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郭允禮升鬆江府通判。
數年的無極生活就要結束了,離開的前一天,郭允禮的心裏無法平靜,他撫摸著縣衙的門框,難以釋懷。無極的村莊,無極的百姓,還有那麼多的同僚和朋友,都是多麼淳樸,多麼善良啊!
他來到文廟。文廟裏空無一人,秀才們都幹嗎去了?當年和他們談天說地的情景曆曆在目,小月美麗的麵容仍對著他微笑,笑得那樣清純。
包公祠裏,他駐足良久。包拯威嚴的彩色繪像,被香火熏得有些發舊。恍惚中,他跨越時空,與前輩進行著交流。在無極和張員外的較量中,多少總有些繼承“清官”的情結吧。
他去了城隍廟,登上城牆,每到一處,都是思緒悠悠,情感滿懷。
當天夜晚,他和孔玨商量:“明天,咱走的時候,誰都別跟說了吧,和大夥兒離別,心裏怪難受的。”
孔玨說:“你總得謝謝大年小房他們這些年對你的照顧吧!”
郭允禮也思想著說:“是啊,用什麼感謝他們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呢?”
孔玨說:“我們家又沒有什麼富餘的銀子,我從山東來時,還帶著幾件舊衣裳,要不就送給他們的家人吧?”
郭允禮說:“那也好,以後到了南方,也用不了穿多少冬天的衣裳了。”
孔玨說:“四大秀才你可不能不打招呼,要不是他們,你的小命可能早就沒了。”
郭允禮說:“他們就不見了吧。以後心裏想著就行了。”
孔玨說:“杜小月也不見嗎?你的心思我能不知道?幹脆帶她走算了,咱家不是正缺個‘廚娘’嗎?”
郭允禮說:“你呀,總是多心,我帶她算什麼呀!再說,人家未必跟我走啊。”
孔玨說:“你敢說,你走了不牽掛她?何必自欺欺人呢。”
郭允禮獨自收拾東西去了。
次日黎明,郭允禮還沒等到雞叫就起來了。孔玨問:“怎麼沒聽到雞叫呢?”
郭允禮逗樂說:“這不是在‘無雞’嗎,哪兒來的雞叫?”
待天剛蒙蒙亮,一輛牛車出現在無極城。牛車沿著一條修好的大街行進,郭允禮心中略微寬慰,條條道路傾注的,何止是他的一腔熱血呢!
路口拐彎時,忽聽一位老者喊道:“郭大人,請留步!”
郭允禮掀開簾子,原來是何老漢攔住了去路,手裏還拎著兩捆餄餎。他慌忙下車。
何老漢說:“我們素知大人喜愛吃蕎麵餄餎,我想大人這次離任,再也吃不到無極的餄餎了,特奉上兩捆,請大人笑納。”
郭允禮真誠地說:“謝謝您的一片心意,可這餄餎我斷斷不能收,請老人家帶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