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蝴蝶效應(1)(1 / 1)

——你意識到這些問題了嗎?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來很偶然的成功,實際上是我們看到的表象。正是對一些小事情的處理方式,己經昭示了成功的必然。在企業管理中,問題無大小,工作無小事。既然你扮演著管理者的角色,要想提高管理水準,就不能隻重視“麵”和“線”,而忽視了“點”,“點”真正完善了,“線”和“麵”就簡單了。各事物的基本問題還是在“點”上,而你是否意識到這些潛伏著的“點”呢。

蝴蝶效應:1%的細節帶來100%的差異。

問題事典: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淪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產生“蝴蝶效應”的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係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在《新視野》刊首語有一篇“高質量才是以人為本”的文章,在談到“質量無小事,局部細微的弱點都將最終導致全局的崩潰”時,用了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那麼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蝴蝶”又存在於哪裏?應該說,我們每個人的每一次細微的工作,糾正一個小問題……這些微小的行為都和企業這個大家庭的興盛有內在的邏輯關係。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個製作糕點的小商販。在狂熱的移民潮中哈姆威也懷著掘金的心態來到了美國。但美國並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點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國出售,根本沒有多大的區別。

1904年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國即將舉行世界博覽會,他把自己的糕點工具搬到了會展地點路易斯那州。值得慶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許在會場的外麵出售他的薄餅。

他的薄餅生意實在糟糕,而和他相鄰的一位賣冰淇淋的商販的生意卻很好,一會兒就售出了許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帶來的用來裝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寬廣的哈姆威見狀,就把自己的薄餅卷成錐形,讓他盛放冰淇淋。

賣冰淇淋的商販見這個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餅,大量的錐形冰淇淋便進入顧客們的手中。

但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這種錐形的冰淇淋被顧客們看好,而且被評為世界博覽傳報真正明星。

從此,這種錐形冰淇淋開始大行於市,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發明被人們稱為“神來之筆”。有人這樣假設:如果當初沒有發現這個偶然中的細節,那麼今天我們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難說。

由於一個小問題而決定企業成敗的案例數不勝數。

日本SONY與JVC在進行錄相帶標準大戰時,雙方技術不相上下,SONY推出的錄相機還要早些;兩者的差別僅僅是JVC一盤帶是2小時,SONY一盤帶是1小時,其影響是看一部電影經常需要換一次帶。僅此小小的不便就導致SONY的錄相帶全部被淘汰。

微軟公司投人幾十億美元來改進開發每一個新版本,就是要確保多方麵的優勢,不給競爭者以可乘之機。隻要能保證產品在一比一的競爭中能夠獲勝,那麼整個市場絕對優勢就形成了,因而在一些小問題上的改進是非常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