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善用讚美,一開口就討人喜歡(1 / 3)

送一份意料之外的驚喜

好聽話也許人人都會說,但能否說到心坎上就未知了。在誇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技巧,如果能誇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將是最高超的恭維之詞了。最完美的讚美,往往是那些出其不意、意料之外的讚美。隻有出其不意的讚美之詞,才能起到出奇製勝的作用。

如果你讚美一個人身上原本就廣為人知的大眾優點,那對他來說顯得無足輕重,因為很多人都那麼說過。但是,如果你能發現一個人身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出眾之處,並當眾講出來,那對他來說無異於一份大大的驚喜。

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創始人伊斯曼,捐贈巨款在羅徹斯特建造一座音樂堂、一座紀念館和一座戲院。為承接這批建築物內的座椅,許多製造商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是,找伊斯曼談生意的商人無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一無所獲。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優美座位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來會見伊斯曼,希望能夠得到這筆價值9萬美元的生意。

伊斯曼的秘書在引見亞當森前,就對亞當森說:“我知道您急於得到這批訂貨,但我現在可以告訴您,如果您占用了伊斯曼先生5分鍾以上的時間,您就完了。他是一個很嚴厲的大忙人,所以您進去後要快快地講。”亞當森微笑著點頭稱是。

亞當森被引進伊斯曼的辦公室後,看見伊斯曼正埋頭於桌上的一堆文件,於是靜靜地站在那裏仔細地打量起這間辦公室來。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起頭來,發現了亞當森,便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秘書為亞當森作了簡單的介紹後,便退了出去。這時,亞當森沒有談生意,而是說:“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時候,我仔細地觀察了您這間辦公室。我本人長期從事室內的木工裝修,但從來沒見過裝修得這麼精致的辦公室。”

伊期曼回答說:“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記了的事情。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喜歡極了。但是後來一忙,一連幾個星期我都沒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房間。”

亞當森走到牆邊,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說:“我,想這是英國橡木,是不是?意大利的橡木質地不是這樣的。”

“是的,”伊斯曼高興地站起身來回答說,“那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專門研究室內橡木的朋友專程去英國為我訂的貨。”

伊斯曼心情極好,便帶著亞當森仔細地參觀起辦公室來了。他把辦公室內所有的裝飾一件件向亞當森作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又從比例扯到顏色,從手藝談到價格,然後又詳細介紹了他設計的經過。

此時,亞當森微笑著聆聽,饒有興致。他看到伊斯曼談興正濃,便好奇地詢問起他的經曆。伊斯曼便向他講述了自己苦難的青少年時代的生活,母子倆如何在貧困中掙紮的情景,自己發明柯達相機的經過,以及自己打算為社會所作的巨額的捐贈……亞當森由衷地讚揚他的功德心。

本來秘書警告過亞當森,談話不要超過5分鍾。結果,亞當森和伊斯曼談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一直談到中午。最後伊斯曼對亞當森說:“上次我在日本買了幾張椅子,放在我家的走廊裏,由於日曬,都脫了漆。昨天我上街買了油漆,打算由我自己把它們重新油好。您有興趣看看我的油漆表演嗎?好了,到我家裏和我一起吃午飯,再看看我的手藝。”

午飯以後,伊斯曼便動手,把椅子一一漆好,並深感自豪。直到亞當森告別的時候,兩人都未談及生意。最後,亞當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訂單,而且和伊斯曼結下了終身的友誼。

為什麼伊斯曼把這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而沒給別人?這與亞當森的說話技巧很有關係。如果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十有八九要被趕出來。亞當森成功的訣竅,就在於他了解談判對象。他從伊斯曼的辦公室入手,巧妙地讚揚了伊斯曼的成就,談得更多的是伊斯曼的得意之事,這樣,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把他視為知己。這筆生意當然非亞當森莫屬了。

如果你善於發現美,能從一個人身上找到別人未找到的亮點,那你百分之百會擁有一個愉快的對話,並獲得對方的好感。想讓一個人喜歡跟你對話,就要讓他時時處在驚喜的包圍中,不時將意料之外的讚美送給他。隻有讓他感覺下一秒永遠不可預知,而且滿是驚喜,他才會真的對你印象深刻。

“大家都這麼認為”

其實,抬高別人也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借別人的話來讚美他。這樣一來,對方的高帽子戴得很舒服,你的對話目的也輕易實現了。

錢雲娟正打算要說服他的上司。可是,那是一位非常頑固的女上司,盡管她已經說盡好話,但就是一直未果。後來,她準備聽從前輩的建議,借別人或名人的話來捧上司,讓她先放下防備心。

又到了午休的時候,錢雲娟正和同事們在辦公室裏聊天,這時上司剛巧經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啊!小娟抓住了這個機會,她對經理說:“經理,前些日子我們代理商的經理稱讚你呢,說貴公司的王經理眼光真不錯,似乎相當信賴您。”

經理露出了微笑,態度也明顯軟化了一些,愉快的跟大家閑聊了幾句。眼見時機到了,小娟趕緊切入正題:“其實,關於機場投標這個案子,我們大家都覺得應該要做下去,您應該也會讚成吧!”

這時,同事們的眼光全部集中在王經理身上,營造出一種“我們跟她有著同樣的想法”的氣氛。在大家的感召下,心情不錯的經理不假思索地答應了這項提議。

人們對背後的言語是敏感的,背後的話,對我們的影響力更大。人們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想知道自己並不知道的自我真實麵吧!這是因為,周圍的聲音是最客觀的了,所以,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

如果你去對一位剛剛認識的人大說恭維的話,相信他是不會認為自己真的那麼好,這個時候你千萬別太主觀地對他說:“你長得真帥!”而應該說:“聽朋友說過你高高帥帥的,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或者:“早就聽人說你們單位今年招了一位非常帥氣的男孩,原來就是你啊!而且比想象的更迷人。”

像這樣客觀一點地對他說,他反而更容易接受。而且,他會因此對你的印象特別深刻。如果你僅僅是強調個人的看法,他是不會相信的。要使對方認為你說的是真實的,那必須在客觀中包含著主觀,如此,才不會懷疑你是在假恭維。

對大多數人來說,與其把你對他的讚美之詞說上一百次,還不如加上一句“大家都這麼認為”更為有用,因為人們天生就有讓別人也認同的願望。

高瞻遠矚的讚美更上檔次

讚美他人時,不僅要符合眼前的實際,而且要高瞻遠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提升你讚美的高度,經得起推敲和時間的考驗。這是一位高超的讚美者應有的水平。

在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之前,一定要慎用讚美,要知道問題往往出現在最後關頭。

“功虧一簣”,並非偶然有之。有的人就不那麼想,看到事情進展順利,就開始樂觀地預測,估計到十有八九成功,就禁不住內心的喜悅和衝動,大加讚歎。並順口誇道:“對於某某我高度欣賞,這事對他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不信就走著瞧吧,他肯定幹得很漂亮!”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旦你盛讚的某某失敗了,豈不貽笑大方?連你也會成為他人取笑的把柄。我想,聰敏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留下話柄。

秦始皇滅掉三晉,數次打敗楚國後,就想侵占楚國。他先征詢李信的意見:“我想占領楚國,將軍考慮用多少人馬才夠呢?”李信血氣方剛,頗為自信地說:“最多不過20萬人。”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道:“非要60萬不可。”秦始皇聽後,對王翦很有看法,於是道:“王將軍老了,何以如此怯弱?李將軍果敢壯勇,他說的對呀。”秦始皇沒有對敵我力量此消彼長的複雜形勢作出準確的預測,輕信李信的估計,認為以最少的兵力占領楚國最好不過,盲目地讚美李信,遠沒有王翦知彼知己,深謀遠略。結果,王翦見秦始皇讚賞李信,否定自己,便稱病還鄉,歸老家頻陽。李信進攻楚國時,在城外被楚軍打得大敗而逃。秦始皇惱羞成怒,後悔當初失言便親躬王翦老家頻陽致歉,道:“我沒有采納將軍的計策,李信果然使我軍蒙受了恥辱。”後來,秦始皇派王翦率60萬大軍用了一年時間就占領了楚國全境。

秦始皇犯了很多人經常會犯的錯誤,在事情還沒有做成之前就盲目地讚美別人,缺乏遠見,暴露了自己判斷力方麵的弱點。

讚美他人時,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缺乏前瞻性的讚美及可能讓你陷入被動。讚美他人時也切莫把話說絕,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不要一發現別人的優點或長處就讚美,須“三思而後讚”,把眼光放長些。人迫於某種壓力或某種需求,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如果讚美人時僅限於就事論事,極易犯目光短淺的錯誤。

遠見卓識還要求顧大體,識大局,不要因一己之讚刺傷他人。尤其是在單位裏,同事之間的利益衝突較嚴重,大家都對成績、進步、收獲、優點、長處等方麵問題很敏感。如果你讚揚其中一個人,“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就會引起其他人反感。一所大學對學校的老師控製很嚴,有進無出,隻要你進了這個學校工作就不會放你走。很多老師千方百計想調動都被卡住。其中有位李老師為了自己的前途最後放棄了工作關係,隻身到北京“打工”,在全校反映強烈。有人稱讚李老師說:“現在是誰有本事誰走,誰沒本事誰窩囊。李老師就是比別人強,說走就走,誰也攔不住。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成大事。”這句話傳出去後,從領導到同事對他都很反感,一句讚美,大犯眾怒。沒水平的讚美不僅收不到讚美之效,反使自己名譽掃地。

前車之鑒一定要慎重的總結,隻有具有遠見卓識,才能使你的讚美上品位上檔次。

多在背後讚美他人的好

大家都很清楚背後說人閑話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被說之人一旦知道便會火冒三丈,輕則與其絕交,重則找其當麵算賬。因此,人們都引此為戒,唯恐犯背後說他人閑話的忌諱。但是,背後說人優點,卻有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