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6則

書架

絲綢之路

四川文藝出版社/[美]比爾·波特 著 馬宏偉 呂長清 譯/39.8元

本書記述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和朋友芬恩結伴從西安起程,經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絲綢之路之北線,從喀什出境到達巴基斯坦境內伊斯蘭堡的絲綢之路追溯之旅。作者在書中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壯美的“絲綢之路”畫卷 ,隨著行程的向前展開,絲路沿線風光壯美的沙漠、長河、戈壁、高山,牽人思緒的佛龕、長城、石窟、古道、城堡和無數動人的曆史傳說——呈現在讀者腦海中。作者“老外”的視角讓本書更加生動有趣,有讀者稱之為現代版的《大唐西域記》。

家世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餘世存 著/39元

作者從“家風家教之於當下”的視角撰寫了中國14家百年家族傳記,追尋幾代中國人逝去的家族傳承,讓讀者重溫中斷一個世紀的大家風範。每一家家教都獨具特點,如林同濟家是要培養專門人才,以適應中國的現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偉大人才;盧作孚家是讓孩子不要當敗家子;黃興家是無我、篤實;聶雲台家有家庭會議。很多讀者認為,讀此書最大的收獲是,聯想到自己要傳承什麼,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今夜星光燦爛

新星出版社/王安憶 著/32元

本書以寫人為主題,記錄了作家王安憶對於過往生命中那些人的回憶與理解。該書共收錄了五十八篇散文,分兩輯,記錄的人物有巴金、蕭軍、顧城、史鐵生、陳凱歌、陳丹青、葛優、路遙等這樣的大家名人,也有郵遞員、手藝人、甚至不知名姓匆匆路過的市井小人物。這些人就如同在王安憶的人生中閃耀的點點星光,於不經意處留下了一些痕跡,照亮了她思想天空的一隅,況味悠長,讀來趣味盎然。

經典淡出之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羅誌田 著/30元

本書主要講述近代經典淡出之後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偏於學術走向、風格和方法的探索。全書以“經典淡出之後的讀書人”為引論,上篇側重學術的履跡,在清華國學院和“古史辨”學派的個案探討之後,概述1949年後六十年來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下篇則通過學人之眼看學術,立足於拾遺補闕,具體討論章太炎、胡適、陳寅恪、傅斯年的一些為他人所忽視或誤解的史學見解和研究思路。

許倬雲說曆史:中西文明的對照

浙江人民出版社/許倬雲 著/32.8元

作者以宏闊的視野與通俗的語言,從石器時代開始,為讀者描繪出一幅東西方文明的對照圖,為東西方文明各自發展的路徑,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本書從地理環境、社會製度、思想文化等方麵,以兩相對照的方式剖析了兩者的成敗因緣,並指明了中華文明複興可能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萬物皆有傷心處

北京大學出版社/王芳芳 著/29元

本書是作者八年來散文的精選集,她的文字句子短,斷語多,在英氣裏又不乏纏綿,餘韻悠長。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動如參與商”,是個人的憶舊:木槿樹下的外婆,關於煙和初戀的往事,童年的鵝毛大雪,寫來皆是人世相逢與離散的茫茫;第二部分“有味是清歡”,是關於吃的種種,作者的灑脫軼事讓文字充滿了煙火氣;第三部分“多情似故人”,是讀書有間的八卦與雜談。從胡蘭成的三板斧,到東坡先生的隱疾,讀來熱鬧潑辣,有味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