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創富力和財富欲成正比(1 / 3)

缺的不是錢,而是發財的野心

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呢?當然是錢了,有了錢,就不再是窮人了。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遇到好時機,股票瘋漲前沒有買進,股票瘋漲後沒有拋出,總之,窮人都窮在背時上。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現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一些人之所以成了窮人,就是因為學無所長。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每個黨派在上台前,都給失業者大量的許諾,然而上台後真正關愛他們的又有幾個?

但是,在高財商的人看來,窮人最缺少的是賺錢的野心和發財的夢想。富豪克洛克曾經這樣幻想:“我希望錢就像擰亮電燈或打開水龍頭那麼多,永遠不會夠。”富有戲劇意味的是,在他說完此話後的八年裏,他的夢想就成了現實。

可見,窮人的窮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錢,而是他們根本就缺乏一個賺錢的頭腦。富人的富有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現在手裏擁有大量的財富,而是他們有一個發財的野心。

巴拉昂是一位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五十大富翁之列,後來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遺囑。他說,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他的睿智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48561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富人不是天生的。窮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人,實際上就是由於他們具有富人的思維方式,具有想成為富人的強烈的欲望。這不是什麼實用的技術,而是一種人生態度。財商高的人始終將此人生態度付諸日常生活的經商之中,從而成就了一個個了不起的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追求金錢是上帝的合理安排

有人曾說:“很難相信有誰會把追求財富當做罪惡,事實上,正是因為對財富的追求才使世界變得美麗。”

事實的確如此,從人類的曆史看,對金錢的合理追求都是高尚的行為。德國的社會學家韋伯在解釋為什麼西方社會富翁輩出時指出,正是在宗教改革後,新的教義告訴人們追求金錢是上帝的合理安排,因此人們開始把通過合理渠道和勤奮工作賺錢看成是上帝賦予的事業,億萬富翁也因此不斷地湧現了出來。財富對任何社會、任何個人都是重要的;財富是有益處的,它把人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走向文明與幸福。

最重要的是財富表現在它能夠滿足億萬富翁們貢獻社會的欲望。那些億萬富翁們,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時,還通過設立基金,讓其他人分享他的快樂。比爾·蓋茨是巨富,他設立了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價值幾十億美元,可以使很多沒有錢的人繼續上大學,比爾·蓋茨通過智慧賺取財富,又把它回饋給社會;追求比金錢更高的價值,這不是很高尚的行為嗎?他們會有一種常人無法體會的成就感與甜蜜的幸福感。

財富還在於它能夠給人以自信。口袋裏有錢,銀行裏有存款,會使人輕鬆自在,不必為別人怎樣看你而發愁,也不必為幾百元錢的消費而過多憂慮,可以瀟灑地出入商場和豪華的酒店。如果你還沒有財富,請正視自己的處境,仔細研究一下財富的價值,把追求財富當做前進的動力。

但是,應當把追求財富當成一個事業,而不是單純的享受。如果你把追求財富當做一種事業,就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場上取得成功。對於那些經濟成功人士而言,賺錢使他們感到快樂,不在於自己的金錢增加了多少,而在於自己通過賺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這種滿足感才真正是快樂的源泉。這種滿足感使自己在賺錢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在從事一種事業,從而極大地激發自己的創造性和幸福感。

不管你出身怎樣,隻要你願意掌握自己的命運,你就能夠獲得財富。

如果你投入了必要的精力和決心去追求財富,你就能感受到做這件事的幸福。

不管麵對什麼障礙,你能夠為實現自己製訂的財富目標而不停息地追求,那你也時刻充滿著幸福。

賺取金錢的最大障礙源於內心,妨礙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你的思想,迷信對別人有效的方式可能會誤導自己。讓自己充滿致富的夢想,勇敢地走向通往富翁之路,排除恐懼、積極行動,你會獲得成功。

1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

10年長不長?如果你的目標定到了10年後,你是不是覺得困難,因為你要說時代發展那麼快,誰知道10年的時間內到底有什麼樣的變化。於是10年的目標讓你覺得不現實了。而你知道嗎?日本三菱集團把它的計劃製訂到了2105年,也就是接近100年後,也許你會說人和企業不是一個性質,是不能相比的,那你又錯了。日本三菱集團的計劃是誰訂的?是人,這樣想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