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遠香齋披星笑研墨 蓬萊島踏雪哭謁碑(2 / 2)

董海川見小姐還是第一次紅臉,結結巴巴道:“我沒有做偷盜之事,方才進園來偷看小姐練武,後來聽說樓上有賊才跑了過來。”

翠珠道:“不像是他,好像是一個穿紫衣的女子。”

小姐思忖半晌,道:“天知,地知,你知,我們知,你看見的事萬萬不可泄漏。”董海川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決不聲張。”

小姐又引他來到遠香齋,董海川倒也乖巧,主動拿起墨使勁在硯台上磨,兩眼直盯牆上,眼皮不眨一下。磨著,磨著,小姐“撲哧”笑出聲來。“呆子,看你!”

董海川低頭一瞧,自己也噗的樂了,原來硯台裏沒有倒水。翠珠樂得前仰後合,咯咯笑著下樓去了。

小姐問:“海川,你識字多嗎?”

董海川回答:“念過兩年私塾,後來因為家貧退出私塾。”

小姐從書櫥裏拿出《唐詩》、《宋詞》、《千家詩》、《孫子兵法》四部書遞給董海川:“這些書有的篇章你可能讀過,我借給你,你可以抽空看看。”

董海川隨意翻閱《孫子兵法》,上麵圈滿了小姐寫的眉批,心想:這女子還真有些文韜武略,看來是有大抱負的。

小姐問道:“你的掌法練得如何了?”

董海川一聽,臉上真有些發熱。“練了一段時間,隻是長勁不大。”

小姐道:“練掌如練心,心到掌到,屏住神思,全神貫注,久之見效。”

董海川又問:“那日盜《易卦》的‘小壁虎’是什麼人?師父把《易卦》視為重寶,為何不拿給我看?”

小姐道:“‘小壁虎’叫刀曉鶯,是普陀山上的一個飛賊。《易卦》書一般道觀和國子監都有,沒有什麼稀奇,可是師父的這部《易卦》與眾不同,書傳自東漢,上麵有各朝武道士的批注,集中了自東漢、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來曆代武術宗師的心血,是無價之寶。如果他不遇到極器重之人是不肯輕易拿出來的。有一次,我闖進師父書房,看到師父正伏案攤書批注,他見我突兀而至,罰我栽梅十日。師父已年老體衰,他是多麼想把這道家拳傳下去哪!”小姐說到這裏,眼睛溢出晶瑩淚花。

董海川夜觀師父練功,又常在小姐房中研墨觀詩,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學問功夫都長進不少。這天晚上,漫天飛雪狂舞,九華山變成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

董海川又到遠香齋去,剛走到斷腸樓下,隻見一個黑影一閃即逝。他急忙躲到梅花叢裏。看到斷腸樓壁的堂青藤中貼著一個夜行女子,她玄衣褲,身背一柄飛龍寶劍,正施展壁虎功,爬上窗口,然後從懷裏摸出一個薰香盒子。

就在這時,屋內飛出一個飛抓,那夜行女子一個“白鶴穿林”,躲過飛抓,飄然落於地麵,然後拔劍在手。

緊接著,小姐手持鴛鴦寶劍從窗口躍下。三支劍碰在一起,鏗鏘有聲,戰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

隻聽一聲:“姐姐,我來助戰!”丫環翠珠身穿翠衣翠褲,持一柄寶月劍,也來參戰。三人四支劍,玄、朱、翠三色輝映,在雪中周旋真是精彩。

這時,董海川看到蒙麵人退後幾步,悄悄從身後摸出“鐵蓮花”。董海川再也按捺不住,大喝一聲:“小心賊人暗器!”順手抓起一把雪,朝蒙麵人臉上擲去。

蒙麵人隻顧與小姐、翠珠交戰,並曾提防梅花叢中藏人,嚇了一跳。小姐趁隙一招“白蛇吐信”,用雄劍挑掉蒙麵人的頭發,那麵巾也被掛落,原來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美男子。那男子虛晃一招,落荒而逃。

小姐和翠珠也不追趕。董海川急問:“這是怎麼回事?”

小姐沉吟半晌,說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了。”說罷,引他和翠珠來到斷腸樓後的湖畔,上了一條小船。

小姐輕盈地駕起雙槳,小船箭一般駛向湖心小島。島上有個石碣,上書:蓬萊島。三人踏著融融冰雪,來到土丘上的蘭亭,蘭亭後有一座鬆柏簇擁的墓園。園內有兩座墓碑和兩座塚。左邊的墓碑上書:反清誌士朱蓉鏡之墓;右邊的墓碑上書:風塵俠女呂四娘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