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的暑假我準備留校寫畢業論文了。除在圖書館借些資料翻閱外,有時到花溪公園看書、遊泳。本班的丁學智和別班的徐善君都喜歡畫畫,我也喜歡,但從未學過。小學、初中都沒有美術教師,高中是選修課,我毫無基礎,就沒選修。他們每次畫畫,我從始至終注意著,無論是畫山水、花鳥或人物,每一過程——鉤輪廓、改正、著色……等,然後把他們畫的作品,如法臨摹。畫完之後,別人幾乎分不清那張是我畫的,他倆也讚歎我畫的不錯。以後隻要有機會我就學畫。一次還和他倆到半邊山碧雲窩寫生,我畫了一幅“秋收後的田野”,保留到解放後,遭冤案才失掉。
教育部規定大學四年級學生,按所學專業可到有關的廣場、機關……等參觀,費用可以報銷。我造好本班同學名冊到總務處會計組領下經費。常伯明同學提議,把經費分到個人(和他的對象去玩),我不允許,許多同學都反對分到個人。
大概在四月中旬的一天,我們決定到貴陽參觀《貴州省農業改進所》、省立農業高中。當時沒有農場等機構可供參觀學習。我提議選幾個同學出來幫助辦事,選丁學智、陳玉泉負責事務,頭天就到車站把汽車包了,因每天隻一兩部汽車來往貴陽。我們住宿社會服務處的集體房間。謝維新羊呤韻兩個女同學住小房間。
活動程序:先到中國攝影社全班合影,我隻注意同學們應怎樣排列,沒考慮自己站哪裏,不料大家都站好後,曾慶仁同學早就留好給我的座位,在前排正中空椅,兩個女同學的中間,我不得不坐下。(可惜這張照片被王有昌失掉了!)
攝影後,常伯明同學主動請大家吃棒糖,表示他曾提議把經費分到個人的歉意。負責事務的同學已在“味林”餐廳定了三桌席,我們按時會餐。兩個女同學來向我敬酒,我陪飲半杯,因我酒量淺。接著每個同學都先後來敬酒,不陪吧,理由說不去,陪吧,幾十個同學,我怎應付得了?不得不陪每人一小口,結果我醉了,迷睡在沙發上,有兩個同學酒後吵架把我驚醒。
晚上到群星電影院看《思凡》,內容是描述修道女的孤寂生涯。結尾鏡頭是滿地的荷花,綠葉上有晶瑩的水珠滾動,兩句詩:“荷葉春帶雨,如送斷腸人。”接著去貴陽大戲院看電影《神鷹太保》後,回社會服務處,正在舉行音樂晚會,順便欣賞一會便睡覺了。
第二天早晨,包了六部馬車(當時尚無公共汽車)出大南門浩浩蕩蕩地到油炸街省弄改所(事先已有函達要參觀的兩個單位),我和趙國華同學(冊亨國大代表)先進去會見所長楊汝南。他引我們大家一一參觀,介紹各種農作物的栽培試驗,又介紹該所的曆史、組織、科研現狀和前景。隨後參觀省立農校,照例我倆先進校會見校長鄭陪澤,他領我們全體參觀該校的各項教學設施及建校以來的進展概況。
第三天上午個人自由活動,購物、會友,約定12點鍾在河濱公園喝茶坐一陣,乘汽車回校了,僅僅意味著是一次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