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說,很久以前,人鬼是一對親弟兄,人是哥哥,鬼是弟弟。後來,兄弟倆鬧得有些不太和睦,還要分家。這時,來了兩位天神,他們用栗樹枝把鬼趕到了荊棘叢生的懸崖邊,用藤條把人拉到水草豐盛的平地上。給人分了馬、雞、鴨、豬、狗、羊和黃牛等牲畜,給鬼分了馬、雞、麂子、老虎、豹子等家畜和野獸。鬼很貪心,經常搶占人的地盤,還到村莊裏作祟。人實在沒有辦法了,隻好找鬼商量重新劃分地盤。在分水時,人問鬼:“你要什麼水?”鬼說:“所有靜靜的泉水。”人說:“我隻好要那活水了。”分地時,人又問鬼:“你要什麼地?”鬼說:“凡是能夠生長草和樹木的地我都要。”人說:“那麼,有灰和糠的地就是我的了。”劃分後,人鬼各占著自己所分的地盤。
鬼很貪婪,分完後它還不滿足,還想占人的地盤,便使用魔法在人的地裏長草長樹,眼看著人的地盤上被鬼無邊無際地長上了樹木和草,快要占完了,人在情急之中放了一把火,點著了樹木,點著了野草,被火燒過的地方,留下了滿山遍野的草木灰,這些地方才被人占了下來。
也正是在這一傳說下,陝北民間常用“灰碗”或“糠碗”插香送鬼,送鬼之儀後,將灰或糠拋撒在十字路口,以示將鬼送出家門。
鬼怕什麼
一、怕人。俗話說,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在怕人這一類中,又有五個方麵的人。
1.怕聖人。所謂聖人,就是指在德行、智力等方麵均高於常人的人。如孔子、孟子等,都是聖人。陝西流傳著孔子治鬼的故事。孔子周遊列國時來到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天已黑了,想找個地方歇一晚上,一抬頭,發現前麵有座廟宇,就推門進去,打掃完塵土後,取出筆墨紙硯,坐在那裏寫起書來。
一會,一個披頭散發,伸著長舌頭,青麵獠牙的怪物來到孔子麵前。孔子一點也不怕,仍在寫書。鬼一看孔子不怕它,就想捉弄孔子。走到孔子跟前,給他掻癢癢,還亂抓孔子的筆和紙。孔子用筆杆在鬼頭上敲了一下,把鬼打跑了。
鬼挨打後跑到閻王那裏告了孔子一狀,閻王心想,這個人這麼膽大,竟敢欺負我們鬼類,非治他一下不可。於是,閻王來到廟外一看,見門虛掩著,就在外麵用淒厲的叫聲嚇唬孔子,孔子並不害怕,仍在寫書。閻王心想,我偏不讓你寫,進門後把他的長舌頭伸到筆筒上,不停地轉動著。孔子看後,順便在舌頭上寫了一個“山”字。這一筆可真厲害,閻王頓時覺得自己的腰快被壓斷了,非常難受,便苦苦向孔子求饒。孔子說:“廟宇是人造的,豈能讓你們這些鬼來騷擾。今後,凡是廟宇,你們這些鬼就不許進來。”閻王聽後連連磕頭,應稱“是,是”。於是,孔子在“山”上又寫了一個“山”字,成了一個“出”字。閻王頓覺舌頭一輕,趕忙縮了回去,轉身逃走了。
2.鬼怕道士、和尚。怕道士是怕道家使用的符籙、桃木和印。符籙和桃木是鎮鬼之物。印是古代權力的象征,道士套用官府這套形式是作為鎮妖驅鬼的憑信。
鬼魅害怕佛經,用佛經打鬼,立逃不怠。
鬼怕佛家子弟是因佛家子弟既可為鬼做超脫法事,也可不為之做,鬼有求於他們。
3.鬼怕手藝人,因手藝人大都是見多識廣之人,並有一技之長和一定膽量。
4.鬼怕惡人。傳說,賣肉的張七趕完集回家時在路上撒尿,不巧,弄髒了鬼的擔子,鬼打了他一巴掌,張七便大罵起來,拔出尖刀要與鬼拚命。鬼也急了,便把張七弄到地府。當張七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後,便暴跳如雷,用刀左砍右殺,把個地府攪得亂七八糟。判官發現後,要判張七死罪,張七更急了,舉刀向判官砍來。判官一看張七如此凶狠,一則有點惹不起,另則,張七陽壽未滿,便放了張七。張七心中憤怒,在出地府時又強行擄了一個野鬼的老婆,鬼門關的小鬼們也沒辦法,隻好讓他返回陽世。
5.鬼怕拚命的、膽大的。《子不語》卷二中記載:“介侍郎有族兄弟,強悍,憎人言鬼神事。每所居,喜擇其素號不祥者而居之。過山東一旅店,人言西廂有鬼,介大喜,開戶直入。坐至二更,瓦墜於梁,介罵曰:‘若鬼耶,須擇吾屋上所有者而擲焉,吾方畏汝!’果墜一磨石。介又罵曰,‘若厲鬼耶,須能碎吾之幾,吾方畏汝!’則墜一巨石,碎幾之半。介大怒罵曰:‘鬼狗奴,敢碎吾之首,吾方服汝!’起立,擲冠於地,昂首而待。自此寂然無聲,怪異永斷矣。”此人以命相拚,鬼魅無奈而去。
二、鬼怕神。在我國神祇信仰中,神是晚於鬼而出現的一種人類精神幻體,他是由早期的善鬼逐漸演變而來的。神代表著正義,鬼代表了邪惡。鬼怕神,神製鬼,是民間宗教的基本思想。在鬼話中,神成為製約、拴製、驅逐、捉拿鬼魅的主要角色,所以,鬼害怕神靈是顯而易見的。在眾多的神靈中,有幾位是專門製鬼的。
1.金甲神。是民間神祇之一,具有驅鬼魅的巨大功能。金甲神沒有具體的指向,但從其外貌描述來看,他大概屬於頭戴烏紗,身披紅袍,貌若鍾馗、判官之類的形象。
2.鍾馗。是捉鬼、驅鬼、吃鬼的神靈。他原本是終南山人,武德年間應舉考中進士但未能及第,便憤而觸階死去,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賜為“鬼王”,身著綠袍。也有說,鍾馗是由“終葵”音化而來。終葵,椎也,齊人名椎曰終葵,蓋言大圭之首似椎爾,晉人多以終葵為名,其後訛為鍾馗。
3.關公。關公即關羽,三國時人,後人將其奉為神,人們將神化後的關羽塑造成一位威嚴而有力量的超凡之神。他能使一切妖魔鬼怪聞風喪膽,所以民間將他作為驅逐鬼魅的神靈來敬奉。
4.泰山神。在我國民俗信仰中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聚集地。又說泰山神是主人生死的。從戰國以來,曆代王朝都將泰山視做封禪聖地,民間亦將泰山神奉為“東嶽大帝”,立廟祭祀,並說其為“古傳泰山府君為治鬼之神”。
5.包公。即包拯,北宋廬州合肥人,字希仁。天聖年進士,仁宗時任為監察禦史,後任天章閣待製,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於世,執法嚴明,不畏權貴,當時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公”的說法。正因如此,在他死後被人們奉為神,用於驅逐惡鬼,鎮壓邪氣。在民間傳說中,一旦有包公出現,鬼魅邪惡都會俯首帖耳,唯命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鬼怕字、怕筆、怕書、怕墨。字書筆墨是人類文明的標誌,鬼對此十分害怕,大概與孔子治鬼的傳說有關。在眾多的文字中,鬼最怕的有:
1.“魄”字。這是根據一則傳說來的。傳說,贛江邊有兩人是好朋友,以年兄弟相稱。年兄性情凝重,年弟之妻亦稱其為伯。兩家人相處得如同一家。不久,年弟的妻子死了,又續娶一妻,年兄為了避嫌而不再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