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背信棄義必遭懲戒(2 / 3)

一天,狐狸外出覓食,便請老鷹有空就到樹底的洞裏替自己照看一下孩子,老鷹爽快地答應了。等狐狸走遠後,老鷹果然來到了狐狸的洞裏,但當老鷹發現小狐狸睡得正香時,便趁機用爪子抓住了它,並把它帶回巢中,讓小鷹們分吃了。

狐狸痛失愛子,它對老鷹背信棄義的行為憤恨萬分,可是沒有能力上樹去複仇,因此便天天在樹底下祈求天神,讓老鷹遭到應有的懲罰。

後來,老鷹飛到一個祭壇,偷了一塊村民祭祀用的羊肉,帶回巢去。但它不知道這塊肉上還粘著未熄滅的灰燼,由於樹高風大,吹旺了火星,火燒著了巢穴。小鷹們因羽毛未豐,還不會飛,雖然拚命地撲騰,但仍無濟於事,還是被大火燒傷,跌下了樹杈,摔死在了地上。

於是,狐狸當著老鷹的麵,將小鷹一隻隻都吃掉了。

誠信,是一個人的道德的行為準則。不遵守承諾,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絕非君子之所為。對別人不講誠信,別人自然也不會對你講誠信,最終會使你引火燒身,遭受懲罰。

要以誠信待人

如果一個人自己身上具有某種品質,那麼他必定具備對那種品質的鑒賞力。

公元前4世紀,意大利國王把一個年輕人判處絞刑。年輕人在臨刑之前,希望能與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

國王準許了,但要求他必須找一個人來替他坐牢。這是一個苛刻的條件。假如他一去不返怎麼辦?誰也不願意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來幹這件蠢事。

這時,他的好朋友表示願意替換坐牢,好讓他回家與母親相見。

好朋友住進牢房以後,年輕人就趕回家與母親訣別。日子如水一樣流逝,眼看刑期在即,年輕人卻音訊全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好朋友上了年輕人的當。

行刑那天,因為年輕人沒有如期歸來,隻好由好朋友替死。當好朋友被押赴刑場時,圍觀的人都笑他是個傻瓜,也有人對他產生了同情,更多的人卻是幸災樂禍。但刑車上的好朋友,不但麵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已經掛在好朋友的脖子上。圍觀的人都在內心深處為他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年輕人。就在這時,年輕人騎著馬趕回來了,他高聲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這真是人世間最感人的一幕,年輕人迅速衝到好朋友的身邊,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國王知道了這件事,他親自趕到刑場,立即為年輕人鬆了綁,親自赦免了他,並且重重地獎賞了他的好朋友。

做一個真正的人,就要講求誠信,越是在艱難時刻越要守住自己的道德防線不放棄。任何一個具有高尚靈魂的人,都是將誠信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心中要有個“信”字

不管幹什麼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

有位老鎖匠想把自己的技藝傳給兩個年輕的徒弟。但兩個人中隻能有一個人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櫃,分別放在兩間房子裏。老鎖匠告訴這兩個徒弟:“你們誰打開保險櫃用的時間最短,誰就是我的傳人。”結果大徒弟隻用了不到5分鍾就打開了保險櫃,而二徒弟則用了10分鍾,眾人都以為大徒弟必勝無疑。老鎖匠問這兩個徒弟:“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搶先說:“師傅,裏麵放了好多錢,都是百元大票。”

師傅看了看二徒弟,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您隻讓我打開鎖,我沒注意裏麵有什麼。”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布二徒弟為他的繼承人。眾人不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不管幹什麼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的衣缽傳人不僅是一個高超的鎖匠,而且要求他能做到心中隻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心有雜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打開保險櫃取錢易如反掌,最終隻能害人害己。”

聽了老鎖匠的話,大徒弟的臉紅了。

因一時的貪念而將“誠信”拋之腦後,這是人性的通病。然而,無論做什麼事情心中都應該有個“信”字,老鎖匠明白這一點,作為一個技藝高超的鎖匠,必須做到心中隻有鎖而無其他,否則稍有私念就會自己害了自己。

別拿承諾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