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濟元小聲對董海川道:“咱們從後麵包抄上去”郭濟元手持鐵拐,董海川手握“秋風落葉草”寶刀,悄悄繞到清兵背後,見人就砍,殺得清兵東倒西歪,清兵當下大潰。那幾騎人來到二人麵前,一位青年白袍將軍滾鞍下馬,一拱手道:“我是陳玉成,借問二位壯士姓名?”
郭濟元從懷裏掏出洪秀全的書信,對陳玉成說道:“我叫郭濟元,是洪先生的舊友,這位是天王請來的客人。”
郭濟元、董海川不便在蘇州城裏久留,第二日匆匆告別陳玉成,由一位頭目帶著來到金陵城裏的天王府。洪秀全聽說二人來到,親自到府門口迎接。洪秀全一團正氣,雙目炯炯,身穿花團錦簇的繡袍,係著一條盤龍玉帶。他一見郭濟元,驚喜地叫道:“哎呀,郭先生,你來得好快。”他又親熱地拉著董海川的手說:“這位可是董海川兄弟?”
董海川一拱手:“拜見天王。”
洪秀全打量了一番董海川,讚道:“果然是英雄氣概。”三人走進洪秀全書房,隻見書房內已有一人正在伏案疾書,此人眉目清秀,態度藹然,風流瀟灑。
洪秀全笑道:“這是吾弟洪仁王幹,快與眾人相見。”
洪仁王幹道:“早就聽說董先生怒殺蘇州知府,為民除害的英雄壯舉,今日得見,果然氣度軒昂。”郭濟元笑道:“仁王幹先生的文章流光溢采,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欽佩。”
洪秀全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馬上奪天下,未必能馬上坐天下,秦始皇、隋煬帝、元代皇帝的統治時間都很短,春秋時期的政治家鄭子產說:‘政寬則民慢,慢則施之於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於寬。’寬猛兼濟,文武張弛。”郭濟元歎道:“真是欲知治國平天下,原有英雄大聖人!”幾人敘了一會兒,洪秀全請眾人入宴,幾個人談古論今,非常投機。
洪秀全每日隻是請董海川吃飯,酒肴非常豐盛。董海川心下納悶:洪秀全必是有要事求我,又不好開口,於是問郭濟元,郭濟元默而不答。
這天下午,洪秀全把董海川請進內房,隻見古色古香,布置淡雅。壁上鑲嵌有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專諸魚腸匕見等曆史故事的彩畫。洪秀全麵容嚴峻,緩緩對董海川說:“董兄弟,國難深重啊!自從清兵入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淪於水深火熱之中。洋人趁機作難,朝廷腐敗無能,百姓啼饑號寒,怨聲載道,山河破碎,猶如風飄柳絮。雖然幾易朝代,但萬變不離其宗。我洪秀全替天行道,幾年前以拜上帝會發動民眾,在廣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高舉太平天國義旗,得到百姓擁護;以後定都帝王之鄉金陵。正在大舉西征北伐之際,太平天國發生楊韋內訌,損失慘重。那清八旗兵、湘軍、淮軍乘機而入,致使軍心動搖,連加失地……”
說到此時,洪秀全長籲一聲,泫然淚下:“我恐太平天國陷於滅頂之災,幾年的征戰付諸東流,因此想出一策。我聽說你義肝俠膽,有淩雲壯誌,拯民之心,況且武藝超群,功夫驚人,思來想去,隻有拜托於你。”
董海川望著洪秀全那悲愴的麵容,激情奔湧,說:“您為民請命,替民造福,深受萬民擁戴,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萬死不辭!”
洪秀全道:“我想請你混入京城,伺機刺殺當今皇上!”
董海川已猜出幾分,毅然道:“董海川衷心甘願前往。”
洪秀全皺皺眉頭:“皇上深居簡出,清宮禁衛如網,高手如林,隻有設法混入王府或清宮,才能尋找到時機。郭濟元先生年老體衰已不能充當此任,此事隻好拜托你了。”
董海川道:“請天王放心,我自想辦法。”
洪秀全又道:“如果刺殺成功,可以造成朝廷大亂。因為諸侯王爺多有窺望皇座之心,一時無暇顧及太平軍;趁朝廷易君之時,太平軍可以休整,廣招兵馬,再圖征伐。”
第二天清晨,洪秀全、洪仁王幹、李秀成等人為董海川和郭濟元餞行。洪秀全老淚縱橫,仰望蒼天,舉杯歎道:“但願董先生做今朝的專諸,而不做荊軻。”董海川也舉杯道:“先生心意我自領會,但聽捷音。”
告辭洪秀全等人後,董海川與郭濟元一同北上,郭濟元因要到泰山隱居,想送董海川一程。一路上,董海川苦思苦想,如何接近鹹豐皇帝。郭濟元知道他的心事,於是說道:“我倒有一計,不知可行?”“先生恐怕跟我想的一樣,不如各寫手掌之上。”二人各寫於手掌之上,然後一齊伸出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