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已有八處開采
金礦雖富采者極少
無煙煤火力甚強可燒穿鍋底
青海亹源縣調查。
土地
亹源縣雖地處邊陲,氣候寒冷,然可耕之地,到處皆是;以水利未興,致已開墾的,全屬旱地。統計全縣,現約有旱田十七萬五千三百餘畝,其荒地僅為三萬餘畝,多為沙質不毛之地,不能耕種,現全為蒙、藏民族聚居之地,僅供其為天然的遊牧場所而已。
全縣之可耕地,因寒冷關係,所能生產的隻耐冷穀類如燕麥、菜籽、青稞等而已,其他如米麥、黃豆等類,則概不能種植。近年雹災旱荒頻來,收成銳減,以致每畝地價大降。現查農耕地之最高價,每畝僅五元左右,普通每畝隻值二三元,非農耕地,則全無售價可言。
人口
全縣共有四四零六戶,二萬二千八百餘人。全縣共分四區,計第一區為九百八十七戶,六千五百六十餘人,縣城屬第一區,計有三百四十三戶,二千一百三十餘人;第二區為九百二十四戶,五千九百餘人;第三區為八百十八戶,四千餘人;第四區一千六百七十七戶,六千三百四十餘人。
交通
亹源縣城,係新設之縣,置於民國十八年,其縣城為舊時築成者,築於清雍正六年,現已頹廢不堪。城內有東西南北四大街,街西尚寬闊。其由縣城與外縣交通者,陸路有省道通西寧,長約二百四十裏,寬約二丈五尺。及縣道通各路,長約五百餘裏,寬亦二丈五尺左右。水路有浩亹河(即烏蘭木倫河,發源於青海西部都蘭縣境),流經縣境,過互助、樂都等縣,由民和享堂鎮彙於黃河。惟水勢甚急,不行船筏,隻偶有蘭州木商,來縣采購木料時,賴此轉運,然常因水急河淺而被衝毀。
郵政方麵,現僅設代辦所一處,兩日行郵一次,郵路僅為由縣城至省城一條。電話亦已設置,可通西寧,電報尚無。
出產
亹源縣之礦產、森林、農工產品等,分述於後:
(甲)煤礦 亹源產煤極富,幾乎遍地皆煤,而品質又甚佳,可惜以采法拙劣,交通不便,致盡棄於地。查現已開掘或發見者,計有:
(一)距城六十裏克圖溝地方產煙煤,開采已數十年,無人主管,由附近居民任意采取。
(二)距縣城五十裏有鐵煤窯,開采亦已數十年,出品係煙煤,火力甚大,甚宜於工廠之用。
(三)距城十裏人頭溝地方產無煙煤,品質至佳,火力甚強。周圍二三十裏之地,全為產區,民國十四五年,曾集資開掘,嗣因經費拮據,早已中止。
(四)距城十五裏之瓜拉地方,產煙煤極富,力強質佳,適用於鐵工廠。
(五)距城二百裏永安堡附近有多羅煤窯,盛產無煙煤,現僅由附近居民隨意采作燃料之用。
(六)距城二百餘裏之俄博堡附近有煤窯溝,盛產上質之無煙煤,據雲火力之強,可燒穿鍋底。
(七)縣屬八之拉洞山後及鴿子溝一帶,產無煙煤,現未開采。
(八)永安堡西一百餘裏之乙士門地方,產極佳之無煙煤,惟以壤接荒蕪,番人梗阻,至今未曾開采。此外又有多處產煤,惟以礦苗隱藏,無有識者,猶荒棄至今。
(乙)金礦 金礦在亹源尤為隨地都有之礦藏,其產量之富,實堪驚人,可惜亦以種種關係,采取極少,仍與煤塊同棄於地窖之中,無人過問。其已發見或已開采者,則有:
(一)縣屬班固寺附近十裏以內,到處產金,惟以寺僧恃頑把持,迄今尚未開采。
(二)距城二百餘裏朱固寺所屬楚麻廠地方,產金極富,現已開采多年,品質極純,惟采取不得法,所獲有限。
(三)永安堡以西五十裏之曬爾免地方產黃金,現用水拉工法開采。
(四)永安堡河西道地方產金頗多,用水拉工法開采有年,獲利尚多。
(五)永安堡北五十裏之羊腸子河、沙金城、金羊嶺一帶,到處產金,現亦已用水拉工法開采,獲利頗多。
(六)永安堡西南四十裏之劄馬圖地方產金,現亦已用水拉工法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