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職場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的心態與交往的技巧都是不可或缺的。人際關係是以感情維係的,而形成深厚的感情,必然少不得獨特引人的交往手段和拉近並保持融洽關係的相處藝術。有了這些作保證,你就會成為職場中受人歡迎的人。
1.以尊重與讚美搞好職場人際關係
在職場中能把複雜的人際關係變得簡單的最大秘訣是:尊重對方,嚴於律己。我們一般容易對自己寬容而對他人嚴格,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卻專挑別人的毛病。同樣,在公司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因此,如果能用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會減少很多人際關係的糾紛。
尊重對方,最重要的就是恰當地使用讚美的語言。但是胡亂地使用奉承的語言並不是讚美,你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千萬不要誤解。
讚美和奉承是截然不同的。讚美是發現並承認實際存在的優點,是誠心的,讓人高興的;奉承則是誇大或編造優點,是虛假的,令人生厭的。說一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話,別人會立即明白那不過是奉承而已,反而會使對方產生反感。因此,使用真正佩服對方的讚美語言是最重要的,切忌阿諛奉承。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人類最大的欲求就是想得到他人的認可。讚揚的話正好可以滿足這種心理欲求。因此,作為新進人員,你要積極地發現同事的優點和長處,並真誠地用語言坦率地表達出來,而非刻意去奉承。這樣對方就會敏感地體察到你的心情,你們之間的人際關係也會因此向更和諧融洽的方向發展。
在讚美別人時,你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尋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
也許你在心裏認為某位同事真是好極了,很棒,很漂亮,卻又始終說不出口。也許你認為,“即使不說,他也會知道吧”。但實際卻是,無論你在心裏怎麼想,隻要沒用言語表達出來,你的心情就永遠也不會傳達給對方。
因為並不是說些阿諛奉承的話,而是發自內心地要讚揚對方,所以你應該真誠地說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心情。發自內心的讚揚是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基礎。
如果你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和短處,就算你勉強說一些讚揚他的話,他也會感覺到並因此而不愉快。在讚揚之前,要先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看法,尋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
正如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樣,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因此,優點和缺點也往往是相對的。比如,過於神經質而斤斤計較的人,換一種角度來說也可以是能注意到細節的細心人;馬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換種角度來說也可以是不拘小節而心胸寬廣的人。可見,隨著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缺點也可以變成優點的。
同那些與你性格相投的人相處,你當然容易在交往中看到他們的優點。但是,對於那些自己不喜歡或性格不合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缺點了,這些都是受了自己看法和觀點的影響。你如果能冷靜地看別人,那些你原本認為是缺點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優點。
(2)及時地予以讚美
積極發現同事的優點和長處,及時加以讚美是你搞好人際關係的開始。比如在乘電梯的時候,你發現一位同事的領帶非常高雅別致,這時如果能真誠地讚揚說:“您係的領帶真漂亮!”對方就會很高興,也許會因此而與你談得非常投機,說不定會對你說:“下班後我們一起去喝一杯怎麼樣?”
讚美的要領是要及時,在工作中尤其如此。比如當你與同事合作處理一份文件時,他的那部分完成得比自己要快得多並且很出色,你在文件處理完成後要馬上讚揚他說:“你真行,與你合作我真是很高興。”這句簡單的話對同事來說,是極大的鼓舞。
沒有必要擔心讚美別人會變成是討好別人,也沒有必要刻意地隨時隨地讚揚別人。你隻需要在與他人相處時,用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態度相處,在別人具備自己所沒有的出色之處時,要能真誠而坦率地對其進行讚美就可以了。
讚美不但可以使你避免人際關係糾紛,並且會使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要能經常性地讚揚其他同事,對方的心情一定會很愉快,進而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良好的條件。
2.少說多聽有利於融洽人際關係
注意聽別人的談話是在職場中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秘訣之一。
人們的交談是按一定的順序進行的,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什麼時候說就什麼時候說的。與人交談時,你得和對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談話順利地進行下去。
與同事在一起交談時,你不能隻是說有關自己的話題,這樣的談話就成了“我……我……”的類型。這種談話總是圍繞著自己的生活,開始時同事也許還會有興趣聽,時間久了他們便會失去興趣,並開始畏懼你的喋喋不休的“我……”了。同事們甚至會躲著你,而最終你也會從人際關係圈中被排擠出來。
與總是談自己話題的人相反,有的人能認真傾聽別的人談話。他們經常用這樣一些話來附和“噢,是那樣啊”、“那可是個有趣的話題”,並適時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和這種人交談會使人熱情高漲,交談結束之後會有一種愉快的心情,因為他能認真地聽你說你想要說的話題。
那麼,怎樣做才是“會聽”的人呢?你應做到以下幾點:
(1)把話聽到最後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無論你和同事談的是日常工作內容或是委托你做事,談話的主題都會在句末進行肯定或否定,因此不把話聽到最後就不能知道對方的真正意思。
說話的方式因人而異,也許有的同事習慣說話先說結論,之後再敘述出這個結論的理由。就算是如此,你也不能聽到結論就打斷對方的話說:“我知道了,那麼……”因為即使對方的結論和自己的判斷相同,事情的經過也可能不同。而若過程不同,一旦其他條件發生改變,你們的結論也會隨之各異。
更多的人都會按照先說理由,再說結論的說話方式進行,如果你一心想快點兒聽到結論而無心聽理由,你會得罪很多人的。
因此,不管你的同事是先給結論後講理由,還是先講理由後給結論,你都要把話聽到最後。而且不管是話的開頭、中間還是結尾,你全都要認認真真地聽。
(2)不隨意推測
在與同事說話時,不要隻聽到一半就裝出自己已經明白了的樣子。另外,在不能真正明白對方想說什麼的時候,不能不耐煩地打斷對方說:“你是不是想說這個……”
你一定也有過說話時不能把心裏想的話很好地說出來的時候,所以,不要讓你的同事有這種尷尬的情景。
就算有時候對方說出來會比較抽象,讓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說些什麼,這時你也不要隨便自己推斷、打斷對方。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是非常重要的。
(3)表現出認真聽的態度
在與同事說話時要一邊聽一邊點頭或隨聲附和幾句,要讓對方看到你在認真地聽他說話,這是“會聽”的一個秘訣。
每個說話的人都是一邊看著聽者的表情,一邊適時地改變話題或提高聲音,想讓聽者理解自己的主張和看法。因此,如果表現出認真聽的態度和言行,說話的人會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此外,在聽同事說話時,要盡量使自己眼睛的視線與對方的眼睛保持協調。若同事抬起頭來看你,你也要抬起頭看他;若他站起來走動說話,你的眼睛也要跟著他。
(4)適當做好記錄
當同事與你談論工作上的事情時,尤其是你的前輩在向你交代工作時,你必須事先在桌子上或隨身帶個筆記本備用。因為當工作內容特別長或情況比較複雜時,如果隻是聽,你絕對不會詳細地全部記住。尤其是在談話內容中出現數字時,你更是要記錄下來。
把事情記錄下來會使你避免重複發問,也為你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做好了準備。同時,也會給別人簡潔、幹練的辦事印象。
做記錄時你應在“簡明”、“迅速”上下工夫,因為是給你自己看的,所以沒有必要工工整整、一字不差地記錄。總之,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適當地做好記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