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隨機應變的訣竅——脫口秀
首先是在平時,多看、多練習。對各類情景案例和方法反複思考、推敲,積累豐富的經驗,培養深厚的功力。
有一次,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在公園散步,在一條僅能讓一個人通過的小道上,遇到了一位曾尖銳地批評過他的作品的批評家,兩人越走越近。
“我是從不給蠢貨讓路的!”批評家傲慢地先開口道。
“我倒正好相反!”歌德說完,笑著退到路旁。
說到底,這短短的一句話,是一個語言藝術大師平時的素養的瞬間閃現,是平時的功力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流露。
其次,要沉著、冷靜。遇事如果驚慌失措,思維就會混亂,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也會回答不出來。反之,沉著冷靜,雖然碰到危急的場麵,也會應付自如,轉危為安。
阿加莎·克裏斯蒂是《尼羅河上的慘案》的作者。有一天晚上,她應邀參加一個生日宴會,直到淩晨兩點鍾宴會才結束。回家時,她一個人走在又長叉冷的大街上。突然,從大樓的陰暗處衝出一個高個子男人,手裏持著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向阿加莎撲了過去。
“您想要什麼?”阿加莎害怕地問道。
“想要你的耳環。把它們摘下來!”
阿加莎緊鎖的眉頭舒展了。於是她努力用大衣的衣領掩住自己的項鏈,同時,用另一隻手摘下自己的耳環,一下子把它們扔在地上。
“拿去吧!現在我可以走了吧?”她問。
強盜看見她對耳環毫不在乎,隻是試圖要保護住那串項鏈。於是說:“把你的項鏈給我!”
“噢,先生,它一點也不值錢,給我留下吧。”
“少廢話。快點!”
阿加莎的手顫抖著,不情願地摘下了自己的項鏈……
當強盜一走,阿加莎拾起了地上的耳環。原來,阿加莎保護項鏈是假的,保存耳環是真。鑽石耳環480英鎊,而強盜拿走的項鏈,僅值6英鎊10先令。
如果阿加莎在強盜麵前不鎮定,而是驚慌失措,那麼,鑽石耳環肯定是要被搶走。
沉著、冷靜,可以使你自如地應付各種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