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突破成功的瓶頸(1)(3 / 3)

疑慮,猶如天空的陰雲,時刻環繞在人們的心頭,使我們充滿了煩惱與恐懼。隻有及時驅除心中的疑慮才能晴空萬裏,才能夠重拾往日的快樂。生命需要陽光,因此,我們需要減少疑慮,生活才會有色彩。

杯弓蛇影的悲哀

你的惟一畏懼也許就是畏懼本身。

一隻饑餓的老虎到田野中去尋覓食物,它看見一隻刺蝟仰著身子躺在田中,就認為是一塊肉,便低頭去咬刺蝟。

忽然刺蝟翻過身子,老虎一口咬下去被刺疼了,嚇得落荒而逃。它一直跑到山中,感到十分疲倦,不知不覺就在一棵橡樹下睡著了。老虎醒來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顆小橡子在自己的腳下,於是它馬上躲在一邊,十分恭敬地對橡子說:“今天早上我遇見了你的父親大人,現在就麻煩先生讓讓道吧!”正巧一陣大風吹過,橡子向老虎滾了過來,老虎一見,以為橡子要來追自己,嚇得沒命地逃跑了。

杯弓蛇影是人類的通病,困難多數時候是我們自己的腦子創造的。老虎被一顆橡子嚇走,主要是因為前麵已經有了經驗教訓,它對和刺蝟相像的事物產生了恐懼心理,一有風吹草動,自然會落荒而逃。這叫做吃一塹長一智。常言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都有一種心理弱點,對讓自己吃虧的事物都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但隻要認清所畏懼事物的真正麵目,從容地去麵對,就可以逐漸克服這種“杯弓蛇影”的畏懼心理。

勿做驚弓之鳥

心中存有恐懼,即使獵人的弓上不放箭,隻是聲音也足以使鳥跌落下來,人也一樣。

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一個高台上,仰頭看見有鳥在天空中飛。

更羸對魏王說:“請大王看看,我可以隻拉弓不發箭而把鳥射下來。”

魏王不相信地說:“難道你的射術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更羸很自信地說:“可以。”

過了一小會兒,一隻雁從東方飛來,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隻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驚歎說:“你射箭的本領居然可以達到這樣一種地步!”

更羸說:“這是一隻受傷的孤雁啊!”

魏王說:“先生是怎麼知道的呢?”

更羸回答說:“它飛得很緩慢,叫聲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叫得慘,是因為長久失群。由於它的舊傷沒有長好,一直處於一種害怕的心情中,所以一聽見弓弦響,就急忙往高處飛,這就引起傷口破裂,從高空掉下來了。”

恐懼是人性中難以抹去的弱點。我們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有的害怕天黑,有的害怕野獸,有的自己也說不清究竟是害怕什麼。實際上,我們恐懼的隻是內心的恐懼本身。就像一隻受傷的鳥,即使獵人的弓上不放箭,也足以使我們從高空跌落,因為,心中的恐懼早已控製了我們。

別讓對方得寸進尺

阻止對方得寸進尺的最好方法就是:最初的“寸”也不要讓他得到。

在風沙彌漫的大沙漠,駱駝在四處尋找能避風休息的地方。可是方圓幾裏根本就不見人煙,它差不多走了兩個小時,終於找到了一頂帳篷,可是,帳篷是別人的。

最初,駱駝哀求說:“好心人,我的頭都被凍僵了,讓我把頭伸進來暖和暖和吧!”

這個人可憐它,就答應了。

過了一陣子,駱駝又說:“好心人,我的肩膀都凍麻了,讓我再進來一點吧!”

這個人可憐它,又答應了。接著,駱駝不斷地提出要求,想把整個身體都放進來。

這個好心人有點猶豫了,一方麵,他害怕駱駝粗大的鼻孔;另一方麵,外麵的風沙那麼大,他好像也需要這樣一位夥伴和他共同抵禦風寒和危險。於是,他有些無可奈何地背轉身去,給駱駝騰出更多的位子。

等到駱駝完全恢複精神並且可以掌握帳篷的控製權的時候,它很不耐煩地說:“好心人,這頂帳篷如此狹小,以至連我轉身都很困難,你就給我出去吧!”

有些人總對自己所得到的感到不滿足,想方設法對別人再三提出要求,以達到“得寸進尺”的目的。

對於這種人,我們應隨時保持警惕。如果可以,最好將他的最初要求扼殺在搖籃裏。因為隻要你讓步一次,他便會再一次提出使你讓步的要求。如此一來,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恐怕會被他全部奪去了。那時再後悔已於事無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