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員工培訓激勵機製建設(2 / 2)

2.選擇培訓方式和培訓老師

通過培訓需求的獲取,可以得到各部門的培訓內容和培訓目的。企業要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目的,選擇適當的培訓方式。對於通用的經常性培訓,可以將培訓課件製作成光盤或者“共享”在內部辦公網上,以方便大家隨時觀看學習;對於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有時需要從專門的培訓機構或高校聘請老師進行麵對麵的授課;對於傳統技術的培訓,可以聘請企業內部技術骨幹例如“學科帶頭人”等當老師。

3.製定統一的培訓規劃,建立員工培訓製度

(1)需求分析細化,體現個體差異。在培訓規劃製定中,企業應細化不同崗位不同專業人員的培訓需求,針對不同的群體製定不同的組合方案。對新同誌進行應知應會、設計流程和注意事項培訓;對工作兩三年的同誌根據其特長進行針對性和分方向的培訓,使其發揮專長,促進各專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對水平較高的同誌進行創新能力提升培訓,培養其研發和創新能力;對工程勘察設計中遇到的常見、易忽略及典型的問題,組織實時培訓,並製定出預防措施和實施方案;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等,開展針對性培訓。

(2)樹立正確的理念,加大培訓投入,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理念,不能再把培訓投入看作是企業的一種負擔,而應看作是企業創造價值、不斷增值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成本投入。具體來說,企業可以建立培訓網絡平台,將培訓教案、信息反饋、學術報告等上網共享,不僅方便員工學習和提高,也展示了企業良好的培訓氛圍和文化。培訓內容要豐富實用、類型多樣,除專業技術和規定規程外,還要進行企業管理、學習和創新力、信息技術等方麵的培訓,以拓寬員工的知識麵。注重發揮內部培訓師的作用,“傳、幫、帶”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現場培訓的優良傳統。

(3)提高培訓管理水平,進行培訓效果評估。為保證培訓的有效性,必須製定出培訓的基本程序,建立員工培訓製度,並在實際工作中檢驗培訓效果,將培訓效果與員工的薪酬和升遷掛鉤。培訓效果評估是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形式,為保證培訓效果,培訓計劃要經過培訓人員的認可。培訓結束後,企業要通過科學方式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跟蹤調查,爭取培訓效益的最大化。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可以在培訓結束後,通過召開座談會的形式聽取大家對培訓效果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培訓工作得以改善;對於邀請外部老師進行的培訓,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評價;對於重點培訓項目和特定目標群體的培訓,可以在培訓結束一段時間後進行調查評估,以了解培訓內容的實際應用情況。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麵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參加培訓、加強學習不僅能夠加強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也是對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源投資和一種有效的員工激勵。就員工來講,他們是靠自己的知識謀求生存和發展的,他們有更高的追求,渴望自我成長、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為不斷提升個人的創新能力和持續就業能力,員工希望企業能提供一個培訓發展的平台,並且要製度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宋奇成,曾代富,龍建,劉苓玲.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2]李哲.企業技術員工培訓的必要性及培訓體係構建——以電力設計企業為例.河南科技,2011.12(上)

[3]杜建川.關於構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製的探討[J].科技風,2010,14

[4]姚凱.激勵理論發展的新趨勢.北京:經濟學動態,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