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曆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嶽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鬆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泰山風景旅遊區包括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風景區。
泰山幽區是指中路旅遊區,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線路,自登山盤路的起始點一天門經中天門至南天門,全長5.5公裏,幾乎全部為盤路.共有6290級台階。
沿途風景深幽,峰回路轉,古木怪石鱗次櫛比,主要景點包括岱宗坊、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經石峪、壺天閣、中天門、雲步橋、五鬆亭、望人鬆、對鬆山、夢仙龕、升仙坊、十八盤等。
泰山曠區是指西溪景區,是登山的西路,自大眾橋起有一條盤山公路,可以直達中天門。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登山的盤路,兩旁峰巒竟秀、穀深峪長、瀑高潭深、溪流潺潺。曠區主要的景觀有:黃溪河、長壽橋、無極廟、元始天尊廟、扇子崖、天勝寨、黑龍潭、白龍池等。
泰山妙區自泰山幽區一路拾級而上。過了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就進入了泰山妙區,即岱頂遊覽區。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遺跡外,真正的體會一下:一覽眾山小的偉大氣魄。妙區的主要景觀有:南天門、月觀峰、天街、白雲洞、孔子廟、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頂、探海石、日觀峰、瞻魯台等。
泰山奧區是以後石塢為中心的景區,其特點是峰雄岩壯、怪石嶙峋、古鬆競奇、鳥語花香,雄壯奇奧、美不勝收。由妙區——泰山極頂往後山乘索道可達。奧區的主要勝景有:八仙洞、奶奶廟、獨足盤、天燭峰、九龍崗、黃花洞、蓮花洞、堯觀台等。更令人稱奇的是大自然的造化:著名的鴛鴦鬆、臥龍鬆、飛龍鬆、姊妹鬆、燭焰鬆等如珍珠鑲嵌在多姿多彩的石岩上。
泰山麗區即泰山山麓及泰城遊覽區該區是無須登山而感受泰山之美的去處。其主要景觀包括:雙龍池、遙參亭、岱廟、岱宗坊、王母池、關帝廟、普照寺、五賢祠、漢明堂、三陽觀以及不斷開辟的新景觀等。
泰山秀區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區、櫻桃圓景區,在泰山的西麓。桃花峪深幽靜麗,景色奇秀。且有一條索道直通主峰。櫻桃圓則離城不遠,鳥語啾啾、溪水潺潺。秀區是泰安人假日休閑的好去處。遊人如有足夠的時間不可不去。桃花源景區主要景點有:三岔澗、猛虎溝、彩帶溪、後寨門、吳道人庵、穀口。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穀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城子崖遺址、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岩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等,先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莊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登山路線
一、泰山東路登頂介紹
紅門路(泰山東路)簡介:
這條路現被稱為泰山東路。因為曆朝皇帝也從這條道登山,又稱泰山禦道。它是曆史悠久的登頂路,千百年來為登山主道。沿途林蔭夾道,石階盤旋,峰巒競秀,泉溪爭流,自然景觀雄奇秀美。沿途古跡眾多,共計有古寺廟8處,碑碣192塊,摩崖刻石366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鬱。古往今來,無論曆朝的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以及進山朝拜、許願還願的香客,大都沿此條路一步一步攀援到達極頂。
這條古老的傳統線路,位於泰山前山中軸位置,與著名的岱廟在一條中軸線上,是泰山的精華所在。但山高路陡,攀登較為吃力,經6666級台階可直達岱頂。以中等速度登山,全程約需4小時。由此條路登山體力消耗很大,如體力不支,可在徒步到達中天門後,換乘索道直達岱頂。不過,到中天門已是半程,還是建議大家再堅持一下,因為中天門至泰山之巔的最後一段路程,是泰山整個景區中精華中的精華,其磅礴宏偉的氣勢、雄奇美麗的景色、年代久遠的遺跡,會給您帶來難以形容的心靈震撼,使您終生難忘!
這條線路經過上千年經營構築,如今已是非常完善的遊覽山路。重點景觀提示醒目,石級盤道堅固齊整,險峻之處路邊有護欄或石牆,沿途道觀廟宇定期修葺,石刻碑石漆抹清晰,珍貴古木銘牌保護,路邊小溪清澈見底,在曲徑通幽之處往往坐落著或古樸、或古雅的酒店和茶肆,爬山累了,走進去或小斟或小憩,情趣盎然,穿行攀援的疲勞之感蕩然無存。
遊覽提示:
①泰山是中國第一個榮獲聯合國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殊榮的名山。而在泰山諸多登山路線中,這條路線最能代表和體現雙遺產的深厚底蘊,可以這說,登泰山沒有走過這條路,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遊覽過泰山。想全麵了解體驗泰山文化的遊客更不能放棄。
②該條登山線與岱廟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可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內遊覽,一般可把岱廟作為登泰山的起點。
③岱廟至南天門8.2公裏,盤道5800餘級,其間幾無平路,全程攀登需要一定的體力和毅力,按中等速度走到極頂,約需4-6小時。對此,在登山之前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交通提示:
3路公交車經火車站東行直通紅門登山處。
4路公交車經火車站東行途經岱廟前門,遊客下車遊覽完岱廟後,不必再折返前門,出岱廟後門北行1.2公裏就可到紅門登山處。
餐飲提示:
①岱廟後門為旅遊一條街,餐館林立。中天門各檔次餐館也很多。
②登山途中可以嚐一嚐泰山煎餅卷大蔥抹甜醬,這種食法全球泰山獨有。若在登山途中進餐館吃飯,莫忘點兩樣菜:一是泰山泉水燉白菜豆腐,二是泰山蘑菇燉本地雞。泉水最好自己去泉邊親取。
③中天門以上途中有一泰山女兒茶坊,看上去古樸簡陋,但喜歡品茗的遊客不可錯過。泰山女兒茶生長在泰山人跡罕至處,在古代為皇室貢品。
二、天燭峰景區徒步登頂路簡介:
天燭峰因形似蠟燭,其峰頂有一顆鬆樹,遠望象蠟燭的火焰而得名。泰山天燭峰廣義講,是指泰山東麓掃帚峪由山腳至山顛、長達5、4公裏的帶狀風景區。從山腳的艾窪村起始,主要景點有:天燭勝景坊、仙鶴灣、鯉魚背、望天門、華山鬆林、大小天燭峰、將軍山、羅漢峰、避塵橋、八仙洞、黃花棧、天空山、老君廟、元君廟、靈異泉、蓮花洞、玉女修真處、九龍崗、姊妹鬆、臥虎鬆等。其中大、小燭峰特別著名,形景特異,故以其名概稱整個景區。
天燭峰-後石塢線奇峰俊秀,鬆石多姿,自然之美不遜於張家界,是喜歡探險遊、自助遊的最佳線路。這條登山路是泰山所有登頂路中最為原始和古樸的路線,距泰山火車站約20公裏路程,沿途人文景觀相對較少。也正唯如此,從這條路登山,才得以看到泰山的原始風貌和真麵目。由於這條路相對偏遠閉塞,遊客較少,因此也是喜歡幽靜的遊客登山的上佳選擇。
需要強調的是,這條路雖然人少,但自然景觀與其它幾條登頂路比較絲毫不差,是泰山風景“奧絕”所在。山道蜿蜒曲徑通幽,峻嶺重重嵯峨秀麗,幽穀深壑流水潺潺,古木森森參天蔽日,如果您是攝影愛好者,一定會步步留連,大獲而歸。此景區還是泰山欣賞古鬆的絕佳所在,尤其在天燭峰附近的後石塢古鬆園裏。各種鬆樹或掛在石崖上,或立在絕峰顛,或生在石縫中,爭奇鬥怪,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比較著名的古鬆有雙鬆挺立,偕肩為伴的姊妹鬆,以及在山坡俯臥生長、枝丫蒼勁、狀極特異的臥虎鬆。
這裏四季旅遊各有特色美景:陽春賞花,盛夏戲溪,金秋嚐果,隆冬看洞。尤其在旅遊旺季,當其它路人滿為患的時候,選擇這條路攀登泰山,更是聰明人和有經驗遊客的優先選擇。
遊覽提示:
從前山乘車或乘索道上山的遊客到達極頂後,可選擇從這條道下山,以便更加全麵地欣賞泰山美景。下山後可在進山大門北側的天竹賓館住宿,環境優雅清靜。第二天早上不必著急回程,可順便就近到泰山背後的玉泉寺或錦繡穀遊覽,每一景點三個小時足亦。
餐飲提示:
這條線商店和攤點較少,遊覽時可帶少量飲水與食品,以防登山途中饑渴。
如果去玉泉寺或錦繡穀,一定去農家吃一頓泰山野菜宴,價格便宜,是地道的綠色食品。
交通提示:
泰山火車站站前廣場有遊2路專線旅遊車往返,但下午5時後便停止運行,請遊客注意。
三、桃花峪登頂路簡介:
桃花峪位於泰山西麓,上段名桃花源,下段稱桃花峪。因古時桃林滿穀而名。又取義唐李賀“桃花亂落如紅雨”詩意,名紅雨川、紅甫川。
這條線路上世紀90年代前較閉塞,隻有一條土路蜿蜒曲折通達山頂,且少有遊人。進入90年代,先後修建了索道和盤山水泥公路,因登山條件改善,遊人大增。比較其它幾條登山旅遊線,桃花峪登山線是最為便捷的一條登山線路,尤其對於沿公路從北方來的遊客更是如此。
說它是最便捷的登頂路,一是登山大門西距104國道隻有3公裏,尤其是濟南、北京等北方來客,不必進泰安市區便可直接進山,省卻了塞車輾轉之苦。二是這條登頂路相對其它路線,山路較平緩,路途也較短。又因沒有盤道,一般遊客不從這條路徒步登頂。遊客至此景區,先乘汽車後坐索道,輕輕鬆鬆可達山頂。
具體遊覽過程為:從104公路看到醒目的路標後東拐,行約3公裏,便可見路南側有一大型停車場,這裏便是登山起始處。一般情況下(尤其在旺季),自駕車不許上山。您隻能將自駕車存放在該停車場,然後購買登山門票(102元)換乘景區中巴車上山(票價上行20元、下行18元)。乘車約半小時到達桃花源索道站,再換乘索道(上下行均為47元),九分鍾後就可抵達岱頂。
遊覽提示:
①如時間充裕,身體也無大礙,建議你以步代車,步行至索道站。盤山公路邊建有一些石級通往溪水、潭邊,供遊客戲水。水中有聞名遐爾的泰山赤鱗魚,它們出沒於石隙水藻之間,身影靈巧輕盈,搖曳多姿。如若被你遇見,更加不枉此行。
②該條路線最適宜遊覽的季節為春夏兩季,最佳是暮春桃花盛開時,落英繽紛,紅花飾澗,幽奧清綺。人行其間。恍若回歸到了陶淵明的牧歌田園時代。夏季路旁溪中水量充沛,聽溪水潺潺、觀深潭遊魚,猶如離別塵世、置身仙境。元人張誌純詩讚:“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流出落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