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來自靈魂深處的召喚
潛意識,就像潛藏在我們心底深處的冰山,在大部分時候難以被我們認識和感知。然而,我們的行為和思想卻無時無刻,不在受著潛意識的影響。
它的能量可能會超越我們的想象。潛意識可以改變你的磁場,給予你吸引夢想的神奇能量。真正對一個人形成恒久改善的,實際上是來自於潛意識的改變。
1.“你”從意識中走來
我們的現狀,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而生的;擁有的一切都基於意識、源於意識。一個人的言行若是受惡念的驅使,那麼,伴隨而來的必定是痛苦,就像車輪總是跟在拉車的牛身上一樣。
我們的現狀,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而生的;擁有的一切都基於意識、源於意識。一個人的言行若是受善心的驅使,那麼,伴隨而來的必定是幸福,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樣總是常伴左右。
——羅伯特·柯裏爾[1]
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的產物,一個人的思想不容置疑地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思想即是你的意識,它從不缺席,同時控製著我們內在的潛能量的釋放力度。可以說,我們看到的自己就是自己意識中的自己,是自己在無意識中形成的那個人。
樂觀者和悲觀者的差別非常微妙。分別給這兩類人一瓶可口可樂,樂觀者看到的是解決口渴的可樂,悲觀者卻在意可樂瓶子的容量。我們眼睛看到的往
往並非事物的全貌。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我們隻看到自己想去關注的東西,而對不關注的東西視而不見。即便自己看到了,也會因為有違於內心的需要,而故意淡化和忽視。
其實,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改變,能夠改變的隻有我們的態度。
人的思想究竟有多麼重要?大部分人都無法正確地認識它,看清它。巴爾紮克說:“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當思想幫助我們打開內在能量的寶庫時,力量就好像沒有邊際的海洋,不斷襲來,並最終引發一場吞沒一切的海嘯。
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被決定。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三個決定控製著我們的人生。這三個決定明確了我們要關注什麼,如何感受,該做什麼,付出什麼,乃至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你不能控製這三種決定,那麼你就無法控製自己的人生。你要學會的就是“雕刻人生”。這三個決定就是:
(1)怎麼看;
(2)怎麼想;
(3)怎麼做。
你需要改變。我們常常會看到身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抱怨”。他們的思想似乎已經被鎖定了,消極、不滿、惰於行動,從不審視自己的內心。要知道,過去的遭遇、現在的經曆並不能決定你未來的人生,你的看法、想法和做法才是終極命運的決定力量。在相同的領域裏,如果有人比你更成功,多半是因為他們在以上三個方麵比你表現得更佳。
梭羅[2]說:“我沒有看到過更使人振奮的事實了,人類無疑是有能力來有意識地提高自我生命的。”然而,有太多的人對自己的決定敷衍了事,尤其在上述三個決定性因素上,隨意的決定導致了慘重的代價。人生如同一條河流,大多數人隻是縱身一躍,根本沒有事先想好自己真正要去的方向。他們隻看到了“眼前”:眼前的事物、眼前的得失、眼前的恐懼、眼前的挑戰,等漂流到了岔路口,他們依舊懵懵懂懂,不知何去何從。在隨波逐流的生涯中,直到有一天他們驚覺自己不能再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再有自己的價值,然而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瀑布的墜落口,他們發現自己已經一無所有,隻有別無選擇地被衝入深淵。然而,本來在上遊做好準備,作出決定,這樣的悲劇就或許是可以避免的。
你想幹什麼,你能幹成什麼。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也就成為什麼樣的人。難道不是這樣嗎?這個“想”,恰恰是人生的靈魂,是潛能的顯性體現。問題是你是積極、正麵地去想,還是消極、負麵地去想,一個成為正麵的人物,一個令你成為邪惡的人。同時,也要看你思想力的大小程度,偉大的思想造就偉大的人,平凡的思想把你拘泥在平凡的世界裏,邪惡的思想也勢必造就一個邪惡的人——無論這個人是多麼的成功、富有,隻要他的思想是不正當的,他必將“作惡”。
整個世界都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生活在古往今來、眾多思想彙聚的潮流所創造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中。同時,個人又生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主觀小世界中。
曾經統治羅馬帝國、本身又是哲學家的馬庫斯·奧利亞斯有一句至理名言:“我們的頭腦和意識,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這絕不是他的狂言亂語,而是他一生的切身體驗和智慧濃縮。他明明白白地告知我們:人的一生是自己的頭腦控製的,決定於自身潛能的開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