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辰(2)(2 / 3)

添盆之舉現在很少有人行之。都是在三朝日起,給主家送一些禮品。至於在此儀中的供奉接生娘娘以及床公床母之習俗根本見不到了。

陝北民間大都以香灰來敷小兒的肚臍,效果亦很好,用明礬者較少。

三、開葷。洗三,添盆儀俗後,舉行“開葷”之儀。其儀是主家請一位能說會道的婦女主持此儀。先蘸幾點黃連湯稍稍抹在嬰兒嘴上,並且一邊蘸抹,一邊說道:“好乖乖,好寶寶,三朝吃得黃連苦,將來蜜糖天天有。”

抹罷黃連湯以後,再把用肥肉、狀元糕、酒、魚、糖等食品製成的湯水,用指頭蘸著塗在嬰兒的嘴唇上,又要唱道:“吃了肉,長得胖,有福相,有品德;吃了糕,長得高,有高才,有高智;吃了酒,福祿久;吃了糖,輩輩甜;吃了魚,常有餘。”

最後,再讓嬰兒嚐一嚐討來的乳汁,開葷禮儀宣告結束。

我國南方民間有單用鯉魚尾舉行開葷禮儀的習俗,但不是在三朝日,而是在百日那天舉行。其儀是把新鮮鯉魚煎熟後,象征性地給小兒喂一點魚肉。此俗意在取鯉魚的“鯉”字與“禮”同音,禮為禮儀之禮,是祝願小兒長大成人以後能凡事講禮,事事明禮,成為禮儀之人,廣結人緣。知禮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做父母的對兒女的真誠希望。

四、湯餅宴。湯餅宴是在上述禮儀舉行完畢後,於三朝日中午舉行的招待宴。由新生兒的父母設辦此宴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因宴前先上一道湯餅招待客人,故而稱之為“湯餅宴”。吃湯餅類似於紅白喜事中的早餐性質,既是宴前的墊底餐,又有一些講究和說法。湯餅中的“湯”是湯水類的食品,“湯”與“糖”音近,糖是甜蜜的象征;餅是大而圓的食品。吃湯餅宴就是為了表示甜甜蜜蜜的大團圓的寓意。

在湯餅宴上,客人們除了給新生兒送一些衣帽鞋襪之類的禮品表示祝賀外,還要送給紅包。湯餅宴上所送紅包上麵要寫上“餅儀”二字,以表吉慶。湯餅宴是在主家的正堂屋舉行的,因此,座位的排列也是以尊卑長幼來排。一般的排列方法是:新生兒的舅舅坐在上首右邊的主席位子,由新生兒的叔父作陪。這種安排正是民間所說的“娘親舅大,爹親叔大”的禮製反映。由此也體現了舅家在社會關係中特殊重要的地位要遠比姨家高得多,民間有“姑舅親,輩輩親;兩姨親,一世親(或當世親)”的說法,正是這種親緣關係的表白。賓主入座後湯餅上來,緊接著,由新生兒的祖母或外祖母抱著新生兒出來逐一認親。認親從舅舅開始,舅舅給外甥一個紅包,其他客人也跟著給起紅包來。認親完畢後,正式酒茶上桌,湯餅宴達到高潮,席間,主人要向每個客人敬以三杯喜酒表示謝意。

滿月禮俗

滿月禮俗是在嬰兒出生一個月時舉行的禮儀活動。民間又叫做“彌月禮”。所謂“彌月”就是嬰兒足月。《詩經·大雅·生民》中雲:“誕彌厥月,先生如達。”此語指的是薑嫄懷後稷,滿十月之期即順利誕生。後稱小孩出生滿月為“彌月”。唐陸海《空寂寺大福和上碑》雲:“誕厥彌月,其目猶閉。”明陸弼《酒家傭傳奇·妹弟式盧》中雲:“不若擇吉成親,彌月之後,同去展墓更好。”以此看來,彌月之稱有三種說法,即薑嫄懷後稷十月而誕,是懷胎十月的說法;陸海說誕厥彌月,其目猶閉,是指嬰兒滿一月的說法;陸弼所說是指新婚夫妻滿一個月。陝北現在大都稱“滿月”、“彌月”。為什麼要這麼稱謂呢?因陝北舊俗中,產婦在一個月裏所吃食品種類很少,隻能以稀飯和麵食作為主要食品,是怕其他食品不好消化,影響產婦的身體恢複,因此,在營養方麵很缺乏。滿月之後就可以食用很多營養品,以彌補一個月來所欠之營養,因此,被稱做“彌月”。既是對古老傳統稱謂的沿襲,又是對產婦飲食改變的肇始。

滿月禮儀是嬰兒出生一個月來的第二個正式禮儀活動,在陝北習俗中,將滿月禮看得很重,比“三朝禮”、“百晬禮”和“周晬禮”都要隆重。

滿月禮俗中的第一項內容就是由外婆或者舅舅抱著孩子到外麵或鄰居家走走,讓孩子認識一下這大千世界,將來要走向世界。陝北民間將此俗稱做“挪窩”,是借用鳥類的挪窩現象來寓意孩子從今天起,將要健康成長,長大成人後要離開父母,遠走高飛,奔向美好的未來,即“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天下在等著孩子的闖蕩。

儀俗中的第二項內容就是“添盆”。此添盆之俗與三朝禮中的添盆相差無幾,就是燒一鍋香湯盛在盆中,親友們撒錢於盆中,稱之為“添盆”。這是一種饋贈禮俗,在清代就已經開始流行,宮廷和民間都曾興盛過。“添盆”的始創本意已無從考究,但從“添盆”與“彌月”二者的聯係來看,它之所以要“添”,就是為了“彌”,親友們以添盆的方式,饋贈給產婦一些禮品,讓她彌補一下從十月懷胎到生產後因食物禁忌所造成的營養缺乏,這是一種關愛。但也可能是一種美好的希冀,因為古人有“聚寶盆”的說法,將禮金撒投於盆中,就是希望財富越聚越多,成為聚寶盆,這是吉祥的寓意。當然,有了孩子,後繼有人,從這一意義上講,也可以理解為“聚寶盆”。後來由於貨幣的改製,由金屬貨幣改為紙幣,不便於人們再往盆中投撒,隻得將禮金直接贈送給產婦家人。但人們仍然將這一做法稱做“添盆”。人們為什麼要在盆中盛一些水以後才行添盆之儀呢?這是根據陰陽五行理論中的相生相克的說法衍化來的。相生理論認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銀投入水中後是相生的,這樣一來,財源就會滾滾而來。

在滿月禮中,一般是由嬰兒的長輩女性出麵送禮,禮品多是小兒衣帽等物。如山西有“姑姑家的帽子,姨姨家的鞋,老娘家的鋪蓋拿將來”的送禮俗謠。舊時北京的講究是:“姨家的布,姑家的活。”也就是說,姨姨買布料,姑姑為其縫製成小兒衣服。可見,滿月禮中的送禮,各有各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