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出嫁女子喜歌(2)(3 / 3)

偷瓜送子

舊時,湖南、貴州的部分漢族地區流行著一種求子習俗。據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誌》下編卷六《衡州風俗誌》中所載:“中秋晚,衡(陽)城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厚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於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麵目,衣服裹於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爆,送至其家。年長者致冬瓜於床,以被覆之,口中念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之,若喜事然。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又下編卷八《貴州中秋節》載:“貴州中秋節有一種特別之風俗……即偷瓜送子是也。偷瓜於晚上行之。偷之時,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討其怒罵,而且罵之愈厲害愈妙。將瓜偷來之後,穿之以衣服,繪以眉目,裝成小兒之狀,乘以竹輿,敲鑼鼓送至無子婦人家。受瓜之人,須請送瓜之人食一頓月餅,然後將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將瓜煮而食之,以為自此可以懷孕也。”

陝北吳堡一帶流行的偷瓜求子之俗與此略同。農曆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家家都要擺出瓜果賞月,那些無兒無女者,可以“偷”拿別人家的瓜果、紅棗。主人即便發現了,也隻是付之一笑而不惱。這一習俗認為,這樣就可以生兒育女了。

打平夥

打平夥亦稱做“打平火”,是漢族及某些少數民族的民間交際習俗。大家在一起聚餐時,由眾人平均分攤費用或各自出酒食蔬菜。此俗在明代已經出現,如明代淩蒙初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雲:“眾人又說,‘不好獨難為他一個,我們大家湊些,打個平夥。’”又卷五雲:“而今喪得無事,弟兄們且打個平夥,吃酒壓驚。”打平夥習俗現今在農村中仍可見到,每到冬季,或陰雨天氣時,人們閑著無事,共同出資購一些酒食聚餐,說說心裏話確是一件快事,既交流了感情,又享受了美味。上世紀五十年代,陝北此風還很盛行,到了六十年代以後逐漸減弱。現在則是一人出錢,邀人聚餐。

貓鬼神

關於貓鬼神的來曆流行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把貓宰殺以後將頭供起來,然後開始念經,一百天後,貓的靈魂就會聚集成形成為貓鬼神。這種說法主要流行於青海省的果洛地區。另一種說法是,貓在老死以後,將其屍體供奉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即可成為貓鬼神。等貓的屍體成為貓鬼神之後,主人就會感覺得到它的神靈存在。

無論以哪種方式供養貓鬼神,都必須有一間專門用來供奉它的屋子,這間屋子除了男主人外,別人是不能進去的,尤其忌諱女人進去,否則,貓鬼神就會給這個人帶來災難。在這間房子裏,一般是放一個象征性的東西,或者是一尊塑像。供養貓鬼神的人家在開始吃飯前,必須把先從鍋裏盛出的第一碗供在貓鬼神前,家裏吃什麼就給它供什麼,決不能背著它吃東西。如果因為疏忽而忘了給它上供或是將第二碗飯供給它,它就會害得家人們吃不成飯,它就會從頂棚上撒下尿來,掉在飯碗裏或飯盆裏,使飯菜變得奇臭無比,連豬狗都不吃。供貓鬼神一定要心誠,不能笑罵於它,即便是在人心裏也不能對它產生不滿。有些地方還有貓鬼神回娘家的說法,並說它想走就走,想回就回,非常自由。貓鬼神從娘家回來時,主人必須做好迎接的準備,否則,它就會怪罪於人。

人們為什麼要供奉貓鬼神?它可以給人帶來好處。首先,它會給主人守財,其次,它還可以幫助主人攬財,另外,貓鬼神還可以幫助主人複仇。

貓鬼神在醉酒的情況下可以現出原形,它是一隻特別大的貓。

驅趕貓鬼神的方法有很多種,較為簡便的是等貓鬼神在家裏時,把象征性的東西放進鍋裏,然後壓上一些東西煮,等這些東西化成水以後,把水潑出去,就可以把貓鬼神趕出去了。另一種辦法是給它供上很多酒,使它喝醉後現出原形,然後把它放在鍋裏,再在身上壓一枚銅錢,把它煮一會,就可將其製死。

民間關於貓鬼神的說法很多,有說是薑子牙封完眾神以後給自己的妻子也要封一個神位,可他的妻子躲躲藏藏總是不肯走近封神台來,薑子牙看見她那副樣子後隨口說了一句:“看你那個樣,活像個貓鬼神。”妻子聽後,誤以為丈夫給她封了貓鬼神的神位,便言稱“受封”,就上任去了。薑子牙在封神台上所封鬼魂盡都是神,妻子貓鬼神雖是順口所封,也算是神,可她卻盡幹著鬼才做的事情,神事一概不管,所以將其稱為貓鬼神,即受封於神,當差於鬼。

陝北民間說貓鬼神是薑子牙的小舅子。小舅子聞聽姐夫在封神台上拘鬼魂封神位後,也想討個神位坐坐,便搖頭晃腦地來到封神台前。薑子牙看見後覺得有些好笑,順便說了一句“看你那貓天鬼地的樣,像個貓鬼神”,也算作是對小舅子打的招呼。小舅子聽後誤以為就是姐夫給他的封號,便謝恩轉身離去。薑子牙一看不好,這樣走了他哪有廟堂可坐,便大聲喊道:“你紅門進。”此話的意思是,紅門都是廟堂,隻要進了廟堂就是沒有神台可坐,當個站廟的廟童也算是個神。可小舅子卻將姐夫的話誤聽作“逢門進”。離了封神台後沒有一會工夫,就見前麵有一人家,順便從門上進去,滿世界找神台,就是找不到,隻得出來,又到另一家人家進去找神台。這樣找來找去,錯過了神靈上任的時間,他來到一座天師廟前,一看如此一座大廟,心想,這大概就是自己的廟堂。剛想抬腳進去,被天師的神差一頓鞭打,滾落在地,叫苦不迭。張天師是執法神,他不收留還有誰肯收留他,貓鬼神便成了一個沒有神台,經常寄居在人家的一個家庭供養之神,陝北民間將其又稱做“家神”,因為貓鬼神挨了張天師的一頓毒打,他很害怕張天師,所以,後世巫神捉貓鬼神時總要在神壇上供天師像。也因張天師礙於薑子牙的麵子放了貓鬼神,沒有將其置於死地,所以,巫神也隻是將貓鬼神捉住教訓一頓後放走,不將其製死。

陝北民間一般不供養貓鬼神,而是貓鬼神找上門來逼迫主家供養時,人們才另辟一小的居室供奉。供奉貓鬼神的地方一般人是不允許人們進去的。因貓鬼神有替主家攬財的功能,所以人們都不與供養貓鬼神的人家在同一天打場,以防貓鬼神將糧食倒包去。貓鬼神有兩個小紅布袋,別看它小,每個袋子可裝下幾石糧食。傳說有一貓鬼神從空中路過,不巧被正在耕地的人一甩鞭子將一個袋子打了下來,從中滑出兩顆黑豆。耕地人覺得丟了有些可惜,便給牛喂了,剛一會工夫,隻聽“呯”的一聲響,牛肚子被撐爆裂開來,從中撒出許多黑豆,用鬥量後足有兩石。所以陝北民間常將能裝的袋子或器皿稱做“貓鬼神”的布袋。

貓鬼神現形後就是一隻貓。陝北傳說有一家人是蒸酒的,他們供奉著貓鬼神。有一次貓鬼神喝醉酒現了原形,一個蒸酒師傅便將貓的兩個睾丸割出後又塞進去兩個洋芋蛋縫好,後來,貓鬼神一旦將人罰倒就說它什麼也不怕,就怕那個蒸酒的。

陝北民間又有“天貓鬼神”和“地貓鬼神”之說,尤以天貓鬼神最為厲害,一旦有人被天貓鬼神纏身是很難送走的,這時,便要請來道行較深的巫師,設壇祭神,遣神役鬼共同協助才能完成驅鬼任務。

捉貓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