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在說“鬱悶”“煩躁”“別理我、煩著呢”等語言,成為與“爽”“酷”等流行語齊名的口頭禪。實際上這些詞都是憂鬱情緒的代名詞。當前社會幾乎每個人都在超負荷運轉,很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憂鬱情緒……
2009年10月31日,著名歌手陳琳選擇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據知情人透露,陳琳之所以選擇跳樓輕生,很可能是其長期患有抑鬱症,後來受到刺激症狀加重所致。深深惋惜之餘,抑鬱症再一次在世人麵前敲響警鍾,抑鬱症,在西方被稱為“藍色隱憂”,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不容忽視。
如果你總是開心不起來、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不想出門、不想說話、連平常最喜歡的事都懶得做,還時有心慌、胸悶、頭痛和背痛、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整日感到很疲乏,腦子遲鈍、常忘事……這些都可能是內動力不足,是憂鬱的核心症狀,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當然,憂鬱症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消極地對待它。隻要你不斷調整心態,保持內心的和諧,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人是群體動物,像《魯濱遜漂流記》那樣的生活是非常難的,人需要他人,需要群居,需要一個適合自己生存並快樂的宏觀與微觀環境。家庭、單位、同事、親友、戀人的狀況與感覺最直接能影響我們的內心世界,而且稍不如意,就會影響情緒,長久就會導致憂鬱。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新新人類,一定要想開些,把所有煩心的事,不如意的事,甚至沉重的打擊都暫時置諸腦後,順其自然,應該忘記的就忘記,應該遠離的就遠離。老子說:“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對於一個人來說,平衡心態,穩定情緒,讓快樂與開心占據你的心是最重要的。
用憂愁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充滿悲戚,用快樂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充滿快樂。很多事情,並不會因為你的視角而發生本質的變化,卻能夠因為你的心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
有一個大約12歲的男孩,他將一個西瓜放到顧客麵前,很得意、很熱情地說道:“瞧,這西瓜多漂亮啊!我拿到一些很好的種子,就把它們種在一條大溝渠附近,這樣它們可以有足夠的水可以灌溉。那塊地在下午會有一些陰影,所以西瓜不會曬壞。我還放了許多稻草墊在每個西瓜下麵,這樣西瓜就不會有泥印,而且熟得很均勻。它們的味道真好,你要不要多買兩個呢?”
“好啊!”顧客愉快地回答,甚至忘了詢問價錢,也忘了自己把它們帶回家有多不方便。
或許種西瓜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但是小男孩卻能夠保持快樂的心情去看待,於是辛苦也變成了快樂。你看,小男孩多開心啊,你從他的話裏隻能感受到快樂,你也被打動了吧!
快樂無聲無形,卻是對抗憂鬱和煩愁最有力的武器。一個快樂的人,很容易忘記讓他煩惱的事情,甚至忘記病痛。
一位老婦患了一種十分疼痛的疾病,丈夫用什麼辦法服侍她都無法解除她的痛苦,最後老夫采用唱歌的方法,十分靈驗。因為老婦特別喜歡唱歌,音質很好,年過花甲還同童聲一樣細澈。老夫就每天學新歌唱給老婦聽,老婦一聽就喜歡上了,就跟著學,就跟著唱,唱得忘記了身體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