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經營:幸福才是硬道理(下)(1 / 3)

和老公去參加他同事的婚禮,大聲稱讚新娘漂亮的同時,不忘遺憾地悄悄對他說一句:“就是新郎,沒我老公帥!”如此做的好處是,他在婚禮中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沒有喝高!

總有一天,你老公在你的甜言蜜語攻擊下,日漸成熟,說出這樣的話來:“小樣兒,別光撿好聽的說!想幹啥直說吧!”多麼幸福啊!

謊言總是被人唾棄的,然而善意的謊言卻總叫人尊重。善意的謊言還是愛情的調味劑,雖然說愛情中真誠是第一要件,但是善意的謊言在愛情中也同樣不可或缺。一場誤會,一點冷落之後的一個並不合理的善意的謊言,往往顯得十分重要。

而戀愛時一切都是美好,都是甜蜜,沒有邏輯,感性永遠戰勝理性,要的就是浪漫的感覺,要的就是噴發的激情,又或許是一種微醉的蒙矓。此時此刻又有誰會真切、理智地去計較那些甜得發麻,熱得滾燙、煽情得讓人臉紅心跳的謊言背後,有多少水分、多少不真實、多少幻想呢?

女人總是善於說謊的,不過,她們的謊言卻總是出於自己的那點兒小聰明,往往不傷害別人,隻是安慰一下自己。比如,女人在買衣服的時候,她肯定不會幹脆地說要買什麼衣服,而是一家家地逛,一家家地比較,東挑西揀,不是嫌質量不好,就是嫌款式不夠新,把人家的衣服說得一文不值。其實,這些都是謊言而已,所有的問題不過是因為這個東西太貴了。如果價錢便宜了,即使她不需要的東西,也會高興地買下來。這就是女人的購物謊言。

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會講出善意的謊言,善意的謊言必須是有目的,它要成人之美、避人之嫌、寬人之心、利人之事。有一些善意的謊言可以減少彼此的傷害,甚至拉近你們的距離。

你的男人有鼓鼓的啤酒肚嗎?你的男人有打鼾的習慣嗎?你的男人是否總是往床上一躺,就叫:“老婆,幫我洗個腳吧!”說實話,你很討厭他這樣,但你能強迫他去減肥嗎?你能有方法讓他不再打鼾嗎?看到他那麼累的樣子,你還忍心不幫他洗嗎?

所以,你選擇告訴他,你喜歡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缺點。告訴他,你喜歡他的啤酒肚,因為有了它,你把買靠背的錢都省了,告訴他,你喜歡聽他夜裏像大灰熊一樣打鼾,這樣你才感覺到安全,如果有天他出差了,你一定要把他的鼾聲錄下才能睡得著;告訴他,你喜歡幫他洗腳,這樣,你可以感覺到、觸摸到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大臭腳,你為能給他洗腳而開心。如果你愛他,就告訴他,你欣賞他的一切,他的缺點就是他的特點。

從來都不說謊的女人,同樣是不可愛的女人。這樣的女人,生活太過於嚴謹,而嚴謹不應該是女人的生活氛圍。女人的生活應該是輕鬆的,活潑的,充滿了詼諧和有趣的人生。這些都源於一些無傷大雅的謊言。

生活中常能碰到一些善意而美麗的謊言,這些謊言構成了人生的另一種風景,它豐富了人的生活情趣,和諧了人際關係,調節了人的內心世界,能使人生活愉快家庭和諧。人們之間隻要是善意的謊言,有時是可愛而浪漫,但麵對真實,有的謊言要找機會自行揭穿,決不能讓善意的謊言成為定時炸彈,把自己置身於險境之中。

無論是生活中的甜言蜜語,還是謊言,都必須以真誠為基石。無論是甜言蜜語,還是謊言,都能展現女人的可愛,是女人居家必有的本領。麵對丈夫,女人要做兩手準備,兩手都要硬,甜言蜜語不行,那就使用善意的謊言。好媳婦的必修課:讓婆婆喜歡你屋簷下有一個女人,就是“安”字;屋簷下若是有兩個女人,就難得安寧,這兩個女人就是婆婆和媳婦。結婚嫁人,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本來就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如果婆婆對她發起了哪怕一點敵對信號,敏感的她也會本能地抵抗。

人們常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但到了婆家,就變成了婆婆的敵人。婆媳關係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它既不是婚姻關係,也無血緣聯係,而是以這兩種關係為中介結成的一種特殊關係。因此,這種人際關係,沒有親子關係所具有的穩定性,也沒有婚姻關係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延伸而形成的。

為什麼社會上隻有“女婿是丈母娘半個兒子”,而沒有“媳婦是婆婆半個女兒”的說法?同樣因婚姻紐帶產生的親情關係,“婆媳關係”和“嶽婿關係”竟呈現出如此之大的反差,叫人匪夷所思。

我有一個得了“婆婆恐懼症”的朋友,因為覺得她的準婆婆挑剔,而常不願意跟男朋友回他家,她決定結婚後一定要跟公婆分開住,否則就與男朋友決裂。她常常會問我:“你是怎麼對付婆婆的?”

“對付?”我覺得她的用詞有問題。其實,與婆婆相處,既不要對付,也不用刻意討好,而是需要“哄”。“對付”都出來了,心態就沒有擺好。當麵對敵人的時候,我們才用“對付”這個詞,可婆婆並不是敵人。

李潔遇到了一個曾經當過婦女主任,非常挑剔的婆婆。婆婆嫌她曬衣服的時候,不記得把衣服翻過來曬,因為她覺得正麵曬衣,衣服容易褪色;說她炒豆腐的時候,總是喜歡切丁,而不切塊,因為她覺得豆腐切塊容易入味;說她對孫子學習管教不嚴,總愛帶孫子出去玩,在她看來,孩子應該管教嚴厲才有出息,她的兒子就是個好例子。

李潔也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婆婆鬧別扭,但後來因為一件事,她和婆婆的關係莫名其妙就好轉了。那一天,她和丈夫做好了飯,她到鄰居家叫婆婆回家吃飯的時候,剛走到門邊,卻聽到了婆婆和鄰居老太太們,邊打麻將邊說自己的壞話:“……唉,我們家大偉真不知道看上她媳婦哪一點了,要什麼沒什麼……”很顯然,剛才說了一通她的壞話,現在正在做總結。

李潔聽了,頓時心往下沉,但她沒有做出吵架的準備,而是突然走進去,裝做什麼也沒聽見,對婆婆說:“媽,你們在聊什麼呢?飯做好了,我們回去吃飯吧。”婆婆沒想到媳婦會突然闖入,不敢看媳婦一眼,本以為媳婦聽到了會跟她大幹一場,結果心虛地跟著媳婦回家了。從此,婆婆再也不抱怨媳婦的不是了。可能是李潔的大度感染了她,讓她覺得有些慚愧。至少從此以後我跟她婆婆聊天的時候,未聽到她對兒媳婦的怨言。

嚐試在婆媳之間建立起一種類似母女的關係。要求婆媳之間一下子達到母女那樣的感情深度,也是不容易的。但是,隻要雙方都抱積極的態度,特別是做媳婦的主動地把婆婆當成自己的母親,婆媳親如母女是可以達到的。

讓婆婆喜歡你,以下一些方麵一定要注意:

1.婆婆也是媽。

雖然婆婆沒有養你,但是她養了你的老公。所以多給婆婆點笑臉,多陪她聊聊天。給自己媽媽買東西的時候,想著給婆婆也買一個。多細心觀察她的日常生活,冷了熱了?想吃什麼了?想做什麼了?

多滿足一下婆婆的願望。除非她生病了,否則她花不了你們幾個錢,大部分的婆婆愛兒子,甚至愛過自己的生命,她希望你們過得幸福。她年紀大了,有些寂寞,你一點點的關心會讓她記在心裏的。女人要想通這一點。

2.摸清楚婆婆的性情。

聰明的女孩嫁人前,要把對方的婆婆了解清楚,不是說看清楚之後不嫁了,而是看清楚之後,明白自己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常常聽到一些過了門的媳婦議論婆婆太小氣,太摳門。在這一點上應該體諒和理解老人,畢竟是不同年代的人。有些年輕人往往大手大腳,卻很少考慮積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非但不能說婆婆吝嗇,相反從婆婆的這種“吝嗇”中,還可以學到一些東西呢。

3.在婆婆麵前,不要和老公過分親熱。

老人畢竟是老人,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也許你認為,這是你的家,你願意怎樣就怎樣,這是沒錯,但是家裏住了老人,這方麵還是應該要注意的。

當兒子娶進媳婦的時候,做母親的,會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擔心兒子會有了媳婦,忘了娘。這也是女人的天性,自己花了半生哺育的孩子,從此要投入一個女人的懷抱,這在心理上會有一段的不適應期,讓她本能地敵對兒媳婦這個上門的“外來人口”。

作為媳婦,一定不要讓婆婆有失去兒子的感覺,要讓她感受到,沒有失去兒子,反而多了個女兒。盡可能地去體諒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

4.牽涉到錢的問題要爽快。

一些遇到涉及婆家的事情,尤其是錢的問題,你總是要給老公出謀劃策的,但是一定要顧及他的情緒,講話一定要有技巧。盡管你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也不要直接說出來,而要委婉的和老公講道理。

有些錢無法逃掉的,還不如拿錢時幹脆點,而且表現出很願意的樣子,由你來交給婆婆,這樣既討得婆婆歡喜,老公又滿意,日後也能多為你考慮。

5.不要在婆婆麵前使喚老公。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換個角度想,如果你的爸媽來家裏住,你老公不停地使喚你做這做那,你父母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會以為你在家裏很不容易,過得很累。同理婆婆看著你指使老公,一定會不高興的。兒子在家被一個女人使喚來使喚去,哪個當媽的不會有抵觸情緒呢?

6.留點時間聽她嘮叨。

很多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是敬而遠之,惹不起躲得起。可是對於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婆媳來說,躲也是躲不起的。那就幹脆橫下心吧,沒事哄哄她,老年人嘛,都喜歡有人陪她聊天,有時間的話就聽她說兩句。她愛嘮叨,就讓她嘮叨吧,無非就是兒子的那點事,講講撫養兒子的不易,一邊聽一邊隨聲附和兩句:“媽,您真是不容易啊,我們一定會好好孝敬您。”說點好聽的怕什麼呢?浪費幾句口舌而已。做到做不到倒是次要的,說到倒是必須的。

7.醜話說在前頭。

沒有什麼錯沒有和婆婆住之前,很多媳婦都覺得婆婆還是不錯的,但是住到一起了卻矛盾重重。首先要知道,在一起生活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即便和自己的媽媽住在一起,有時也會有不高興的時候,何況是婆婆呢?但是,有些原則性的事情,譬如:你沒有辦法早起,你沒有辦法天天做家務,你和老公生活中沒有“男尊女卑”的觀念,還有些事情是你實在無法忍受的,那請你不要忍受,讓你的老公和你婆婆講,希望能夠得到她的理解和原諒。

8.學會忘記事情。

在一起生活,婆婆和媳婦之間總是會有小的摩擦發生的,偶爾一句不中聽的話,一件令你不高興的事,過去了就過去吧,別總記在心裏。如果自己的媽媽說你,你一定兩天就忘了。在某種程度上,婆婆都是有點家長味道的,可能有時愛教育一下你,不是原則性的大事,都別太斤斤計較。切記不要過了一年半載還擺出來,重溫一遍,那你的婆婆肯定以為你對她有深仇大恨了。

良好的婆媳關係,需要婆婆、媳婦和兒子三方的共同努力。婆媳關係並非洪水猛獸,隻是一種兩代人的親情關係,完全可以憑借人為的努力加以改善。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沒有對與錯,也無須追究,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是人的心理在起作用,也都可以靠智慧來化解。

人與人的關係就像一塊土地,是需要人來經營和維護的,你經營得好,便能結出碩果;如果隻是順其自然,這塊土地上就會長滿野草,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荒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越來越淡薄。不管遇到什麼問題,要經常提醒自己,婆婆是丈夫的親媽,她把丈夫養育成人也不容易,所以不要跟她計較。用包容化解不和諧音符沒有衝突的婚姻,幾乎同沒有危機的國家一樣難以想象。維係婚姻的並不是那結婚證和什麼協議,而是時時關愛和事事包容。包容是一種理解、一種珍惜、一種氣度。

婚姻中不必什麼事都太計較。兩人朝夕相對,難免鬧矛盾。假若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其結果隻會弄得雙方都很累。

有道是:“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所以,男人和女人的結合不過是“和稀泥”。如果抱著“和稀泥”的寬容達觀的態度,把日子當成是一場過家家的遊戲,就有可能使兩性關係“泥水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安徒生童話》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小山村裏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集市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用馬換了一頭母牛,又用母牛換了一頭羊,再用羊換了一隻肥鵝,又用鵝換了一隻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大袋爛蘋果。當他扛著大袋子到一家小酒店歇氣時,遇上兩個英國人,他談了自己趕場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得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

老頭子回家後,老太婆非常高興,又是給他擰毛巾擦臉,又是端水解渴,聽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她竟都十分激動地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諸如此類。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吃到蘋果餡餅了!”並擁著老頭子,深情地吻他的額頭……婚姻中的許多風浪,並不是起於什麼原則性的大事情,經常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特別是丈夫或妻子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在要求完美的對方眼裏,是半點也容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