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9日,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西部派遣隊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齋藤要藏駕車直衝軍用的中國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保安士兵擊斃。侵華日軍以此為借口,要求中國國民政府拆除上海的所有防禦工事並將中國軍隊撤出,遭到國民政府拒絕。日本帝國主義以虹橋事件為借口,命令大批日軍陸續登陸,派飛機在滬寧、滬杭線上空偵察。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海軍已有擴大戰爭的準備。此後,日本軍部有一部分人主張不擴大戰爭,中日之間就停戰已開始談判,但海軍方麵還是在繼續準備擴大作戰,認為如果陸地作戰的話,海軍的奇襲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繼續在製訂作戰方案。
羅店,上海憲兵團抽調一個營加上一個坦克連、一個野炮連臨時組建了一支特混部隊,該營是上海憲兵團最精銳的一個營,屬於超編的加強營總計人數三千二百餘人,其中有動員兵有一千七百名,五百名中央教導總隊士兵組成,其中有二星動員兵六百七十名、一星動員兵一千四百五十名,五百八十名三星動員兵組成的精銳力量,其中三星狙擊手七十名,二星狙擊手三十名、一星狙擊手十六名,特等射手、神射手、神槍手、高級射手、中級射手五百多名。
羅店,曲家集內,是特混部隊的總部,特混部隊指揮官有上海憲兵團少校團長蔣文兼任,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齋藤與藏駕車直衝軍用的中國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保安士兵擊斃,這一事件被稱為“虹橋機場事件”。以此為借口,8月1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向上海市長提出如下要求——中國方麵的事件責任者謝罪,並處刑;限製停戰協定(地區***保安隊員人數、裝備、駐軍地點;撤除該地區內所有防禦工事;設立監視以上實行的日支兵團委員會、力行取締排日抗日。
8月13日傍晚5時,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司令官下令全軍進入戰鬥狀態,嚴密警戒。8月13日夜,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派兵,不和南京政府談和平,要嚴厲懲罰南京政府,當晚海軍第3艦隊司令長穀川下令:“第二空襲部隊對南京、廣德;第三空襲部隊對南昌;第十戰隊及第一水雷戰隊飛行機對虹橋機場予以突襲。”當夜,日本近衛內閣召開臨時會議,決定陸軍派兵上海;發表帝國政府聲明:“斷固膺懲”南京政府。由於東海台風,日本海軍對於中國各地的空襲延遲至8月14日開始,首先襲擊了杭州、廣德。8月14日,中國空軍對上海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實行了轟炸。
日軍戰機轟炸廣德的時候遭到了上海憲兵團特別支隊的埋伏,僅有一架日軍轟炸機逃離。近衛內閣的聲明《帝國政府聲明》選擇於8月15日淩晨1時30分發布,此時,兩小時前即8月14日11時30分,台北和長崎的日本海軍基地已經接到命令“明晨出發,空襲南昌、南京。”隨後,日軍派遣軍艦16艘,陸戰隊在淞滬登陸。
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以租界和黃埔江中的軍艦為作戰基地,炮擊閘北一帶,日本海軍駐滬海軍陸戰隊炮兵部隊炮轟閘北之際,上海憲兵團所屬加榴炮連對日軍炮兵陣地進行了反擊,日軍海軍陸戰隊三個大隊失去了炮兵的支援,因此隻得出動戰車三中隊進行突擊,南七陣地上,上海憲兵團獨立一營三連連長毛加亦親自操控一聽重機槍,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緩緩駛來的三輛日軍戰車,毛加亦喊道:“換穿甲彈,速度一點。”三箱穿甲彈彈箱放在了毛加亦腳邊,副連長兼任一排排長杜龍走到毛加亦身邊蹲下,說道:“十一門大口徑野戰迫擊炮已經準備就緒了。”
毛加亦說道:“記住嘍,戰防炮給老子盯緊點,一炮一個點神他娘的要是跑了點,老子沒好果子給你吃。”毛加亦緊接著說道:“三排先上,二排等待命令,一排擔任預備隊。”三排一共305人全排裝備五連發漢陽造步槍和重機槍十挺、輕機槍三十挺、擲彈筒七十具、小口徑火炮三十門、大口徑火炮十五門。三輛日軍戰車緩緩進入攻擊範圍,其中一輛戰車瞄準三連前沿陣地開了第一炮,毛加亦喊道:“他娘的,這麼囂張,小順子rpg。”
警備班班長王順,是一名二星動員兵,經驗值已經滿了至今還沒有升級的跡象,王順扛著便攜式火箭筒對著三輛日軍戰車其中一輛發射了一枚火箭彈,火箭彈穿透日軍的戰車擊中後麵的日軍小隊,戰車變成了鐵棺材,而日軍小隊損失過半。緊接著如法炮製剩餘兩輛戰車也變成了鐵棺材,此時大量的射手和狙擊手狙擊陣地,在距離700米外的狙擊點上對日軍士兵和指揮官點名,日軍狙擊手也曾還擊,但是遭到了圍毆。
日軍迅速撤退,主攻南七的是日軍海軍陸戰隊第二大隊,第二大隊大隊長軍銜大佐是日本皇室後裔,菊香宮敏仁親王的長孫菊香平流殿下,菊香平流對著身邊剛剛撤離下來的第三中隊中隊長石野廣平說道:“廣平君請不要氣餒這並不是你的錯,通知寺原司令官,請求海軍航空兵戰鬥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