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之居,必有與立馬。可於次峰頭作一紫石亭。丘以象左闕之,夾高驪絕萼,西通雲台以表路。路左闕峰,似岩為根。根下空絕,並諸石重勢,岩相承以合。臨東磵其西,石泉又見。乃因絕際作通岡,伏流潛降,小複東出,下磵為石瀨,淪沒於淵。所以一西一東而下者,俗使自欲為圖。雲台西北二麵可一圖岡,繞之上為雙碣石。象左右闕,石上作孤遊生鳳,當婆娑體儀,羽秀而詳軒,尾翼以眺絕。澗後一段赤聽當使釋弁如裂電。對雲台西,鳳所臨壁以成磵,磵下有流清。其側壁外麵作一白虎,匍石飲水,後為降勢而絕。凡三段山,畫之雖長,當使畫甚促,不爾不稱。鳥獸中時有用之者,可定其儀而用之。下為磵物,景皆倒作。清氣帶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已上並長康所著,因載於篇,自古柱傳脫錯,未得妙本勘校)史道碩(上品下),孫暢之雲:"道碩兄弟四人並善畫。道碩工人馬及鵝"。謝雲:"碩與王微並師荀衛。王得其意,史傳其似。"(《古賢圖》、《金穀圖》、《鵝圖》、《牛圖》、《七賢圖》、《士命圖》、《蜀都賦圖》、《三馬圖》、《八駿圖》、《服乘箴圖》、《酒德頌圖》、《琴賦圖》、《嵇中散圖》、《田家十月圖》、《馬圖》、《王駿戈船圖》、《梵僧圖》、《燕人送荊軻圖》,並傳於代)謝稚(下品),陳郡陽夏人,初為晉司徒主簿,入宋為寧朔將軍、西陽太守。(宋鄧琬傳有《稚子》、《列女》、《康侯像》、《列女形儀圖》、《列女貞節圖》、《列女賢明圖》、《列女仁智圖》、《列女傳一遊仙翡翠篇》、《列女辯通圖》、《三馬伯樂圖》、《鸂鶒圖》、《孝子圖》、《十弟子圖》、《三牛圖》、《濠梁圖》、《輕車迅邁圖》、《列女畫》、《秋興圖》、《孝經圖》、《列女圖》、《大列女圖》、《康侯圖》、《晉宣王及魏名臣像》、雜畫一、《楚令尹泣岐蛇圖》、《孟母圖》、《遊仙圖》、《秦王遊海圖》、《洛陽門翻車餅水圖》、《汾陰醮鼎圖》、《符河陽圖》,並傳於代)夏侯瞻(下品),謝雲氣韻不足,精密有餘。擅名當代,事非虛美。在第三品毛惠遠下、戴逵上。(《郢匠圖》、《高士圖》、《倕山圖》、《楚人祠鬼神圖》,傳於代)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能屬詞,善鼓琴,工書畫,美風儀。在魏拜中散大夫,入晉不仕。自以高潔,難期所與。神交者唯王戎、山濤等,為竹林七賢而已。性巧絕,與向秀共鍛於柳樹下。鍾會,貴公子也,往訪之。康不禮焉。會構禍康於文帝,時年四十。(見《晉書》。《獅子擊象圖》、《巢由圖》傳於代)溫嶠,字太真,太原祁人。秀朗有才鑒,善畫。明帝時官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年四十二。贈侍中大將軍,追封始安公。諡曰武。(見孫暢之《述畫記》、《晉史》)謝岩、曹龍、丁遠、楊惠、江思遠,已上五人,兼見孫暢之《畫記》。思遠,陳留圉人。有孝行高節,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儒林參軍。其他辟召,皆不就。年四十九.王濛,字仲祖,晉陽人。放誕不羈,書比庾翼,丹青甚妙。頗希高達,常往驢肆家畫轜車,自雲:"我嗜酒好肉善畫,但人有飲食、美酒、精絹,我何不往也?"特善清言,為時所重。卒時年三十九。官至司徒左長史。(《晉書》有傳,事見《中興書》)戴逵,字安道,譙郡銍人。幼有巧慧,聰悟博學。善鼓琴,工書畫。為童兒時,以白瓦屑、雞卵汁和溲作小碑子,為鄭玄碑,時稱詞美書精,器度巧絕。其畫古人山水極妙。十餘歲時,於瓦棺寺中畫。王長史見之雲:"此兒非獨能畫,終享大名。吾恨不得見其盛時。"逵嚐就範宣學,範見逵畫,以為亡用之事,不宜虛勞心思。逵乃與宣畫《南都賦》。範觀畢,嗟歎甚,以為有益,乃亦學畫。逵既巧思,又善鑄佛像及雕刻。曾造無量壽木像,高丈六,並菩薩。逵以古製樸拙,至於開敬,不足動心。乃潛坐帷中,密聽眾論。所聽褒貶,輒加詳研,積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陰靈寶寺郤超觀而禮之,撮香暫曰雲雲既而手中香勃然煙上,極目雲際,前後徵拜,終不起,太元二十一年也(見《晉書》及《宋書》及逵別傳、徐廣《晉記》、《會稽記》、郭子、劉義慶《世說》宋朝臨川王《冥驗記》,此像今在越州嘉祥寺,今亦有逵手鑄銅佛並二菩薩,在故洛陽城白馬寺。隋文帝自荊南興皇寺取來)。謝雲:"情韻綿密,風趣巧拔。善圖賢聖,百工所範。荀衛之後,實稱領袖。"劉義慶雲:"戴公從東出,謝太傅往見之。謝本輕戴,見之但論琴書而已。戴亡咎色,而說琴畫愈妙。謝知其量。"又戴安道中年畫行像甚精妙,庾道秀看之,語戴雲:"神猶太俗,蓋卿世情未盡耳!"戴雲:"惟務光當免卿此語耳。"(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鼓琴、服蒲薤根,湯將伐桀,謀於光,光曰:"非吾事也。"湯曰:"伊尹何如?"光曰:"強力忍詬,不知其他。"湯克桀,以天下讓於光,光曰:"吾聞亡道之世,不踐其上。況讓我乎?"負石自沉於瀘水。見《列仙傳》。戴逵畫有《阿穀處女圖》、《孫綽高士像》、《胡人弄猿圖》、《濠梁圖》、《董威輂詩圖》、《孔子弟子圖》、《金人銘》、《三馬伯樂圖》、《三牛圖》、《尚子平》、《白畫嵇阮像》、《稽阮十九首詩圖》、《五大羅漢圖》、《名馬圖》、《漁父圖》、《鄰子圖》、《吳中溪山邑居圖》、《杜征南人物圖》,並傳前代)逵子勃(下品),有父風。孫暢之雲:"山水勝顧"。晉義熙初以散騎郎征不至。(見《宋書》。有《曹長孺像》、《三馬圖》、《九州名山圖》、《秦皇東遊圖》、《朝陽穀神圖》、《風雲水月圖》,已上並傳於前代)勃弟顒,字仲若,巧思亦逵之流。一門隱遁,高風振於晉宋,傳父之琴書丹青,凡所徵辟,並不起,宋太子鑄丈六金像於瓦棺寺,像成而恨麵瘦。工人不能理,乃迎顒問之。曰:"非麵瘦,乃臂胛肥。"既鋁(音慮)減臂胛,像乃相稱。時人服其精思。年六十四。(見《宋書·隱逸傳》及王智深《末記》)彥遠曰:漢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長丈六,黃金色。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國優瑱玉畫釋迦像,仍命工人圖於南宮清涼台及顯節陵上。以形製古樸,未足瞻敬,阿育王像至今亦有存者可見矣。後晉明帝衛協皆善畫像,未盡其妙。洎戴氏父子,皆善丹青,又崇釋氏,範金賦采,動有楷模。至如安道潛思於帳內,仲若憑知其臂胛,何天機神巧也。其後北齊曹仲達、梁朝張僧繇、唐朝吳道玄、周昉,各有損益。聖賢盼響,有足動人。瓔珞天衣,創意各異。至今刻畫之家,列其模範,曰曹、曰張、曰吳、曰周,斯萬古不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