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從零開始(2 / 3)

陳興苦笑:“我沒有一整天的時間,什麼生物學人類學的革命風暴也不感興趣……”

他問:“既然萬妮絲無法溝通,那我隻剩一個問題,依您判斷,是否可以降低萬妮絲的警戒力度?”

袁斯飛微微歎氣,為不能引起他的共鳴而遺憾,然後沒好氣地說:“當然,我早就恨不得親手去觸摸她了!現在這樣子,根本作不了細致的分析。至於委員會擔心萬妮絲蘇醒後的事情,那毫無意義!真以為鉛板就能隔絕心靈控製那種異能?委員會不過是安慰我們而已,我們假裝安心,也是在安慰委員會。”

女院長說話刻薄,但對未知事物的接受能力卻很強,並且對待萬妮絲的態度完全是科學家的角度,讓陳興對萬妮絲小組的工作放下心來。這個人選還是楊璃提的,袁斯飛算得上楊璃的半個導師。

袁斯飛講起了條件:“除了警戒力度,人手不足也很影響研究進度,楊璃為什麼不來萬妮絲小組?”

陳興隻能敷衍以對,委員會……直白說就是王英琪原本想讓楊璃領導萬妮絲小組,畢竟是她的老師,而且跟陳興關係非同一般。但楊璃推脫了,抬出袁斯飛來頂替,說手頭上還有緊急項目,估計還抱著那顆缸中之腦不放。

袁斯飛歎氣:“真是可惜了,萬妮絲的最大奧秘應該就在大腦裏……”

走出醫療中心,陳興既欣慰又失望。

欣慰的是,那個TOV超維體是真的被趕了出去,而不是在那具完美的外星女性軀體裏留下了什麼麻煩。

失望的是,想要在“俘虜”身上獲得更多關於TOV,關於希望阿爾法何去何從的信息,也變得不可能了,這原本是委員會的救命稻草。

王英琪的“未來家園”宣言完全是空口白話,卻真的安定了人心。這個大坑要怎麼填,就是稍後建立起來的正式的聯合管理機構的職責了。

為了避開國家、民族、種族等等地球時代各種因素和傳統的幹擾,這個機構的名稱很不正式,就叫希望阿爾法管理委員會。

委員會就是中方的東海臨時管理委員會跟美國企業號航母編隊,外加東海外籍難民代表拚湊起來的,設有執行委員和普通委員兩級。王英琪推辭了主席、委員長之類的頭銜,隻任“首席執行委員”。

執行委員裏,中方目前有王英琪、唐銘德、何循、顧天山和汪漣、徐蘇薇六人,汪漣是東海港務局的調度司司長,徐蘇薇是一家船運公司的董事長,兩人在為希望阿爾法組織運輸人員物資的工作裏建立了威信,之前是王雅很倚重的助手。

美方和外籍人士除了康斯坦丁和坎達之外,還有曾經擔任過美國駐某國領事館參讚的哈斯林-加文作為美籍平民代表,以及外籍難民代表,曾在中日友好協會裏當過秘書的植田森。

十名執委之下的普通委員,將軍政、技術和工程等各方的重要人物一網打盡,包括費興甲、陳興、唐瑋、劉子鳴、胡威、許凡傑等中方人員,以及克萊恩、網絡中心負責人鄧肯,醫療中心負責人沃森等三十多人。剛成立的宇航部天文組的負責人魯鳴,以及萬妮絲小組負責人袁斯飛都名列其中。

這個集議政決策、事務執行乃至審裁三權於一身的委員會,讓老外很不適應,而普通委員裏,實際又分出負責具體固定事務的名義委員,以及陳興這種代表委員會當萬金油的特派委員,更讓所有老外腹誹不已。但希望阿爾法萬事待起頭,也隻能靠這種三位一體的權力機構推動工作,有什麼想法和不滿,也隻能吞在肚子裏。

陳興踏上通向頂層工程艦橋的電梯,步話機響了,是王英琪。

向王英琪通報了萬妮絲小組的情況後,王英琪鬆了口氣:“那就削減警戒力度吧,對工程部和保衛部來說可是好消息,他們正為三分之一的資源都預留在這事上惱火呢,OVER……”

希望阿爾法的通訊係統並不完善,都是固定的崗位對崗位,移動通訊隻能用步話機,這種情況陳興倒很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