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裏和總統有過同學之誼,他決定要試一試。於是,他送給總統一本書。忙於政務的總統哪有時間來看他的書,為了應付他,說了一句:“這是一本好書。”
這個回答正是傑裏想要的,他回去就製作了這樣的一條廣告:“這是一本總統先生喜歡的書,預購從速!”
不用說,沒有幾天,那批書全都賣出去了,滯銷書變成了暢銷書。
之後,傑裏又拿了另外一本書給總統送了過去。總統聽說了上次的事情後,不敢輕易給出好的評價,就說:“這書不怎麼樣。”
不過,這樣的回答也沒有難倒傑裏。傑裏回去後這樣做廣告:“這本書是總統認為最糟的一本書。”結果書又被搶光了。
第三次,傑裏照樣拿了一本書送給總統。這一次,總統沒做任何的評價。
可是,傑裏又這樣做廣告:“這本書,總統還沒有確定是好是壞,預購從速。”這批書還是被一搶而空。
傑裏實施完這個計劃之後,毫無疑問,他成了公司裏業績最好的員工,自然也就得到了更多的獎金和表揚。
這個故事乍一聽,覺得很好笑,可是,細細一想,很多創意不就是這樣,需要人們動腦子去想。
通常,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局限在常規模式下,在遇到或處理相似問題的時候,就會走常規的路線,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少走彎路,節省時間。但是,想要有所創新,那就得打破這種常規,不能陷入已往的思維模式,要有勇氣進行新的嚐試,別出心裁。現在的常規還沒有被淘汰的時候,我們就要另辟蹊徑,走出一條更新更好的道路,就能夠在常規不能適應新環境的時候,找到新的出路。技術不斷進步的計算機行業正麵臨著各種接踵而來的新挑戰,蓋茨的工作是要確保他的公司永遠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他必須要考慮到廣大的顧客的需要,創新一直是蓋茨和微軟的主旋律。
1994年,微軟把教育作為計算機發展的領域來重點考慮,並為8歲至14歲的青少年開發出增進智力發展和培養實用計算機技能的軟件包,代替了那些具有暴力和侵略行為內容的軟件。這個措施的突破在於把電腦用戶轉向一種新的產品,就是在當前這種不斷增長的暴力世界裏更容易被社會所接受的產品。當時軟件開發集中在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上,蓋茨這一突破常規的做法讓他的微軟在市場上名利雙收。
蓋茨在與IBM合作時,就具有突破常規的創新思路。就是將計算機操作係統同硬件分離,各種類型的廠商和產品也將隨之出現,當時,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想法,因為它意味著計算機技術的研發不再局限於少數工程師。甚至蓋茨本人也表示:“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想法,不僅為硬件提供了發展機會,也給軟件領域帶來了創新的可能。”
1980年,IBM為了推廣PC,決定和蓋茨合作,蓋茨在合同中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方案,即在向IBM提供操作係統的同時,又說服IBM同意微軟向其他計算機廠商提供操作係統授權。這樣,微軟在當時不僅僅擴大了操作係統的市場,同時也借助IBM機器的推廣創建了與所有公司共同使用的標準平台。
微軟公司另一位創始人艾倫表示:“蓋茨總是想著如何讓公司的產品更成功,更具市場競爭力。如果換一個人回到當初那個年代,我真不知道他是否會擁有同蓋茨一樣的遠見卓識。”
創新,在我們的工作中是多麼重要。創意的確是無限的,隻要我們肯去想,那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有什麼事情是我們無法解決的呢?一個小小的創意改變的不僅是現有的狀態,而且它給我們開辟了更加寬廣的局麵。
一個人,隻要學會了改變你的思維方向。你就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事情:要是有一件事你認為是可以做的。改變思維方向可能會增加你成功的機會。
5.思考也是成功昀關鍵
從前有一個國家,國王要找一個技術最好的木匠師傅為他做一把龍椅,為了找到最好的木匠師傅,國王決定舉行一場比賽。
聽到這個消息的國民大量湧來,都希望能得到國王的重用。到了比賽的最後,隻留下了兩名人選者,他們即將麵對明天的總決賽,由國王做主審。
第二天,總決賽開始,國王讓他們兩人每人刻一隻老鼠,看誰刻得好,就讓誰勝出。用了一天的時間,兩個木匠把老鼠刻好了。第一個木匠師傅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甚至連鼠須都會動。而第二個木匠師傅刻的就不行了,他刻的老鼠隻有三分像,在大殿上,國王把結果說出來了,第一個木匠得到了勝利。但是,第二木匠不樂意了,他說:“國王,您的評判不公平,老鼠的像與不像,應該由貓來決定,貓和老鼠是天敵,它們最能分辨老鼠了。”
國王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叫人到後宮帶幾隻貓來,讓貓來決定哪一隻更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