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阮秋梅、王引處殺害兒女案陝北人民法院榆林分庭呈文(1 / 1)

阮秋梅、王引處殺害兒女案陝北人民法院榆林分庭呈文――呈核阮秋梅、王引處殺害兒女罪行

劉、趙院長:

阮秋梅,女(年歲因原卷發還,無法查出),係神府縣阮家凹娘家,與該縣井家河村王不值錢結婚多年,生得一男一女,以前因王姓家庭尚稱富裕,王據以不太務正,阮氏亦隨之養成不勞動的惡習,加之受叔父王九維的封建剝削誘買,將產業揮霍將盡,生活日趨貧困,王不值錢感到難以立足,就去晉綏區參軍,隻留阮秋梅與兩個小孩在家度日。一九四七年胡禍天災造成一九四八年春的嚴重災荒,而阮秋梅仍不積極生產圖謀生計以渡災荒,反於災荒尚不嚴重的古正月十二日將久病不滿周歲的女孩活活送野外斷命,同時將八歲的一男孩過繼給其叔父王九維扶養為孫,阮氏即離家出外,以得過且過的態度渡災荒。及至三四月間,災荒較為嚴重,王九維在妻子調唆之下,借口生活困難,堅決不要阮子為孫,因此阮氏隻得帶孩子各處串親戚度日,久不回家。此時當地區鄉政府已查明阮氏之困難,先後發給救濟米一鬥二升五合,羊一隻(按:該地地瘠民貧,在災荒時期,能有這樣多吃糧的人家還不多),因阮氏不在家,交其叔父王九維代管。而王九維亦不設法幫助給其安置,亦未即時通知阮氏,竟將阮氏之窯借與他人居住。因此阮氏未行返家,攜帶男孩在盤塘村一帶向眾人偽稱我的男人已死,企圖另嫁,當時有王黃旦為媒介紹與該村農民王引處私下結為夫妻,並約定:由王引處負責養活阮氏小孩。不日當地區鄉政府聞知,遂將阮秋梅、王引處調到區上說明非法,不許為夫妻,阮氏如生活困難,政府設法給予救濟,並告訴已救濟阮氏糧畜情形。但阮不聽從,亦不回返追究救濟糧畜,仍繼續與引處同居。時至五月下旬,王引處則反悔前約養子諾言,迫令阮氏將小孩送走,因此阮氏曾兩度回家要求王九維收留小孩,九維一再拒絕,可是阮氏仍未追查救濟糧畜,九維亦未告知,阮氏乃帶小孩去王引處家,竟被引處嚴厲申斥,要阮氏將孩子遣送走,否則連阮氏亦不養活。阮氏說:“難道造死不成。”引處說:“造要你往死造,我不負責。”加之王引處之母從中調唆說:“不送走小孩咱們分居過活。”於是阮氏於該年六月初四日將男孩引至黃河畔,以洗衣欺騙小孩脫下衣服,推落黃河內溺死。將小孩衣服帶回後,對鄰裏人佯謂:“將孩子出賣。”鄰裏人等均表示懷疑,並有傷感之意。嗣後王不值錢探家旋裏,知此情形後,起訴於縣人民法院,請求法辦。經該縣審清上述事實,認為被告王引處擅娶軍屬阮氏,並經區政府及村幹部三次斷絕其關係,而不聽從,且違背與阮所定:養活小孩之契約。明知阮氏之小孩無處可送,而堅不收養,逼令送走是有意逼阮氏殺害小孩,應為本案主犯,擬判處徒刑五年;被告阮秋梅雖因生活困難,在其第二次回井家河給王九維送小孩時,區政府又給她救濟五升米,而她不拿回去安家,此時窯亦由借住人騰下,阮氏不居住,且接連殺害男孩,實屬罪有應得,擬判處徒刑三年;王九維係王不值錢親近家族,正在災荒時節居然不履行養阮氏之子為孫的約定,且平時又對阮氏不予招呼,在政府救濟阮氏糧與羊以後,不但不幫助安家,竟未予交代,實有貪財之意,本應重處,王九維於不值錢今春回家後自願無代價的退還給不值錢水地三畝,石窯一孔,因此不值錢曾聲請不必處罰九維,為了教育判處王九維勞役半月;該鄉前任鄉長劉岐拴對阮事前未予應有照顧及監督生產,使阮生活無著,應受批評教育;後任鄉長沈步堂已知阮與引處非法結婚,未加過問,應記大過一次;媒人王黃旦當庭予以教育。

以上處理意見是否適當,敬請鑒核指示,等情據此,本庭除核閱同意該院所提處理意見之外,特此轉呈並附原卷材料。請核閱批示是荷!

此致

敬禮

兼庭長:朱俠夫

一九四九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