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到好一會兒就在說話間他們已經到家了。
家,並不富裕。
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茅舍,用黃色的黃泥巴築城的牆壁,四周環有竹欄,立在眼前的是一個更為簡陋的木門,木門並沒有上鎖,晃眼間還能看到屋後還有一塊被經營的幹幹淨淨的菜園,綠油油的長得好茂盛。
看到這裏先生雙眼再次飽含淚水,這是方山明第二次看見他那麼惆悵的表情,第一次便是看見精武門的時候。
方山明很好奇,就問道:“先生,你看到破舊的茅屋都要掉淚的嗎!!!!”他這才緩過神來,不能在他的麵前現出懦弱的一麵,即便自己看起來是多麼強悍!
整理了自己的心情之後就說:“到家了,進去吧!”。
方山明在美國的家也是和這差不多的,所以並沒有絲毫的嫌棄。
隻是推開門進屋的時候又是有些驚呆了,雖然屋子外表簡陋無比,但是裏麵確實熠熠生輝,隻用一根蠟燭就可以將整個屋子照得明明晃晃的。
方山明也是滿臉的驚奇,雖然自己在美國的家逼著大兩三倍,但那是航髒不堪的,要是外人進屋恐怕連一個坐的地兒都沒有。
與自己相比這間小小的屋子確實令人愉悅,幹淨整齊不說,還飄著一股淡淡的香味,在他心裏早已認為這家屋子的主人肯定是一個會享受生活的人。
方山明看得出來,先生對這屋子的一切的都充滿了感情,隻是不願表達。
推開門後似乎回到了十多年前兒時的回憶。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婆婆正坐在搖椅上,頭發蒼白駝背顯得很厲害,雙手拄著拐杖好像正在思索著什麼,又像是在牽掛著什麼,她背對著大門,聽到有人推開門進來時慢慢轉過身來,看到臉上確是滿麵榮光。
正如方山明想的那樣,老婆婆生活的很好。
老婆婆有點驚訝看著兩個陌生人闖進自己家門有點不知所措。
可是先生卻控製不住自己的雙膝慢慢滴跪了下去,深情地喊了一聲:“娘,兒子回來了!”
老婆婆有些吃驚,蹣跚地拄著拐杖從搖椅上慢慢向他走近,卻說:“先生,你找錯人了,我的兒早就死了!”
老婆婆自從他們兩兄弟走後一直孤苦伶仃,但平時的生活還算的上是過得去,因為這也算是陳江和陳真給她積福積德吧,那就是有一個善良的姑娘一直十幾年如一日的照顧她,就像是自己的娘親一樣對待,沒有絲毫的怨言,隻是這些陳江都是不知道。
要是陳真全下有知一定會暗中庇佑著那個女孩,等待著有一天他們陳家報恩的時候,隻是時間過於太長。
時光太過於殘酷。
不會給人留下以機會,從不會等待任何人,就像是自己的兒子陳真離開的哪一天一樣,老太太沒有機會看見自己親生兒子最後的一麵,那是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上天沒有給予她任何的憐憫,之後得日子還是苦苦等待。
等到什麼時候客沒有人知道,沒有誰會告訴她,思念就成了一種憔悴,那是自己的骨肉,誰人不會心痛。
直到今天那個人終於回來了,可是,還是害怕,因為自己真的已經認不出來曾經那個歡天喜地的孩童,還好,老人家是不會變得太多的,有的隻是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