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令槍“砰”地一聲響了,動物選手們爭先恐後地撒腿向前衝。
“加油!加油!”看台上的拉拉隊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
很快,選手們的距離便拉開了。梅花鹿、野馬、駝鳥、金錢豹組成的第一方陣跑在最前麵;狐狸、野驢、野豬、野羊組成第二方陣,緊隨其後;接下來,還有第三方陣、第四方陣、第五方陣……烏龜被遠遠地甩在了最後麵。
一個小時後,前麵幾個方陣的選手先後都到達了終點。長長的跑道上,隻剩下烏龜孤零零地奔跑著,但它一點也不鬆勁。
兩小時、三小時……九個小時過去了,烏龜終於滿頭大汗地跑到了終點。
頒獎時,運動會主席獅子把一枚特別獎獎章莊重地掛在烏龜的脖子上。
“能夠奪取桂冠,值得祝賀;在落後時也不氣餒並堅持到底,這種精神同樣寶貴。”獅子的話久久地在運動場的上空回蕩,在動物們的心中回蕩。
人生來就有對事物的畏懼感,可以是害怕一隻小蟲、害怕打雷下雨、害怕天黑、害怕困難、害怕失敗,這也是人性中的一個無法抹去的弱點。但是,在困難來臨時,一味地害怕和躲避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有勇敢地去麵對,並堅持不懈地去努力,終將會獲得圓滿的成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機遇,如果你不是一個有心人,許多好的機遇會與你擦肩而過,而也許其中的一個就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漢朝時期,中原的幾百人奉命出使西域。在漫長的路途中,使者們屢遭搶劫,隨身攜帶的貨物財寶幾乎被洗劫一空。
一天晚上,他們來到了大漠上,正準備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地期盼,恭候著來自上蒼的重要旨意。
最後,神終於說話了:“你們要沿路多撿一些鵝卵石,把他們放在你們的馬韃子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
說完,神就消失了。使者們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們原本期盼神能夠給他們帶來財富和平安,但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不管怎樣,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但是仍舊各自撿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他們的馬韃子裏。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降臨,他們開始安營紮寨時,忽然發現他們昨天放進馬韃子裏的每一顆鵝卵石竟然都變成了鑽石。
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懊悔極了,後悔沒有撿拾更多的鵝卵石。
這裏應該指出,神是不存在的,鵝卵石也不會變成鑽石。這則寓言意在說明,人性是複雜的,在獲得的同時總會懊悔,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得到的一切,在失去的同時才知道去珍惜已經失去的東西,於是就會後悔。就比如說機遇,機遇的外表往往不被人們注意,要你獲得時才能慢慢發現它的巨大效果。也許曾有許多機遇經過你身邊,但你因為太忙,便不加注意地讓它溜走了。
心靜天地自然寬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麵,但也需要有寬容的一麵。寬容並不是將“不生氣”成日掛在嘴上。
有一個人脾氣很暴躁,常常因此得罪別人,而事後又懊惱不已,所以一直想將這暴躁的壞脾氣改掉。後來,他決定好好修行,改變自己的脾氣,於是花了許多錢,蓋了一座廟,並且特地找人在廟門口寫上“百忍寺”三個大字。這個人為了顯示自己修行的誠心,每天都站在廟門口,一一向前來參拜的香客說明自己改過向善的心意。香客們聽了他的說明,都十分欽佩他的用心良苦,也紛紛稱讚他改變自己的決心。
這一天,他一如往常站在廟門口,向香客解釋他建造百忍寺的意義時,其中一位年紀大的香客因為不認識字,而向這個修行者詢問牌匾上到底寫了些什麼。修行者回答香客說:“牌匾上寫的三個字是‘百忍寺’。”香客沒聽清楚,於是又問了一次。這次,修行者的口氣開始有些不耐煩:“上麵寫的是‘百忍寺’。”等到香客問第三次時,修行者已經按捺不住,很生氣地回答:“你是聾子啊?跟你說上麵寫的是‘百忍寺’,你難道聽不懂嗎?”
香客聽了,笑著說:“你才不過說了三遍就忍受不了了,還建什麼百忍寺呢?”
安禪何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生活就是心靈的修煉場,不為生氣種蘭花,懂得克製自己的情緒,懂得寬容別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順其自然把握機緣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