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漢語方言各有各的特色,多以群眾口頭流傳的方式傳播,生動活潑,地方色彩濃重。這種存在方式說明了漢語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說明了漢語方言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語言、文化的發展亦成融合之勢,這是文化繁榮的標誌,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當今社會,方言已經不再是僅屬於某一特定區域所獨用、獨有的語言,而是具有了在更大範圍內公用、共有的趨勢。這種語言的公有、共用趨勢和特色將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明顯。

近年來,東北話隨著東北文化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如《男婦女主任》《喜蓮》《闖關東》《聖水湖畔》《插樹嶺》《劉老根》《馬大帥》《東北一家人》《笑笑茶樓》《鄉村愛情》等的熱播走進千家萬戶;隨著趙本山、範偉、高秀敏、潘長江、鞏漢林、小沈陽等人的喜劇小品,如《昨天·今天·明天》《賣拐》《賣車》《小崔說事》《不差錢》《策劃》《過河》的演出而為人們所喜愛,引起觀眾濃厚的興趣。東北方言的生動、幽默、火辣讓億萬觀眾著迷,其魅力、親和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東北話的特點是生動、形象、直白、幽默,極富想象力,極具表現力。這與東北人的豪爽豁達、淳厚樸實、強悍樂觀的性格相一致。走進“東北話”的世界,那濃濃的生活氣息,那黑土地原汁原味的幽默,那誇張直白的表達方式,就會使緊張忙碌的人們在開懷一笑中得到放鬆,消除煩惱。這是人們喜歡東北話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北話的魅力在於詞彙的豐富及其具有的想象力和衝擊力。東北話表意豐富,例如,同是表示“非常”“很”的程度,有“賊蓋”“賊斃”,都是“非常好”的意思;表示好的程度的,有“鋼鋼地”“梆梆的”,都是“沒比的”的意思。這些詞語繪聲繪色,繪形繪意,加上他們“高門大嗓”“直來直去”的表達方式,盡顯東北人的粗獷豪爽,盡展東北人的真誠質樸。

東北話的魅力還在於詞語的誇張和幽默,自然而不加修飾。例如:“一腳踢不著幾個錢”,形容錢少;“一袋煙工夫”,形容時間短;“一溜十三招兒”,形容很費力;“一屁倆謊”,形容人愛說假話。這些話直白,極富感染力。再有,東北話中很多俗語、俚語、熟語,表意非常生動形象。例如:“打暗兒上”,是說暗地裏;“打八刀”是說離婚;“打不開點兒”,是說很忙;“打鼻子”,是說氣味嗆人;“打啞巴禪”,是說故作聽不清。這些極富生活化、平常化的語言,如同鄰家父子、母女平日裏的對話,那麼親切,那麼樸實,讓人過目不忘,過耳不忘,給人一種真實感。

東北話的魅力也在於詞語的“多意性”,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釋義。例如:“出菜”,不是指吃飯、宴請時做菜,而是出成果的意思;“出門子”,不是走出家門,而是出嫁的意思;“出血”,不是受傷流血,而是舍得、付出代價。又如:“四脖子”,不是說有四個脖子,而是形容滿脖子、脖子四周;“四腳落地”,不是指手腳落地,而是指某件事情有了結果;“四五六”,不是說數字,而是泛指知識、道理。再如:東北話中常見的“整”,就有吃、喝、修理、打掃、播放、拍照、說話等多種含義、釋解。也正因為東北話的這種多意性,使它更具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神秘感,讓人有了探索這種奧秘的興致、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