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味曆史經典,傳承管理智慧(1 / 1)

品味曆史經典,傳承管理智慧

書齋

作者:任玲

引入他國已經成型的管理理論顯得更加便捷、易得,但中國是具有悠久曆史的大國,有本國深厚的、不易撼動的文化根基和國民思想特征,想要從根本上找到適合本國人的管理策略,僅僅靠引進顯然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即便一時有效,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必然出現水土不服的排異現象,其後果之嚴重不容忽視。

現實證明,在中國想要做好管理,還是要向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去“尋根”,段俊平先生的新作《中國管理往事》中輯錄了古人與管理有關的種種故事,我們的老祖宗雖然沒有總結出“管理學”這樣西化的名詞,卻對如何管理好人、如何管理好事、如何管理好組織等等管理學的本質問題早有研究,甚至我們洋洋灑灑數萬字的管理學理論,古人早就用寥寥幾句真知灼見予以總結,令後人大感如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便不啻於入寶山而空回了。

其實中西管理學具有令一個組織高效運作的共同目標,所以其內在的道理有著微妙的一致之處。中國古代對管理學這類學問忌諱較多,大約是因為精通管理學的人大多是帝王將相的緣故——管理一個國家,應當就是管理的最高層次了。中國古人在進行管理時,往往會無意識地將自身的管理理論和哲學在實踐中進行驗證,但因為這並非正統的學問,也並非研究學問時的真正目的,所以精通管理的人才大多意識不到自己這項能力的珍貴,自然也不會著書立說,對中國化管理的經典事例加以整理歸納,以為後人學習的對象——段先生這本書的意義也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