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態度(1)(2 / 3)

顧影自憐是強烈的虛榮心的體現。顧影自憐者認為自己的美貌無與倫比,卻常常在顯示自己的容貌時成為他人的取笑對象,而自己還不自知,這是多麼可憐有可悲的事情。虛榮心不會給我們帶來榮耀,隻會侵蝕我們的理智,並會讓我們為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學會依靠自己

在向別人問路之前,看看地圖是不是就在自己身上。

黃昏時刻,有一個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漸漸地暗了,眼看黑幕即將籠罩,黑暗的恐懼和危險一步步移近。這個人心裏明白:隻要一步走岔,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還有潛伏在樹叢後麵饑餓的野獸,正虎視眈眈注意著他的動靜,一場狂風暴雨式的恐懼正威脅著他,侵襲著他。萬籟無聲,對他來說是一片死前的寂靜和孤單。

這時,淒黯的夜空中,幾顆微弱的星光,一閃一爍,似乎帶來了一線光明,卻又不時地消失在黑暗裏,留給人迷茫。但是對汪洋中的溺水者來說,一根空心的稻草都是珍貴的,都會被認為是救命的寶筏。

突然,眼前出現一位流浪漢,他不禁歡喜雀躍,上前叫住流浪漢,探詢出去的路途。這位陌生的流浪漢很友善地答應幫助他。走呀!走!他發現這位陌生人和他一樣迷了路。於是他失望地離開了這位迷途的陌生夥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線上來。不久,他又碰上了第二個陌生的人,那人肯定地說他擁有逃出森林精確的地圖,他再跟隨這個新的導引,終於發現這是一個自欺欺人的人,他的地圖隻不過是他自我欺騙情緒的結果而已。於是他陷入深沉的絕望之中,他曾經竭力問他們有關走出森林的知識,但他們的眼神後麵隱藏著憂慮和不安,他知道:他們和他一樣的迷茫。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一路的驚慌和失誤,使他由彷徨、失落而恐懼。無意間,當他把手插入口袋時,摸到了一張正確的地圖。

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來它始終就在這裏,隻要往自己本身去尋找就行了。從前他隻是忙著詢問別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許多人習慣於依賴別人,而忘記了向自己求助。實際上,最值得信賴的除卻自己還能有誰呢?父母會離我們而去,與朋友也不會有不散的筵席,對他們的依賴隻能持續一段時間而不能長久地依靠。學會依賴自己,才是擺脫困難的最好方法。

人生的秘訣是不怕不悔

一個人前半生的秘訣是“不要怕”,後半生的秘訣就是“不要悔”。

三十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三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隻有六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

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三十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裏麵赫然又是三個大字:不要悔。

做事之前畏縮不前,做事之後後悔不迭,這已經成為了人們的通病,也成為了人們攀登成功高峰的障礙。這種人一生都生活在矛盾與痛苦之中,他不能為自己的生活製定明確的方向,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給自己充足的自信,自然也就不能在步入暮年之時坦然地麵對自己的一生。

固執容易鑄成大錯

固執地堅守某一樣事物,不願有絲毫的改進,往往容易偏離目標,鑄成大錯。

有兩隻青蛙是好朋友。一隻住在遠離村莊的池塘裏,另一隻住在鄉間小路旁的淺水溝裏。

當它們相約在一起曬太陽聊天時,住在池塘裏的那隻青蛙說:“我的朋友,你快搬過來跟我一起住吧,我那裏的水清澈幹淨,食物又豐富。”

“不,朋友,我的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我舍不得離開。”

“可是,你住在淺水溝裏太危險了,瞧,那麼多馬車從你家門口經過,你不覺得太吵了點兒嗎?”

“哈……哈……哈,吵?”住在淺水溝裏的青蛙大笑起來,“我親愛的朋友,那馬車輪發出的吱吱聲,在我聽來是那麼的美妙無比,有時我還把它當成催眠曲呢。”

“可是……可是,我覺得你還是應該搬出淺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