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隻在我身上洶湧的流逝”

屏幕上的畫麵定格在動畫版《李獻計曆險記》的最後一幕,年老的李獻計望著眼前的王倩,卻無法邁出最後一步。經曆了種種困難,最後心中剩下的卻隻有雲淡風輕。

電腦前的張牧漠然的看著電腦上的畫麵,眼睛直愣愣的,似乎在想著什麼。他的眼中有希望,有哀傷也有那麼淡淡的愁思。張牧和動畫中的李獻計很像,他們同樣是差時症患者。所謂的差時症就是把一段極短的時間感官上延長化,或者把一段極長的時間感官上減少化。

不過動畫中的李獻計的差時症是天生的,而張牧卻是後天患上的。究其原因來講,就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的一個夏天。那時的張牧隻有十歲,還是和同伴在莊家地裏瘋跑的年紀。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星羅密布,打小生活在山村的他與幾個小夥伴在田地裏捉迷藏。他跑啊跑啊,突然腳下一劃,似乎是踩碎了一處硬土殼子。身體不自覺得墜落,不知道滾了多少圈並最終失去了知覺。

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回到了家裏。聽父親說,他是踩到了一處墳墓的土殼子上,這種土殼子很脆弱,很容易會被踩碎。而他很不幸的掉進了墳窟窿裏。張父見兒子夜裏沒有回家,便找了幾個相識的發瘋似得滿村的找人,最後在天亮時找到了昏迷在墳窟窿裏的張牧。

本來這並不算什麼大事,雖然村裏傳的挺邪乎但過段日子也就過去了。可偏偏張牧就是出了問題。在張牧被人從墳窟窿裏救出的幾天之後,他總是時不時的感覺眼前的畫麵變得緩慢異常,就像是村裏廣場上的露天電影院放的電影無限倍的放慢一樣。這種情況嚇壞了當時隻有10歲的張牧。

張牧把事情告訴了父母,張父和張母聽到後也是嚇得不輕,更要命的是不知怎的張牧的情況就在村子裏傳開了,村裏的人紛紛嚼舌根,傳言張牧撞邪了,或者被老黃皮子附身了之類的風言風語。搞得原本跟他張家關係不錯的人都不敢到張家做客了。村裏人的態度對張家是每況日下,張父張母每天頂著很多的壓力。

不過,張父算是個比較理智的人,有點文化,並不是特別迷信。他隻是認為兒子病了,於是乎就帶著兒子到城裏求醫。差時症這種病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可以說這隻是一種理論上存在的病症。張牧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例。在這種情況下,張父自然是求醫無果,輾轉來到了華夏的首都京都,卻依然沒有治療的希望。

父子二人的求醫之路非常辛苦。因為窮困,二人隻能睡在大街上。眼見著治療沒有一絲希望,而身上的錢又不多了,張父毅然決然的做了一個決定,在某天夜裏趁著張牧睡著便將他遺棄在了一個橋洞的下麵。

第二天醒來的張牧見不到父親,自然是哭的稀裏嘩啦的。也許是張牧命不該絕,也可能是老天還想讓張牧多受一些差時症的折磨。張牧很幸運的被一所孤兒院所收養,避免了沿街乞討最終死在某個陰暗巷子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