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陸運河河海聯運運營模式(1 / 2)

平陸運河河海聯運運營模式

航運

作者:馬博 東朝暉

【摘要】 為使平陸運河在建成後更好地發揮運輸功能,提出采用河海聯運模式構建廣西北部灣港口與西江航運幹線之間的物流運輸通道,認為河海聯運運營模式要求管理部門應從運輸方式的開辟、運輸通道設置、運輸節點確立以及運輸市場培育4個方麵入手,同時通過以下措施來保障這一運營模式的有效實施:推動內河港口專業化、大型化;加快整治河道;促進直達運輸;形成河海聯運標準,更新現有船舶。

【關鍵詞】 平陸運河;河海聯運;運營模式

1 平陸運河概況

平陸運河位於廣西南寧市下遊151 km,北起橫縣西津水電站庫區平塘江口,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嶺與小西江和欽江連接,經沙井港出海連通西江幹流與北部灣港。平陸運河航道總裏程約125 km,實際開挖陸路約20 km,是一條通江達海的水運通道。

國務院《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綱要》出台後,平陸運河作為其中的遠景建設項目,廣西各級政府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隨著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提出,平陸運河的規劃建設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平陸運河建設也成為廣西西江經濟帶的重要配套項目之一。

據測算,平陸運河建成後,每年將承擔萬~萬t的貨物運輸量。考慮到廣西及周邊腹地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船舶大型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西江黃金水道通航條件的改善以及國防建設需要等,平陸運河應與之匹配,所以相關單位推薦實施可通航級船隊的Ⅰ級航道標準方案,通航設施和分水嶺開挖段按級規劃設計,船閘有效尺度為280 m ??4 m ?? m,級航道尺度為4.3 m ??5 m ??60 m。

平陸運河將以其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通江達海等優勢在煤炭等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運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據此前的規劃,平陸運河的開通可使南寧港的貨物出海裏程減為280 km,較目前沿西江經梧州到廣州出海路線縮短內河裏程570 km。這意味著廣西南寧、貴港等地物資外運將直接由欽州港出海,直達北部灣,運營成本將大大降低。

此外,平陸運河的開通也將成為中國―東盟貿易往來最便捷的水運通道。建設平陸運河對於減輕西江航運幹線麵臨的巨大運輸壓力、擴大北部灣腹地範圍、促進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及區域經濟社會效益發揮均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2 平陸運河河海聯運模式

隨著平陸運河的建成,廣西沿海和內陸港口的集疏運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平陸運河將成為實現內河地區與沿海港口聯動的重要樞紐,是推動廣西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發展內河與沿海聯運、推動平陸運河物流運輸基地建設、加強沿海港口與西江主要港口和貨主之間的協作,是未來廣西水運物流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關係到廣西未來水運物流組織的一個重要問題。

2.1 運輸方式

由於目前北部灣沿海港口與內陸之間缺少內河連接,除少量貨物采取海鐵聯運和公水聯運外,多數幹散貨仍然經西江運至珠江三角洲港口進行裝卸或換裝後中轉至目的港。平陸運河建成前後,廣西水路貨物運輸模式分別為表1和表2所示。

平陸運河建成後,北部灣沿海港口與西江航運幹線之間將通過平陸運河形成河海聯運的運輸模式。廣西大力發展這一運輸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是西南貨物運輸最廉價、最便捷的出海方式,也是最現實、最經濟的港口集疏運方式。

發展平陸運河河海聯運模式不僅有利於完善廣西水運集疏運網絡體係,還可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環境汙染和對城市的幹擾;緩解港口周邊地區公路和鐵路的交通壓力等。大力推進沿海港口與平陸運河的聯動運輸方式,實現沿海與內河水路運輸溝通,充分利用廣西發達的內河航道資源,發展煤炭、集裝箱等貨物的內河運輸,可進一步提升沿海對廣西乃至西南地區的輻射能力。

2.2 運輸通道

廣西內陸地區內河航道四通八達,擁有西江航運幹線、右江、紅水河以及柳黔江等國家級高等級骨幹航道,同時形成了包括左江、都柳江、融江、桂江、繡江、賀江和南盤江等在內的地區級重要航道網絡,與雲南、貴州、湖南、廣東等地航道相連。平陸運河的開通將使廣西內河港口與北部灣沿海港口直接相連,打通廣西大部分地區與沿海港口的水路運輸大通道。由於廣西內河航運資源豐富,一些縣市的工業園區或企業能夠直接與內河支線航道相連,將進一步擴大平陸運河運輸通道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