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九五一年(2)(3 / 3)

8.黨員主動工作,及時解決問題。

9.保教保學,保帶保打,邊打邊學,共同立功,合同立功。

10.幹部具體分工負責。

對慰問品團的幾點建議和要求:

一、慰問品:錢買不到東西,人人都要紀念章,最好每人一個。袖珍小冊有毛主席像及題字最好。給各戰略區首長寫信。一切送的東西均刻上字、題詞等。

二、彙款:戰士家裏生活苦,想把錢寄回去,郵局可否給予方便?如彙票、彙費等。

三、希地方各級督促、檢查優屬工作,來往多寫信。

某團一個月擊落敵機兩架,一架一功,三架一大功。

兵團十天擊落敵機七架。

練兵:夜戰;閉目拆裝重機槍,一般五分鍾,好的三分鍾,最快的隻需一分三十秒。

某班長背六十斤石頭爬山,為了穿插時背炮。

修工事,有戰士每頓要吃一斤十二兩,但糧運不上來,隻好早吃幹,晚吃稀,但勞動效率不減。

沒菜吃,某部一頓飯戰士平均吃豆芽十二個。但戰士卻說:“別說石頭,鐵也得鑽過去!”

行軍:常德部一連(迫擊炮連)八班的任務:收容、照顧牲口。此班戰士體力弱,但全班宣誓:爭取人人立功。為保護牲口,上山時,拆炮戰士背,一到宿營地先卸馱子。

戰士萬武(十九歲)除背自己的行李和三顆炮彈(每彈二十斤)外,還幫病號背東西時,他跌了溝。指導員問他:“咋啦?”他隻說:“我瞌睡了。”爬起來繼續趕路。

該連遭空襲,牲口被打死一些,戰士搶著背炮,某班沒搶到,就搶了七班的炮身背了一路。某新戰士腳上打了七個泡,他堅持走,硬把泡壓平,還幫別人背東西,他說:“有泡可以走平。”此班後被評為甲等模範班。

(何謂“互助立功”:新戰士小劉,鬥誌高,但無經驗,無把握。老戰士陸騫同誌保證隨時隨地幫助他。小劉保證,陸指到哪裏就打到哪裏,陸又保證,自己不損亦不讓劉受損。二人訂立合同,叫“互助立功”或“合同立功”,此一創造,現正在推廣。)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一

十八日中午政治部主任通知:不能到師裏去了,因兵團已下令擬於明晚行動,各級指揮員都在忙於整裝。我們的意思如果在今晚能到師部去和他們見見麵,不去團也行。下午四時,主任派通信員來說,可派兩人去一九師慰問,當夜可回。一九二師較遠就不去了。研究決定我和姚去,張和田留軍直。

太陽還很高,我們便跟通信員一起下山,到政治部駐地,在主任的防空洞外麵,張又和主任研究決定張騎馬趕去一九二。政治部另派通訊員來帶路,帶路者說他未吃飯,我看時間尚早,讓通信員去吃飯。政治部便與師部聯絡,通知他們慰問團要去,結果師裏回電話說,不能去,部隊已開始行動,師首長已去前線視察地形。

人去不了,便決定寫信表達慰問心意。信剛寫完,立成來找,同去他屋,又談了不少情況。還遇侯唯盾。

十九日仍上山防空,老魏談其妻的學習與工作問題,讓我回去了解並協助解決一下,並寫了信。這一天我收到不少的信,都是帶給後方的。我覺得我又擔負了一個非常光榮的任務,我一定全部盡可能親自送去。

入夜,越過山梁到大路上,兩輛小吉普在發動。我大軍從山溝各處向大路彙合前進了。

某部首長與我們在樹下話別,許久,我們登上嘎斯,他們上了吉普,在車上揮手告別,互祝平安與勝利。他們向南,我們向北而別。此夜沿途都見許多部隊向南去了,戰士們一麵行軍,一麵唱歌,情緒是那樣飽滿、活潑。

過市邊裏至一橋邊,轉入山溝到某部,次日住一天。

二十日白天聽報告。入夜大雨。登車,雨住,月亮皎潔,行車一百三十餘裏,情況有點特殊,未聞槍聲。十一時到達新基。二十一日防空,無工作。二十二日白天防空,入夜開慰問會,另一部分在洞內聽報告。這一天飛機很瘋狂,我們團是個大目標,一整天有十三個鍾頭聽炸彈、高射炮、汽油桶爆炸,燃燒。

昨晚,分部請我們會餐,他們那樣準備,真不容易,對我們太費心了。據說專到平壤買了一次東西。

今天,二十三日,準備開座談會,現已九點半,英雄們還未來,不知是怎麼回事。

十時一刻,英雄們來了,開會。

座談會在田野山溝石洞內。

功臣名單:

田茂祥:醫管處護士長,曾立兩小功。

孫文員:兵站會計,兩小功。

王富貴:警衛連戰士,兩小功。

侯萬增:警52R,炊事員,兩小功。

趙福斌:運輸處民運隊炊事員,大功。

楊武光:通訊連司務長,兩小功。

蔡景玉:警衛連戰士,一小功。

幾位功臣,都談各自的英雄事跡。

記下這筆血債!

功臣們講完了自己的事跡,要求慰問團給他們講國內情況。因今天來的人大部分都未參加昨晚的代表慰問大會,代表們回去傳達,聽說有新疆、內蒙代表,大家情緒非常高,故要求給他們講一次。503宣布休息一下,先請功臣們照相,照了相,我們在洞內無事,老田要吃東西,我拿出炒麵,大夥吃。亞馬要下山去大隊部。他走不久,功臣們坐好,分吃祖國帶來的炒麵,503開始講。招待員送來稀飯,我們正吃,功臣們在做筆記。這時敵機來了,未盤旋,即聽到連續的瘋狂的射擊、轟炸與投汽油桶的聲音,達一刻之久。即時,亞馬回來,講河對麵小村被炸,山頭大火燃燒起來。不久,郭少全來了,向503報告:常寶頭部被擊中,程樹棠腹部被炸開,二人犧牲。另有二人負傷。其他情況不明。並說這邊村子,大隊部所在地,比那邊還嚴重,房燒著了。黃興和楊秘書去了解情況。

全體在石洞內都緊張、沉默起來。我們三分隊、二分隊全在對麵山頭,我出去一看,大火已蔓延開來。而臨行時陳×又說讓謝茂恭守家,如果這樣,謝也犧牲了?因我們的住房與四分隊相距隻數米,敵機狂轟濫炸,老謝怎能幸免?我的心都要從口裏蹦出來了,又不能下山。不久,吳先生來說,三分隊、二分隊、直屬分隊、一分隊其他同誌都無損失。我的心開始放下大半,但老謝呢?我迫不及待問吳,他才說老謝和他們在一起,證實老謝無恙,我才放了心。

可是,全國有名的第一流的藝人常寶與我們永別了;傅少舫的優秀琴師程樹棠也犧牲了。

傷者抬到洞內來,醫生來了,大家忙著救護傷員,好在傷不重,多是皮傷。另一位趙佩如是臂傷,生命無危險。大家才稍放心。

我親眼看到敵人殺了我們的戰友;我親眼看見敵人毀滅朝鮮人民的和平的小茅屋,焚毀茂密的山林;我看見了我們的戰友付出生命和鮮血,圍著傷亡的同誌,大家沒有更多的話可說,隻有一句:“記下這筆血債吧!敵人必須償還!”

政治部傳來好消息:前線我軍,也就是我慰問過的那個兵團,突過臨津江,繳獲了無數物資和俘虜,並繼續勝利前進。

這是很現實的,仇恨隨時隨地在爆發!血債隨時隨地都由敵人的潰敗來償付!

事後才知,三、四分隊亦很危險,敵機在距他們防空洞二十米處,丟下一個汽油桶,火向洞頂撲來,洞頂偽裝了稻草、鬆枝,他們堵在洞裏,同誌們在敵狂炸時,都很沉著,未亂跑,敵機走後,跳出洞來救火,無損失。而大隊部和一分隊、直屬隊許多同誌,敵轟炸時,他們恰在房內吃飯,501也在房內。機槍子彈和炸彈將門窗炸塌,牆角也塌下來了,幸好有張科長在指揮,讓大家不要亂動,避免了損失。

——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時記於平壤

一些戰鬥故事:

一一三師龐參謀長談(過去為東北一縱主力軍):

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在前一晚由軍與師偵察連從我左邊敵中插過,破壞敵人交通,兩偵察連猛插到德川以南到濟南裏。路過時敵正睡覺,有的烤火也不理。到德川後破壞了幾座橋。次日晚我師沿前進路插下去,從755高地衝下,是坐“電梯”(無路),把敵衝垮。一個營向德川警戒,一個營過了古城江,敵發現,便增加了一個搜索營,我便邊走邊打。

我們要求迂回必須:1.行軍快,很快到達指定地點。2.到了後首先堵住敵人。為此目的,以前進插入為主,不以消滅敵人為目的,各部隨時準備接受任務。小部隊佯攻,大部隊繼續向敵後前進。過江時我前哨班穿衣涉過河。猛撲將敵一個警戒連打垮,又繼續前進,衣服全結冰,正在烤衣。前麵一大山敵軍事哨有一挺重機槍,我射手一梭子打了敵射手,衝上,敵步哨排正集合,我又衝上控製了德川南大山,敵發現我,企圖突圍,我將敵堵住,時友軍趕到,便把敵打亂了。俘敵五聯隊長說,他發現我們了,請示上級,上級說堅決打,後來再請示,上級便說:各自逃命吧!

我某排過河,遇潰敵,連長下命令,我排光屁股衝上,一夥夫使用兩手榴彈、一扁擔,俘敵九人,全部俘敵一百餘人。德川戰鬥共俘敵一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