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簡約不簡單,珍惜小滿足你會變得從容(1 / 1)

現在社會,追求物質財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世俗奢糜之風彌漫得很厲害,很多年青人認為成功的生活方式就是高消費,理所當然地是進高檔交際場所,住豪華房子。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簡約生活的快樂,隻知道追求奢華的享受。

然而,過度的追求精致、華貴的生活反倒會讓人陷於無盡的痛苦當中。卻不知簡約才是生活的真諦。但也有一些人能夠獨善其身,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發現簡約生活的美好。

理發藝術大師沙宣看到很多貴族婦女早上起來弄頭發要弄一個多小時,把繁瑣的頭發造型當作美來追求,覺得不可思議。沙宣認為簡單的、表現個人性格的發型才是美。於是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理發店,按他的理念來給顧客設計發型,很快引來無數追捧者,很多理發師也采納了沙宣的風格,最後簡樸的發型成為世界潮流,沙宣也逐漸變成一個理發、護發用品的世界品牌。

宜家創始人看到昂貴的成套家具讓多數家庭望而怯步,發明了用材簡樸,可以自由組合、自己組裝的家具係列,最終風行全球,成為最大的連鎖家具企業。還有很多案例可以證明,簡約之美比奢華之美擁有更多的欣賞者和追求者。

梭羅曾說過:“我們的生命不應該擲於瑣碎之中,而應該盡量簡單,盡量快樂”。

但現實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多樣化呈現的同時,心態也日益浮燥起來,我們似乎已經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許,我們沒有遇到一些事,沒有觸摸到生命的本質。如果有一天,當生命最真實的狀態展現在我們麵前時,我們可能會得到新的領悟。

艾迪是一位已經很成功的商人,他想要更大地擴展商業版圖,把生意做到太平洋的西邊去。就在前往西岸的考察途中,他和他的同事突遇海難,被困在太平洋中,毫無希望地在大海中漂流了21天,最後才得以獲救。

這一事件後,艾迪好像變了一個人,縮小了自己的貿易公司,開辦起了一家養老院,每天和老人在太陽底下喝咖啡、聊天,唱歌、下棋,笑聲不斷。

當有人問他為何這樣做時,他回答說:“我從那次海上遇難的事件中,學到了最重要一課,那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新鮮水可以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就絕不要再奢求任何事情。”

在不停奔跑的你,是不是有時候也要停下追趕的腳步,環顧一下四周呢?其實,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裏都躲藏著真實而美好的生活,隻要用心去體會,就能感受到快樂,一味地追趕並不代表就能擁有一切,擁有一切也不代表就一定會幸福。

楊瀾就是一位懂得簡約生活之美,擁有平衡生活的智慧女性。

楊瀾在她18年的電視生涯中,前15年一直在做加法。當她做了主持人,就問導演能否讓自己寫台詞;寫了台詞,就要求導演讓自己做一次編輯;做完編輯就問主任自己能否做一次製片人;做了製片人,就想能否同時負責幾個節目;負責了幾個節目,就想能否辦個頻道。她就這樣一直做著加法,“加”到後來創辦了陽光衛視。

2000年楊瀾在香港創辦的陽光衛視,由於最初的策略、定位有偏差,遭遇挫折。她經過冷靜的思考,她豁然明白,自己的優勢可能隻有一兩項,人生中也不可能什麼都能要。於是她在做完一係列的加法後,開始了人生的減法。

楊瀾說她需要一個平衡的生活,學會減法恰好能給她這種平衡。因為學會了減法,所以生活找到了平衡,更找到生活的幸福所在。

今天,她把自己定位於一個懂得市場規律的文化人,一個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在做好主持工作的同時,她積極從事更多社會公益方麵的活動,讓自己的心靈平靜而幸福。

是的,人生不應當永不知足,也不應當裝得太滿。太滿便沒有空間去享受生活,這樣會讓心靈衰老得很快。過簡單生活,主動摒棄一些東西是種成熟的心態,那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要什麼了。適當的時候,我們應該嚐試中庸之道,過上簡約生活。不想做的事情拒絕了,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掙的錢不要了……還原生活的本真,真實體驗生活中的自由、輕鬆和屬於生命自身的意義。有節奏地適當放慢腳步,給生活多做減法,生活才會從容,身心才會舒暢——或許隻有這樣的簡約生活才能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實現快樂的生活。

簡約的平淡,如一幅動人的水墨畫,底色是淡的淺的黑,一底子的水墨中卻有天藍的一抹,那是跳動的亮色。簡約的平淡,如一幅淡淡的素描圖,淡淡的幾筆黑色的線條,勾勒出的可是淺淺的美麗,那是紙上呼之欲出的生動。在這個充滿著種種壓力與浮躁的現代都市叢林中,請試著學會完美地微笑,嚐試簡約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