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傳說 是想象還是現實
本期新視角
丹麥的美人魚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以前,一位王子乘船經過丹麥的哥本哈根,因遇風暴,船沉沒於汪洋大海之中。王子被一位美人魚姑娘冒險救起。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並立誓永遠相依相愛。王子離別時答應有朝一日乘船來迎娶美人魚。自那以後,癡心的美人魚姑娘每天都坐在海邊的岩石上等候王子歸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歲月流逝,好夢難圓,王子最終一去未返。天長日久,可憐的美人魚姑娘就變成了一尊雕像。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雕像就是根據這個美麗的傳說雕塑的,並成為世人公認的藝術珍品,名揚世界。
按傳統說法,美人魚以腰部為界,上半身是美麗的女人,下半身是披著鱗片的漂亮的魚尾,整個軀體既富有誘惑力,又有讓人享受的美感。所以有無數的遊客到哥本哈根,都幻想見到真正的美人魚。
世上到底有沒有美人魚?
美人魚之謎
世界各地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很多,從古希臘科學家亞裏士多德開始到現在,許多目擊者和有關記載都對美人魚的描述大致相同:美發披肩,目光安詳,裸露上身,下身長滿魚鱗的魚尾,行動快捷,有史以來,不少民族也都記載了美人魚的存在,並將它視為“鬼怪”或“神明”的化身。
老普利尼是一位記述過“人魚”生物的自然科學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曆史》中寫到:“至於美人魚,也叫做尼厄麗德,這並非難以置信……她們是真實的,隻不過身體粗糙,遍體有鱗,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鱗片。”
按傳統說法,美人魚以腰部為界,上半身是美麗的女人,下半身是披著鱗片的漂亮的魚尾,整個軀體既富有誘惑力,又有讓人享受的美感。所以有無數的遊客到哥本哈根,都幻想見到真正的美人魚。
世上到底有沒有美人魚?新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在1492年曾對人透露,他在一次航行中,親眼看到三條美人魚從海裏躍起,雖然不像故事裏描寫的那樣美麗;17世紀,英國出版過一本叫做《赫特生航海日記》的書,其中記錄了有關美人魚的特征:美人魚露出海麵上的背和胸像一個女人,它的身體與一般人差不多,皮膚很白,背上披著長長的黑發。在它潛下水去的時候,人們還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以及尾巴上像鯖魚一樣的許多斑點。中國的史書中也不乏有關美人魚的記載。宋代的《祖異記》一書中就對美人魚的形態做了詳細描述:宋太宗時,有一個叫查道的人出使高麗(今朝鮮),看見海麵上有一“婦人”出現,“紅裳雙袒,髻發紛亂,腮後微露紅鬣。命扶於水中,拜手感戀而沒,乃人魚也”。宋代學者徐鉉的《稽神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也有許多見諸各種媒體的報道。遠的且不說,近代關於美人魚的記載也是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1990年4月,《文彙報》刊登了這樣一則報道:一些科學家正在竭力找到一個3000年前美人魚木乃伊的由來。一隊建築工人,在索契城(黑海邊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外的黑海岸邊附近的一個放置寶物的墳墓裏,發現了這一難以相信的生物。這一發現的消息是由俄羅斯考古學家耶裏米亞博士在最近透露給西方的。它看起來像一個美麗的黑皮膚公主,下麵有一條魚尾巴。這一驚人的生物從頭頂到尾,計長173厘米。科學家相信它死時有100餘歲的年齡。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聯合日報》發表了題為《南斯拉夫海岸發現1.2萬年前美人魚化石》的報道:考古學家最近發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魚化石,證實了這種以往隻在童話中出現的動物,的確曾在真實世界裏存在過。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發現的。“這隻動物是雌性的。大概1.2萬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現。”柏列·奧甘尼博士說。奧甘尼博士是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考古學家,在美人魚出現的海域工作了4年。奧甘尼博士說:“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傾瀉時被活埋,然後被周圍的石灰石所保護,而慢慢轉為化石。”化石顯示,美人魚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類,頭部發達,腦體積相當大,雙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魚類一樣,沒有眼簾。
1991年8月,美國兩名漁民發現美人魚。他們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11條鯊魚,其中一條虎鯊長18.3米。當漁民解剖這條虎鯊時,在它的胃裏發現了一副異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1/3像成年人的骨骼,但從骨盆開始卻是一副大魚的骨骼。當時漁民將之轉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驗屍官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證實,這是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
科威特的《火炬報》在1980年8月24日報道:最近,在紅海海岸發現了一個奇跡——美人魚。可惜的是,它被發現時已經死了。不久後,美人魚被送到亞曆山大海洋生物公園公開展出。於是,美人魚轟動了整個埃及,國家海洋生物公園和海洋生物學院的專家極其重視對美人魚的研究,派出一個大型的專家代表團前往亞曆山大對美人魚進行研究與剖析,結論完全屬實。
紐約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法德·巴士特是個潛水愛好者。一次,他獨自駕駛遊艇去波多黎各潛水。當他潛入水中後,發現潛水器出了毛病,呼吸困難想浮上海麵,誰知又被水草纏住了,無論怎樣掙紮也無法擺脫。最後他眼睛一黑,昏了過去。當他醒來時,卻發覺自己漂浮在海麵上。事後,他對人回憶說:“我突然間感到身邊還有其他人,立即轉過身,看到3個長得很標致的姑娘正在望著我。我當時想,她們是從哪來的?整個海麵,除了我們外,什麼船隻也沒有。接著,我向水底望去,嚇得幾乎跳起來了!我的天哪,透過清澈的水麵,我看見她們的下半身都是長滿綠色鱗片的大魚尾巴。我失態地叫起來:‘原來你們都是美人魚!’它們一點兒不惱,反而舉起尾巴,嬉戲著向我潑水。它們告訴我,它們住在一個海底的城市裏,問我願不願去玩。我雖然很想去,可是卻怕回不來,便婉謝了。最後,它們幫助我找到了遊艇,揮手向我道別,便潛入海裏去了。”
1962年,一艘蘇聯的貨船在古巴外海莫名其妙地沉沒了。由於船上載有核導彈,蘇聯派出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的探測艦,前去搜尋沉船,試圖撈回核導彈。探測艦來到沉船海域,利用水下攝像機巡回掃描海底。突然,有一個奇異的怪物闖入鏡頭:它像是一條魚,又像是一個在水底潛泳的小孩,頭部有鰓,周身裹著密密的鱗片。當它遊向攝像機時,用烏黑淘氣的小眼睛望著攝像機,顯得十分好奇。探測船上,圍在熒光屏前的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無不驚得目瞪口呆。
為了捕捉這頭怪物,他們把用來捕捉海底生物的一座實驗水槽沉放在攝像機現場內的海床上。沒過多久,怪物再次出現,當它鑽進水槽準備攫取魚食時,艦上的工作人員便迅速把水槽吊上艦。水槽的門被打開時,先是聽到一陣像海豹似的悲鳴聲,接著又看到一隻綠色的小手從槽內伸出。等到把怪物全部拉出水槽時,人們才更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個0.6米長的人魚寶寶,全身覆蓋著鱗片,雙眼惶恐地瞪視著周圍的人。誰知這個小人魚卻說起人語,並稱自己來自亞特蘭蒂斯市,還告訴研究人員在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後來沉入海底……現在留存下來的人居於海底,壽命達300歲。
是美人魚還是海底人?美人魚與海底人是不是同類?這些也都是人類研究的課題。由於好奇,人們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就會有多種版本。在希臘傳說中,把美人魚稱為海妖,它們有著無與倫比的歌喉,過往船隻沒有不被誘惑的。而一旦被誘惑,則沒有不被吃掉的。
世界上果真有“美人魚”嗎?許多證據已經揭開這個謎。傳說中的美人魚原來就一種海洋哺乳動物——海牛。近些年,我國漁民也曾在北部灣捕獲幾條人魚,它的皮膚黃褐色,身長三米左右,體重四百多公斤,形狀很象一條大鯊魚,但鼻多毛,牙排列相當整齊。這些人魚分雌雄兩性,雌性人魚的胸部兩側分別長出四、五厘米的乳頭。經解剖,它的胃的結構和陸地上的牛胃相似,雌性人魚還有子宮,它們屬胎生。據海邊漁民反映,當小人魚生下後,母人魚經常半身露出水麵給小人魚哺乳,遠遠望去,就像一位少婦給嬰兒喂奶一樣。美人魚的傳說,恐怕是由此而來。
除了北部灣外,加勒比海域也先後發現過人魚。加勒比海的人魚曾多次被過往的船隻的螺旋槳片所殺死。
人魚不但生活在鹹水裏,淡水裏也有它的蹤跡,在巴西的亞馬遜河發現一些人魚,皮膚呈灰黑色,它的食量很大,一條人魚每天要吃三十多公斤蔓生植物。由於它有這個嗜好,當地的專家正計劃將一批人魚放養在水力電站的水庫裏,利用它們來清除雜草、藻類等蔓生植物,以免渦輪發電機吸進雜草而受到損壞,從而保證正常發電。
現在,越來越多的海洋學家傾向於有美人魚存在之說,有的認為是一種遠古遺留下來的生物,有的認為是來自海深處的文明居民。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從地理大發現到現在,人類遇見美人魚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種機遇幾乎為零。是因為這種古老的生命已經滅絕,還是目擊者不願被當作迷信分子而保持沉默?或者是美人魚已經藏匿深海,避開與我們人類接觸?這一切,仍然像神秘的深海世界一樣,籠罩著重重迷霧。
美人魚傳奇
每種動物都有其自身的臉部特征和體形特征。貓和狗的臉形就不一樣,豬和牛的體形也不相同。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更具有自己的特征。但自然界中有些動物身體的某部分卻與人身體的某部分極為相似,這些動物歸納起來有人麵動物與人形動物。在人麵動物中,人們比較熟悉的要算是美人魚了。
人魚傳說
有一年,一條航船行駛在紅海上,忽然船上有人驚叫起來:“看,那有人!”
果然,海麵上有三個像是遇難的落水者,其中還有一個裸體的婦女,手裏抱著個孩子。他們露出小半截身子,向船上人揮手,似乎在求救。
於是船趕緊靠近他們準備營救,但是他們卻潛入水中逃走了。在這轉瞬之間,目不轉睛地盯著海麵的水手們看見他們的下半身竟然是魚尾!
這種半人半魚的東西是什麼?是海妖!也有人叫美人魚,常在一些海洋的沿岸出現。一些居住在此的老人,常以他們豐富的閱曆告誡小夥子們:“如果海中陌生的遊泳女郎向你招手約你同遊,或者向你求救,你千萬不要輕易接近,這往往就是海妖!”
據說,一些在海岸上散步的小夥子或船上的水手,常被美人魚銷魂的體形和美妙的歌喉引誘下水,而慘遭橫禍。但是在有些民間傳說的故事中,美人魚並不是邪惡和凶殘的象征。
在別具一格的水城威尼斯,有一個關於美人魚的美好傳說。相傳,古代有一艘威尼斯的商船,從印度裝載了滿船的珍貴貨物準備到本地去出售。途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有些人泄了氣。一天夜裏,皓月當空,海麵平靜。忽然,從遠處的海麵鑽出一個豐姿綽約的美人,懷中抱著嬰兒,恬靜地喂著乳汁。水手們看見後,勾起對親人的濃濃思念之情,不禁歸心似箭。於是,大家齊心協力,衝破各種艱難險阻,勝利地回到了故鄉。
有關美人魚的記載非常普遍,許多國家的古籍中都有不少記載。《聖經》中所載的非力士人和巴比倫人,都敬奉人身魚尾的神。腓尼基人和科林斯人的錢幣上,還可以見到美人魚的圖案。傳說亞曆山大大帝坐在玻璃球裏遊曆海底世界的時候,曾屢次跟美人魚邂逅。羅馬作家普利尼說,羅馬王奧古斯都手下有一名軍官,曾經在遙遠的高盧海岸,看見許多美人魚被衝上沙灘而死。
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自然科學家老普利尼在《自然曆史》中以無可辯駁的語氣寫道:
“人們稱作‘海中仙女’的美人魚,絕非寓言故事,她們同畫家筆下的美人魚完全相符,隻是皮膚格外粗糙,全身上下長滿了鱗片,連那極像婦人的上半身也不例外。”
發現新大陸的克利斯朵夫·哥倫布,在1492年曾經對人說:“在一次航行時,我親眼看到了三條人魚從海裏升起,雖然不像故事裏描寫的那樣美麗。”
17世紀,英國倫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記》中,也有美人魚的記載:
“人魚露出海麵上的背和胸像一個女人。它的身體與一般人差不多大,皮膚很白,背上披著長長的黑發。在它潛下水去的時候,人們還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在尾巴上像鯖魚一樣有許多斑點。”
1717年,畫家塞繆爾·法羅爾畫了幅美人魚。畫麵上的美人魚,皮膚為黃銅色,臀部圍著一個草裙似的魚鰭,長長的魚尾是藍色的。畫旁還有一個說明:“在波爾奈群島附近,捕捉到一條酷似海妖的怪獸……身長148厘米,下半身近似鰻魚,被捕後在陸上活了4天零7個小時,裝在一隻注滿水的木桶中。”這就是說,這幅畫是寫實性的。
敘利亞人崇敬的掌管月亮和水產的女神,自臀部以下是魚身。教會祭司宣布,如不向女神交納足夠的錢財,任何人不得下海捕魚。
1840年,在中東霍爾薩巴德發掘出來的一批古代雕塑中,有一位是古巴比倫教會人類耕作、建築和治病的神靈,他的仙體是半人半魚的。而著名的希臘愛神——阿鞭羅鍬蒂的仙軀也是美人魚形。
英國航海家哈得遜,在他的航海日記中這樣寫道:
“當美人魚在離船舷很近的海水中遊過時,它的一雙眼睛凶狠地望著人們,並在海麵上一連翻了幾個筋鬥。當它潛入水底時,水手們看清了它那海豚式的魚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