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夢第一次來到這座北方縣城,卻好像早已熟悉這裏的一切。這山、這水、這街道、這殘留的古城牆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她確實第一次來到這裏,那是在哪裏見過呢,莫非在夢裏。曉夢想或許因為這是她的祖輩們曾生活過的地方吧,血脈相傳,所以覺得親切,而且這裏還有幾間老屋,和她並不親熱的叔叔一家人。
從很小的時候,祖母就跟她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親年少時就離家闖蕩,祖父、祖母和叔叔原來一直留在這裏生活。聽說是因為祖父去世後,叔叔嬸嬸對祖母不好,父親就把祖母接出來了。這此後十幾年,父親曾陪祖母回來過幾次祭拜祖墳,可是因為曉夢的學業緊,她又是女孩子,都沒有帶她來。她的叔叔嬸嬸也去過她家幾次,每次去就是哭窮,走的時候都是大包小裹的,所以曉夢跟他們也不算太親熱。這次來是因為祖母的遺願,祖母雖然離開老家十幾年,去世時,卻叮囑父親一定要把她葬在老家的祖墳裏。父親本已經買好了公墓,但是因為是母親的遺願,一定要遵守,所以不遠千裏回來安葬祖母。這時曉夢已經考上了大學,學業也不似從前那樣繁重,於情於理都應該跟著回老家。
來到縣城後,她隨父親到祖母曾經住過的老屋看看,叔叔嬸嬸用警惕的目光看著他們,因為這間老屋是祖父祖母留下的,他們怕父親來分遺產。父親早看出了他們的心思,開門見山地說隻是來看看老房子,房子和裏麵的一切都給叔叔嬸嬸,叔叔嬸嬸的臉上才又現出些熱情的神色。
曉夢記得祖母曾告訴過她,她們家祖輩曾是這縣城裏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現在縣城火車站附近的一眼望不到頭的一大片地都曾是她們家的,而這縣城裏當時的陳家更是了不得,當家人中過舉人,後來還在政府裏任過要職,聲名顯赫。據說兩家人祖輩還定過親,後來不知為什麼成了仇家,不再往來。
曉夢小時候常常聽著祖母講這些遙遠的故事,想象著當時的場景,然後進入夢鄉。如今親身到了這裏,覺得這裏仿佛古韻猶存,還有當時的味道。她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聽見父親喊她,她趕緊跑過去,看到父親手上拿著一些有些年頭的繡像要給她看,說:“你看以前的人手多巧,繡的人物頭像色澤豔麗,栩栩如生,這些都是祖輩留下的,一直放在老屋,你叔叔嬸嬸也沒有好好保管,有些破損了。”
曉夢一一接過來看,問父親知道繡像上的人都是誰麼,有兩張父親聽祖母說過,說是曾祖父的幾房太太。突然,曉夢看到一幅男子的繡像,繡像上的男人長得十分好看,就是在現代人眼中也是絕不輸給明星的美男子,更難得的是他身上有一種儒雅氣質,又有一種無法形容的風度氣韻,這種氣度是教養良好、飽讀詩書、曆經世事、運籌帷幄的名門風采,在現代人身上是很難找到的。曉夢望著這名男子,覺得仿佛見過他,而繡像上的男人仿佛也用如夜空般深邃、如星星般明亮的眼睛看著她,曉夢居然心生愛慕,不能移開目光。父親看她入神,就湊過來看,說:“咦,這是誰呢。我見過你曾祖父的畫像,這並不是啊。而且好像也不是我們家的人。為什麼繡像會在我們家收藏呢。”曉夢問父親可以留下這幅繡像麼,父親問她留這個做什麼,曉夢謊說想留個紀念,以後一定不能常回這裏了。父親一想也很傷感,說:“留下吧,反正你叔叔嬸嬸也不會好好收藏,說不定哪天就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