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辰(3 / 3)

“母後會擔心的。”母後摸了摸我的頭道。?  罷了,便如此吧。

“我走後,給沐兒安排一個好去處,不要讓她受苦。”我懇求母後道。?  母後點了點頭,答應了。之後便一直看著我。

我也一直望著母後,淺淺的微笑。許久,母後才又說到:“有些事情,母後一定要告知你,今日不說,以後也無機會了。”?  見母後嚴肅了起來,我也跟著緊張了起來,可還是靜靜的坐著,笑著點了點頭。?  母後和我講了一個很久的往事:“你出生那日,旱了兩年的福州竟下了一場大雨。所以從你出生起,你父皇便格外的疼愛你,覺得你是我們大夏的福星。在你滿百日那天,我帶著你到白雲寺上香,那寺中方丈隻見了你一眼,便感歎道,貴不可言。我覺著好生奇怪,你自出生便已是一國公主,怎還會使得大師如此說到。在我的追問下,後來他又說道,你與這個國家的氣運息息相關,並說,若機緣巧合,必是要到宮外體驗一番民生的。”

我笑道:“如此,你們便信了那位方丈的話。”

“本也是半信半疑,皇裔流落在宮外生活,可是大事,不能因為幾句話,便把你送出宮去。可那身體一向健朗的方丈,當夜便圓寂了,隻因透露了太多天機。再加上,當年…哎…從此我與你父皇便信了。”

聽到此,我已不知如何作答,母後接著說道,“之後,你在國子監,我也知道你根本是學無所成,心想著,或許是那位方丈算錯了。可不久,你卻跑來和我說,你想要出宮去拜師,我和你父皇想著或許這便是那機緣巧合,便同意了。”?  原來,事實竟是如此。兩年多來,我一直疑惑,一個公主出宮已是十分難了,可我卻能在宮外住個幾年,起初我一直覺著或許是父皇母後太過於寵我了吧,畢竟從小到大對我皆是有求必應,現在想來,果然是我天真。?我苦澀的笑了笑,或許當初便不該出宮,如此也不會碰上顧憶,如今也不會如此痛苦。

想到母後剛剛欲言又止的樣子,我又問道,“當年?”?  母後思緒像是飄到了很遠,“當年,英德太子還在。你父皇也還隻是一個王爺,與這皇位也無任何緣分。後來,玥夏邊界卻打起了仗,英德太子便替你皇爺爺去雲馬寺給前線戰事祈福,那個方丈對英德太子說,望他今日別出遠門。當時,他並沒放在心上,還當做笑話說給了兄弟們聽。可前線戰況卻愈發吃緊,再加上玥國皇帝禦駕親征,玥國更是士氣高漲,直打到豫州,離京城也不過百餘裏,當時你皇爺爺也想禦駕親征,但畢竟身體一直不好,便派了太子替他出征。太子不辱皇命,把他們擊退回了兩國分界地,蒲口,可太子卻沒有再回來。”?  我一直以來都知道,當年的戰事是何其慘烈,才使得皇伯伯沒再回來,到如今連屍骨都沒有找到。可往事再被重提,不免還是傷感。

想到此,我此次嫁去玥國能保兩國不再起戰亂,也是值得的。而當年發生的一切,宮裏也無人再提及,隻因為…皇兄的緣故。

皇兄,也就是我朝現在的太子。他並不是我父皇的孩子,而是英德太子之子。英德太子戰死沙場,為國獻身,屍骨無存。當時太子妃日日以淚洗麵,可最終還是吞金自殺了,就留下了皇兄一人。?  皇爺爺身子本就不好,又聞前線太子殉國,屍骨無存,病情加劇。可他還是強撐著把他一手帶大的愛子的喪事辦完了,並加諡號英德。?  三個月後,昭告天下,立我父親為皇太子,並將剛滿一歲的皇長孫——李木宸過繼給了我父皇,望我父皇日後能將江山傳給他,父皇答應了。?  半年後,皇爺爺病逝,父皇登基,國號景元,翌日,李木宸為皇太子。以慰皇爺爺與英德太子的在天之靈。?  可也就從那時開始,宮裏便無人再提過英德太子,以免讓皇兄得知往事傷心。可皇兄早已知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