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加強學風建設係統工程的研究(2 / 2)

學風整頓實施步驟:2008級學風整頓活動時間安排在2010年4月28日至2011年9月。即宣傳動員階段(2010年4月至5月)、組織實施階段(2010年5月至7月)、深化整改階段(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鞏固提高階段(2011年3至7月)、總結表彰階段(2011年7月至9月)五個階段。

四、獎懲分明,積極總結,全麵提升學風整頓效果

在第一、二階段工作完成後,基本實現了學風工作目標中的“十二個明顯轉變”。即到課率明顯提高,遲到曠課明顯減少;聽課效果明顯好轉,應付作業明顯減少;出勤率明顯提高,晚歸現象明顯減少;法紀自律意識明顯提高,公共場所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主動與任課老師聯係明顯增加,補考學生有所減少;班級凝聚力明顯提高,受處分學生明顯降低。

在第三、四階段工作完成後,基本實現從學風工作目標中的“十二個明顯轉變”步入到“六個形成”的整改目標。即形成了“百分百”狀態課堂,成立了班級“專項”活動工作組;形成了“優質”寢室鏈接式發展規模,徹底擺脫了學生寢室“髒、亂、差”印象;形成了端正的學習習慣和主動的求知意識,扭轉了盲目和無心向學的狀態;形成了基本的專業發展思路與自我提升意識,摒棄了“教則學,不教則不用學”的錯誤觀念;形成了科學、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杜絕了被不良的社會因素誘惑和消極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發展動腦能力,變被動求知為主動認識。

階段性成效:2009-2010學年,全年級14個班有5個班英語四級通過率超過90%,5個班英語六級通過率超過50%,班級獲獎學金率最高達到45.95%,有34名同學榮獲“優秀學生幹部”稱號,5個班集體榮獲“學風優秀班集體”稱號,19名同學榮獲“單科狀元”,11名同學取得計算機二級優秀成績,4個支部獲“先進團支部”;2010-2011學年,有8個班英語四級通過率超過90%,超過80%的班級有4個。2010年6月學院選派學生參加“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榮獲省級特等獎兩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根據2012年5月29日畢業生就業方案統計數據顯示,2008級學生總考研率為24.81%,總就業率為97.09%。而2005級學生考研率為22.48%,就業率為93.04%;2006級學生考研率為18.79%,就業率為96.77%;2007級學生考研率為17.56%,就業率為96.90%。考研與就業率均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具體比較數據如下:

2008級學風整頓活動是“以整促改,以改促進,以進促優,以優促精”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不斷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完善工作體係、不斷按照“貼近同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要求開展相關工作,竭力將2008級學風整頓打造成一次“參與度高、影響力大、覆蓋範圍廣、收效性顯”的特色活動。

本研究圍繞高校發展戰略,根據目前高校學風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以切實實施2008級學風整頓工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學風建設長效機製必須要始終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考研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求生存”作為學風建設思路,培養學生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自由的行為素養。從研究的實際效果和數據分析,其理論和實踐過程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子東,張光磊,李木子,張亞男.影響高校學風建設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2

[2]魏偉.社會因素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探析.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

[3]陳麗華等.基於我院宿舍文化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思考和建議[J].傳承,2010

[4]李琳,李長貴.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的思路初探:信念,文化與製度[J].宜春學院學報,2010

[5]周賢君.高校學風建設的製度思考與對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6]徐可明.高校學風建設長效機製的構建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