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麵前,人人生而平等。絕不會因膚色而異,不會因出身而異,沒有人在機會麵前歧視你。就看你是否能夠抓住它了,隻有你瞧不起自己。縱觀曆史,橫覽世界,成功者都是戰勝重重困難,用血汗為自己創造機會的人。就像一位傑出的人所說的富有哲理的話一樣:“有一些人靠天賦,有一些人靠關係,有一些人靠奇跡。但是,大多數人是白手起家。”沒有哪一個人可以依靠別人(父母)的恩賜做長久的贏家。

你的想法可以助你取得偉大的成功,也可以把你禁錮在牢籠之中。許多生活窘迫的人都會坦言,他們對生活的期望不高,他們會很容易滿足。對有些人而言,一份微薄的收入和過得去的生活條件就很知足了。意識是行為之父。這些人的期望不高,自然而然,他們也就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一個人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清除這些負麵的想法。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出路,你能釋放多大的潛能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獲得多大的成功,而你的意識就是釋放潛能的那道閘門。

人生的成就取決於自己的頭腦而不是客觀條件,那些沒資金、沒資源、沒機會的說法隻是一種容忍自己平庸的托詞。所以,即使你一無所有,我們也不可以對自己灌輸抱怨、推卸責任的想法。因為,你的潛意識具備這樣的特點:凡是主人的命令,它都無條件地接受並服從。當你認為自己很委屈時,它就會創建一個委屈的環境來麻醉你的頭腦;隻有當你不甘心並願意反思自己的錯誤時,它才會開啟一個有效的自審機製,以及釋放足夠的能量供你調度。

你釋放了多少潛能就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你有什麼層次的思想觀念,你就能達到什麼樣的層次。在這背後,恰恰是你的潛意識在起決定作用。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掌握它的支配權,用頭腦決定對它的掌握力,發揮它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矽穀箴言

那些有意識地去實現思想力量的人往往能夠享受最好的生活,將那些高等級的實物變成了他們日常生活切實有形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更高力量的世界,並持續保持這種力量不斷地運轉。利用這種力量使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可戰勝的障礙被戰勝,困難被克服,困境被改變,命運被征服,甚至連敵人也被改變成了朋友。這種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不受限製的,因此可以不斷向前推進,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3.潛意識的精髓——吸引力法則

你所想到的,一定是你能夠成為的,渴望會幫助你向前走,也會讓你向後退卻,一無所得。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內心的欲望。

——布魯斯·麥克萊蘭

我們知道,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一直引導著整個宇宙規律性的運轉,正是因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夠在46億年的時間裏保持著運轉的狀態;也正是因為它的作用,太陽係乃至整個宇宙中,數以億計的星球,都能相安無事地停留在各自的軌道上安分地運行,這樣一種能量引導著宇宙中的每一樣事物,也引導著我們的生活,這種能量就是——吸引力。

是的,這是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宇宙間的能量,就像美麗的月亮東升西落,始終在我們的夜空閃亮著,它被地球的吸引力俘虜著,永遠不能逃脫,隻能成為人類眼中的美景。但我們現在講到的吸引力則是另一種潛在的能量:它同樣來源於宇宙,可是卻藏在我們的心靈之中,掌控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控製著我們的命運。這種吸引力產生作用的機製,就是吸引力定律,又稱為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像磁鐵一樣能把所有的東西吸附在我們的身邊嗎?很顯然不是的。它表明了人的心靈對人的一生發揮作用的過程,以及一個人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召力量。

作為一個正式的科學術語,“吸引力”的誕生不過才一百多年的曆史,但是它背後的精神卻早已經存在於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隨著印度教對於通神學的影響,吸引力法則的概念也逐漸地出現在一些早期的有關通神學的文獻中。

直到1879年4月6日的《紐約時報》上,一篇關於在科羅拉多州淘金熱中吸引財富的文章裏提到了“吸引力法則”,告訴人們那些一夜暴富的人靠什麼樣的力量將金錢變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他們擁有對財富的瘋狂向往,所以他們成為了讓人忌妒的大富翁。”這是“吸引力法則”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大型的報刊媒體之上,它正式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並在“獲得財富”的強烈吸引力下,被人們普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