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成功參考市場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但卻不能完全相信市場,否則容易墮入陷阱,成為市場的犧牲者。
止損,是最後的保護措施
勒伯是一位很成功的投資家,一生保留著很多優良的投資習慣。他竭力倡導止損,對他來說這是最重要的規則。他時常建議其他的投資者必須保護自己的投資賬戶,特別是當你用客戶保證金賬戶來投資的時候,止損絕對是個關鍵。
所謂止損就是停止賬麵的損失,當你斷定自己的做單方向和市場的走勢相反時采取的一種措施。在《證券投資的24堂必修課》中,歐奈爾指出:“止損是最後的保護性措施,是對做單方向發現錯誤時的果斷處理,是投資的第一要義。”
關於如何止損要堅持以下幾條原則:
1.提前設立原則。
所謂提前設立,就是不要買進後不管,等到股票跌了才想到一個止損點,這樣做最後隻能破壞自己的心態,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2.堅持有效原則。
所謂有效,是相對於無效而言。比如,30元的股票,你把止損點定在19元,如果股價瞬間破了19元,隨後又很快上升,則這個破位就是無效的,不要盲目止損。
3.遵循不後悔原則。
所謂不後悔,是指一旦止損計劃執行了,後來卻發現錯了,這個時候不要有後悔的想法,因為如果有,將對今後的操作產生很壞的影響。如果是賣了以後就漲上去了,要想到現在的股票有上千種,這個不賺錢換別的股票吧!總結經驗是必要的,但後悔多了,最終結果將導致後來的止損不執行。
作為投資者,要想保住勝利的果實,防止虧損擴大,必須養成執行必要的止損計劃的習慣。在買股票之前,確定買點的重點是選擇止損點。即在你進場之前,你必須很清楚若股票的運動和你的預期不合,你必須在何點止損離場。
確定股票的止損點,換句話說,你在投資做生意時,不要老是想你要賺多少錢,首先應該清楚自己能虧得起多少。有些人以10%的數量做止損基數,即10元進的股票,以9元做止損點,有些人將止損點定在支撐線稍下,有些人定20%的止損額,還有其他各種方法。
無論什麼方法,你必須有個止損點,這個止損點不應超出投資額的20%。請投資者牢記,否則一切的股票操作技巧都是空的。
平衡點止損是較為有效的止損技術之一,同時由於它使用簡單,所以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和新手。因此,你要盯牢你的止損單。一般而言,平衡點止損通常用於短線投機交易。
對交易者而言,交易的首要是“不輸錢”,而不是如何贏錢。平衡點止損就是為了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如果你每次都能使你的損失降低在最低程度,那麼你離成功就不會太遠。
此外,保持運用止損法的習慣,不但可以保證自己的投資賬戶,還可以調整你的投資心理狀況。及時調整畏懼的心理狀況,平衡保持健康的投資心理。
定期定額投資減少風險
有人問精明的金融家摩根,依他的看法,某一天股市會怎麼走。他一貫的答複是:“會波動!”談到預測市場,這是唯一安全的答案。當然,長期而言,股票的投資報酬率勝過債券、貴重金屬、不動產等其他的投資。但是市場的確變幻無常,而且近幾年來波動相當激烈,大漲和大跌都有。
市場既然不可避免會有起伏波動,利用這個事實為你效力的最好方式,是采行定時定額投資法。這是指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就投資金額相同的一筆錢買股票或共同基金。這個觀念很簡單,但是投資成功的秘密,和人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越簡單越好。
有些號稱比較老練的財務顧問,可能不把定時定額投資法放在眼裏,因為做起來實在太容易了。營業員也喜歡你一次投資一大筆錢——這樣才有更多的手續費收入。但是根據許多人多年來堅持不悖的投資經驗,定時定額投資法是一種十分成功的投資策略。
定時定額投資法和市場時機進出法恰好相反。無數的研究指出,市場時機進出法效果不佳。猜測市場接下來會怎麼走,由此去買進或者賣出股票,就像你在規劃退休生活時買彩券那樣,一點用處也沒有。如果你真能準確預測到市場每一天的走勢,你的財富會比擁有一隻下金蛋的鵝還多。
投資人傾向於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出場,並且在漲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進場。但是不可避免的,等你重回市場的時候,已經錯過了一大段漲幅。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過去31年,如果漲勢最強的90天內,你待在場外,那麼你會錯過市場85%的漲幅。市場時機進出法最大的風險,也許是錯過市場表現最好的一段時間。而定時定額投資法既可以讓你待在市場賺錢,又能保證你隨時調整投資以降低風險。
執行定時定額投資法最好的方法,是每個月從你的活期或儲蓄賬戶自動扣款去投資。大部分共同基金都訂有這個辦法,直接購買股票計劃和股利再投資計劃也是一樣。這種自動扣款投資的辦法,可以保證你在股票或共同基金低迷的時候,買到更多股數或受益憑證單位,價格居高不下時,則買比較少的股數。這麼一來,平均每股支付的價格(也就是平均每股的成本)會低於平均每股的價格。沒錯,在正確的時機投資一大筆錢,獲利會多於定時定額投資法,但是有多少投資人能在正確的時機現身時馬上投身而入?相比之下,定時定額投資法就明智得多。
選擇好適合自己的“保險櫃”
構建屬於自己的“圍牆”,保住自己的財富家園,你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磚塊”。通俗地講,就是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保險櫃”。目前,開展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很多,這些公司規模不盡相同,收費和服務也各有千秋,這時候你就要好好衡量了。
一般來說,規模大的保險公司理賠標準一般比較高、理賠速度比較快。如果辦理此類公司的業務,可以比較好地滿足理賠方麵的要求,但缺點是大公司的保費要比小公司的保費高一些。反之,相對較小的保險公司在理賠方麵提供的服務可能不及大公司,但通常保費比較低,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