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所承擔的“20世紀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研究課題的學術成果之一。

“傳承發展中國書畫,弘揚傳統文化精神”是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的工作宗旨。秉此精神,課題對20世紀中國畫各主要流派的風格特點、代表人物和傳承脈絡進行了係統的梳理,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麵上加以研究總結,進一步探明、理清了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和中國畫的承變規律。

20世紀是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政治、經濟上的巨大動蕩勢必給傳統文化造成強烈衝擊。然而,作為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畫卻能積極因應時代,上承傳統,下開新變,融合中西,多元發展而流派紛呈。

在這個時期中國畫大致沿著兩條線發展:一條是堅持傳統路線,仍然循著傳統中國畫的流脈,發掘推動中國畫繼續前進的因素,融合時代的要求和個體的探索,塑造了獨特的畫風;另一條則以革新為主要訴求,借鑒和吸收西方繪畫重視造型和素描的優點,改造和發展了中國畫。課題研究和本書的編選重點考察了寫實主義在20世紀的發展。

在中國畫的這兩個路向中,我們既看到了對於傳統要素的堅持與守護,也看到了對於外來因素的吸收和對於變革創新的追求。這些都在藝術風格異彩紛呈的中國畫各個流派身上得到了具體呈現。京津畫派、海上畫派、嶺南畫派、新金陵畫派和長安畫派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各自發展,既塑造著自己的藝術風格,也繪製著中國畫在這一階段的整體風貌。

本書的編選力求從點、線、麵各個層麵呈現這種整體風貌,因此所選文章既有這幾個主要畫派的個案研究,也有畫派理論的宏觀探討;既有寫實主義的曆時考察和內在探究,也有上個世紀初社會動蕩中文化學者與美術家們的思想碰撞與冷靜思考。

本書同樣重視選文的資料性、學術性、權威性和廣泛性,為讀者提供翔實的資料、學術的視角、權威的分析和廣泛的探討是本書的重要目標。課題專家組在本書的編選過程中給予了無私而熱情的支持,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重新回顧這段曆程,厘清中國畫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考察這些畫派形成的時代和藝術條件亦能促使我們對於今天畫派林立的中國畫壇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