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人幸福與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是否能常常保持一份輕鬆、隨性、樂觀、灑脫的好心態。積極的心態可使人快樂,進取,有朝氣,有精神,消極的心態則使人沮喪,難過,沒有主動性,沒有好的心態便無法在繁雜的世界中立足。心態決定成敗,出人頭地必須有好的心態。

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開始

許多人認為,命運在一個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冥冥之中會有什麼東西對我們的生命進行操縱,種種機緣巧合讓我們覺得人生無常。可是這些人卻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想法要是放在古代,或許還情有可原,畢竟那時的科技還不發達,有很多現象難以用一種合理的方式解釋,於是將其歸咎於命運。可是若現在還存在著這樣的觀點,就是大錯特錯了。沒有任何人在操縱著我們的命運,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的手中,在他對待事物的態度中,在他的行為方式裏。

有人問一位有名的車工師傅,跟他學藝的一個徒弟能不能成為他的衣缽傳人。沒想到這位車工師傅毫無情麵地說:“絕對不能!”這人很奇怪,繼續追問下去,這位師傅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這弟子家中的條件很好,他人也很聰明,本來能有一位這樣的徒弟,已經很不錯了。可惜他整天隻知道吃喝玩樂,心思根本不在學藝上。”師傅見解如此,徒弟的未來可想而知。

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即使擁有了再好的先天條件,如果不願意在艱苦奮鬥中鍛煉出真才實學,這樣的人不會有所成就。問題不在於一個人所具有的條件,而是我們麵對問題和困難時候的態度。一個隻知道享樂毫無進取心,更沒有奮鬥精神的人,怎麼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麼驚人的軌跡呢?

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坎坷,布滿了荊棘,所以人們常常說,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挫折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隻要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刻苦努力,就能到達人生光輝的頂點。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能依靠命運的賜予,而要依靠自己永不放棄,頑強拚搏的精神。如果擁有了命運的賜予,更應該珍惜,不能在觀望中等待。

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一生的成就讓我們永遠紀念他。從他手上流動出來的音符不知道打動了多少雙耳朵,他的音樂跨越空間和時間稱為永恒的經典。可是他的一生並不順利,甚至充滿了貧窮和苦難。

他所遭到的磨難和貧困不但使他的雙耳失聰,還幾乎逼得他去行乞,甚至差點把這位“樂聖”所鍾愛的事業給毀掉。然而他沒有因為命運的打擊而一蹶不振,不斷向“命運”進行挑戰,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貝多芬最偉大的作品《命運交響曲》,就是在他兩耳失聰,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寫出來的。

貝多芬在給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說:“公爵,你之所以會成為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為貝多芬,則是靠我自己。”從中我們看到一位自信,毫不示弱的音樂家對命運的態度。

在同樣的條件和環境下,兩個人的態度不同,結果自然也完全不同。由於自己的主觀努力,反而能戰勝逆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而那些有著優越條件的人,有恃無恐,碌碌無為,終其一生毫無建樹。你可以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一定要相信:態度是你取得一切成就的先決條件。

時刻保持自己的積極性

比爾。蓋茨說:“一個好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這樣的員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觸發他的主觀能動性。”

任何一個企業老板,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批能主動工作、帶著思考進行工作的優秀員工。因為任何一個老板都知道,隻有那些準確領悟自己的指令,並主動加上本身的智慧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員工,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每個老板都是忙碌的,每天都為了工作而忙碌不休,體力難免有透支的時候,這時候,他迫切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分擔一部分工作。

有些員工在老板忙得焦頭爛額時,不是主動請纓,而是處處避讓,這樣的員工不可能得到老板的重視。一個主動工作的員工,應該主動請纓去幫助自己的老板。特別是在老板工作忙碌時,如果你能挺身而出,在危難時刻施以援手,一旦老板的難題得到解決,你就會在他的心目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年輕的斯林,在短期內被提升到公司的管理層。有人問他成功的訣竅時,他答道:“在試用期內,我發現每天下班後員工都回家了,而老板卻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一些業務上的東西,就留在辦公室裏,同時給老板提供一些幫助,盡管沒人這麼要求我,而且我的行為還受到一些同事的議論。但我相信我是對的,並堅持了下來,長時間以來,我和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也漸漸習慣要我負責一些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斯林並未因積極主動的工作而多獲取任何酬勞。可他學到了很多技術並獲得了老板的賞識與信任,贏得了升職的機會。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的人,她曾經被一位成功學家聘用為助手,她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替這位成功學家打印一些文件。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限製,它限製你的發展與行動,隻要打破這個限製讓自己積極行動起來,就有可能獲取成功。”

她將打好的文件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這件事並沒有引起成功學家的注意,然而,卻在朋友心中永遠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她是公司最早到的員工,也是最晚回家的員工,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分內的工作。

她在那段時間裏,仔細閱讀成功學家的書籍,並且把成功學家要用的許多稿件一一整理出來,有時自己也寫一些稿件,她把這些稿件交給成功學家,希望得到成功學家的指點。一年以後,朋友已經得到了職位的提升,成為了成功學家的真正助理。然而她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朋友的能力如此優秀,引起了更多人的關生,其他公司紛紛提供更好的職位邀請她加盟。為了挽留她,成功學家一次又一次地給她加薪水,與最初當一名普通速記員相比已經高出了四倍。

所以說,主動去做老板沒有交代的事情,而且還能夠把這些事做得很好,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就會被調升到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大的成功。

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爭”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有時高調地去爭往往並不能夠帶來預期的效果。而不去刻意地追求,卻反而會有好的結果。其實,我們做出的努力都不會是白白付出的,采取低調的態度,並不代表對結果的放棄,而是代表了一種對全局的深刻了解與把握。當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也就很自然地會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放棄那種咄咄逼人的高調態度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一種極富智慧的處世方法。

北宋包拯有一首詩說:“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木終成棟,鋼精不作鉤。”意思是要以淡泊名利做人,以廉潔耿直立身。這首詩確實是他一生的寫照。

包拯的廉潔之道在於“不取”二字。他生活很簡樸,雖然官越做越大,但是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生活用品、飲食都和當地老百姓一樣。

端硯、湖筆、徽墨、宣紙被列為文房四寶中的極品。每年端州都要向朝廷貢奉一定數量的端硯。為了升官發財、辦事行賄,曆任端州知州都假借向朝廷上貢的名義,大肆向製硯者索要比貢數多幾十倍的端硯,以巴結、賄賂朝中的權貴。包拯任端州知州後,對這一惡習深惡痛絕,決心根除弊端。他下令每年端硯的製造數量以朝廷所需數額為準,除此之外,製硯者多一方也不許造。到包拯任職期滿,離開端州時,包拯沒有帶走一方端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