是焱冰沒有長時間停下來,他繼續說:“我那群人的追殺,我拚命得跑,終於跑到了那條河的河岸邊上,但是他們很快追上來,情急之下我就跳下了江水…接下來的事情大叔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