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實施提升員工可雇傭性的培訓。由於培訓是目前員工選擇企業的一個優先考慮的指標,已構成員工對企業忠誠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對員工的培訓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極其重要的手段和培養員工忠誠度的一個重要法寶。通過培訓,員工可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並提高自己的可雇傭性,心理契約也得到滿足。企業在開展可雇傭性培訓時,要把企業的發展與員工個人的職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利用企業內外人力資源發展項目對員工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引導員工積極參加一些項目來開發他們的通用技能、新技能和專門技能, 增強他們的在職能力,並為企業未來發展儲備人才。企業要根據不同員工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培訓方式。
(3)開展工作輪換。在傳統的工業社會生產方式中,企業要求的是員工具有企業專用性技能,而當今時代企業則要求員工必須具備一專多能和不斷適應新環境的學習能力。工作輪換能夠使員工獲得不同工作崗位的技能,積累不同工作的經驗,從而提升和拓寬他們的職業技能,幫助員工達到一專多能的目標。在工作輪換中,要不斷地給員工提供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以鍛煉員工,幫助員工盡快成長。
(4)為員工開辟多重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傳統的單一管理職務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十分狹窄,無法滿足不同員工的職業發展需要。企業如果開辟多重職業發展通道,比如對組織內部的工作類型進行分類,設計出管理、技術和業務等多重職業通道,不同職業通道的層級之間在報酬、地位、稱謂等方麵具有某種對應關係,這樣不僅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可雇傭性,還可以大大拓寬員工的職業生涯道路。企業管理者要根據每個員工的不同特點和追求來安排員工的工作,設計員工的職業發展道路,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通道,使他們可以在不同的職業道路上取得進步和發展。
多重職業通道的設計實際上向員工表明了組織非常重視每個員工的個人發展,會為每個員工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晉升機會,這樣做顯然也有助於降低員工的離職傾向,培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5)推行導師製。對員工,特別是新員工推行傳幫帶式的導師製是留住員工的重要措施。由於導師往往來自於企業的高管,通過他們來幫助員工尋找個人理想和企業所能提供機會的結合點,可以使企業資源和個人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導師的指導,可以給與員工工作和精神上的幫助。導師製還可以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有調查發現,曾經受過傳幫帶的員工比沒有受過傳幫帶的員工更關心企業,對企業的工作更滿意,更願意留在企業工作。
(6)幫助員工豐富社會關係網絡。未來的生存不僅取決於競爭,也取決於與他人所建立的社會關係網絡基礎上的合作。社會關係網絡是指以互惠原則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共同利益聯盟或者交易關係,比如將自己的一些資源和服務提供給別人,以此來交換自己所需的資源和服務。個人需要與他人建立一種相互促進的社會關係,盡可能地識別並抓住一些機會,去與自己在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從而為自己培養一個多樣化的社會關係網絡。在這方麵,企業的工作設計應該考慮有利於員工與他人建立共同發展的工作關係,從而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環境支持。組織還可以幫助員工參與同業交流活動,參加各種職業團體和協會,參與行業性的研討活動,這樣可以使員工與業內精英相互交流,找出差距,提高其可雇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