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追求心靈的富足為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求物質財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對於物質財富和欲望的追求都應該回歸到心靈富足的層次才有意義。在我們有了足夠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風雨的住所之後,任何追求如果沒有更高層次的意義,最終將會歸於無聊和空虛。
心靈富足的女人,雖然工資不高、沒房沒車,可卻把日子過得很精致,每天都很快樂。她們不是沒有壓力,隻是更善於“處理”壓力—她們以大智慧看待生活,不隨波逐流,不屈從於社會既成的人生枷鎖,懂得舒緩壓力,釋放自我。隨時隨地以“從零開始”的心態,麵對庸常的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不久前,方芸和相戀7年的男友結婚了。現在,他們依然住在租的房子裏,出租屋裏一切都是舊的,隻有放在沙發靠背上的婚紗照給這套出租房增加了一些浪漫的氣氛。
每當方芸看到老公起早貪黑地出去工作就非常心疼,同時也很欣慰,方芸知道老公如此努力就是想讓她過得更好,而方芸也在努力工作,並且不給老公壓力。
然而,房子曾經確實是他們的一大壓力。“我們上大學時就開始談戀愛,畢業時就想結婚,可惜經濟條件不允許,工作也不穩定,那時我倆都很迷茫,2006年我一個人跑到深圳,想試試看分隔兩地,我們的愛情能不能堅持,結果他為了我放棄了武漢的工作,也來到深圳。在深圳,我們住在各自的公司宿舍,一周難得見一次麵,但是感情卻沒有消退,於是我們下定決心沒房也要結婚。”方芸說。
去年,當兩人決定將這幾年積攢的錢拿來買房時,方芸的老公卻剛好遇到一個合夥做生意的機會,他的朋友邀請他一起開一家公司。思考很久後,方芸決定支持老公用那筆買房的錢去投資。“當時我想,隻要兩個人在一起,哪裏都是家,他現在去創業,將來條件好了再買房也不遲。”
於是,方芸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把買房的事情擱置下來。為此,方芸的媽媽還和她起了爭執,在媽媽看來,女兒完全是“傻了”。不過,對於房子,方芸表示自己一向看得開。“我現在不給他壓力,他反而更有動力去工作去創造我們的家,而我自己也輕輕鬆鬆,兩人根本不會為沒房沒車沒錢一類的問題吵架,隻要幸幸福福平平安安過下去就好了。”因為兩個人心態都好,因此雖然目前生活並不富足,但是他們每天都很快樂,這樣的好心情去工作、去創業也更有激情。
是啊,我們可以暫時不富有,但我們的心要富足。尋找心靈的富足有一個標準,如果一件事情你越做越喜歡,通常能夠引導你走向心靈的富足。當然這一標準必須排除像賭博、吸毒這樣盡管讓人上癮,但最後卻把人毀掉的事情。我們潛心讀書,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讀書,那是因為在讀書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浪跡天涯,一般都會越來越喜歡遠遊,那是因為在遠遊的同時,我們得到了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奔向大海?因為大海的廣闊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我們為什麼攀登高山?因為高山的險峻給了我們心靈的富足。
我有一個朋友收藏古董,為此傾注了不少資產,但卻生活得幸福安寧,因為他看到自己的收藏品臉上就洋溢出滿足的笑容,這是一種心靈的富足;我的另外一個朋友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旅遊一個月,差不多一年的積蓄都要用在上麵,但每次回來都像仙人下凡一樣,一無所有一身輕鬆,這是一種心靈的富足。
心靈的富足是一種美,這種美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是一種把生命融入詩意的壯舉。當我們看到大自然的美而不為所動時,我們的心靈已經死亡,但當我們朗讀下麵的詩歌,內心感到一種情感在湧動時,我們便有了心靈的富足:
太陽在天上
風在自由地遊蕩
雲的影子在樹梢
低頭,滿地陽光
心情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