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綜合性崗前培訓有效性探討
醫院管理
作者:徐亞平
摘要:崗前培訓是醫院內部的培訓需求,是新員工轉換角色、勝任本職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因而崗前培訓的有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培訓需求調查、內容設定、考核形式、結果反饋、後續學習等幾個方麵對提升培訓有效性的綜合作用,提出了有效培訓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崗前培訓 需求調查 考核 有效性
崗前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剛從學校畢業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新員工盡快完成角色轉變,勝任本職工作而進行的培訓活動。有效培訓是指在進行培訓時,將組織目標和員工個人發展需求相結合,有計劃地組織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行為,激發員工的創新動力,使員工更加勝任本職工作的管理活動。為提高崗前培訓的有效性,本崗前培訓在培訓需求調查、內容設定、考核形式、結果反饋、課後學習等方麵予以改進,引入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醫院新員工報到時間一般為每年的8月初的兩天,兩天內嚴格按照報到流程辦理相關入院手續,兩天後開展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均為全天培訓),此次培訓人員為2012年新入院人員(包括浙醫二院和濱江分院、義烏分院全體新員工),共計489人。
一、培訓需求調查
有效的培訓應以員工的需求為前提,如何進行員工需求的調查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在崗前培訓開展之前我們通過郵件發放調查問卷、電話訪談等方式先讓2012屆新員工了解2011年的崗前培訓內容,同時征集新員工新的崗前培訓需求意見或建議。經調查發現員工普遍希望增加或強化的內容有醫院文化和曆史介紹、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緩解壓力與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等)、禮儀培訓、醫務人員素養、教唱院歌、醫技護優秀代表經驗分享等方麵。同時在培訓時間上74.7%選擇5天及以上,20.9%選擇3-4天,3.2%選擇2-3天,1.2%選擇2天以下,可見,大部分人員認為培訓時間在5天以上是較為合理的。培訓需求調查可以有效提高培訓內容的合理性和針對性,為培訓計劃的製定奠定基礎,是崗前培訓有效開展的第一步。
二、培訓內容設定
崗前培訓內容的設定主要通過專家討論和員工培訓需求調查反饋兩方麵的意見確定。專家主要選擇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和責任感、理論知識紮實、實戰經驗豐富的中高級職稱人員,此次專家團由17位主任組成,經過三輪討論並征求科室相關人員意見後初步擬定培訓日程表,同時在培訓需求調查的基礎上修改日程表,最後提交院務會統一討論後確定最終安排。此次培訓包括了宣誓儀式、醫院概況、醫院文化和曆史介紹、科室職能介紹、醫療法律與法規、醫患溝通、醫療核心製度講解、院內緊急呼叫及應急處理、院感相關知識、消防安全、禮儀培訓、心理健康教育、教唱院歌、醫護代表經驗分享等內容。其中宣誓儀式、教唱院歌、優秀醫護代表經驗分享是在需求調查反饋的基礎上新增的內容。宣誓儀式“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一個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係”,可以產生強烈的集體認同感;院歌可以感受醫院風采;優秀代表的經驗分享可以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產生模範作用。醫院文化和曆史介紹、禮儀培訓、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也是應員工需求而在以往培訓安排上適當延長培訓時間。經此過程確定的培訓內容既體現了專業性,又滿足了員工的實際需求性。培訓內容的合理性是影響培訓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本崗前培訓綜合專家意見和員工需求,注重知識、技能、態度等培訓之間的連貫性,科學合理設置培訓內容,全麵提升培訓有效性。
三、培訓考核
本崗前培訓考核主要以考試和考勤為主,法律、院感、消防、門診等相關知識都有考試。考試結果可以反映員工對於培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於考試不合格人員,采用自學方式在一定時間後參加補考,確保員工真正掌握所學知識,保證培訓達到一定的效果。除了考試外,考勤也是重要考核方式之一。崗前培訓需刷卡簽到,按時入場,如需請假,須以書麵形式交所在科室負責人同意後報人力資源部審批(病假需附醫院開具的病假證明),審批同意後方可請假。考勤的目的主要是嚴格規範培訓,如有特殊原因經請假後也可知曉請假人的去向以及哪些培訓沒有參加,便於日後補習。通過考核,可以規範培訓紀律,提高培訓質量,是提升培訓有效性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