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是非常複雜的。意識形態領域不同思想理論觀點的分歧和爭論雖然都存在著是非之分,有的則是表現或反映了階級鬥爭的內容,但又決不能把這些分歧和爭論都籠統地看做是階級鬥爭或階級鬥爭的反映。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處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關係。無疑,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是既有區別又有聯係的;決不能把兩者隨便混淆起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黨有過嚴重的教訓,那種用粗暴的態度對待思想學術問題,把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對待,既扼殺了學術的發展,又窒息了社會主義民主,後果是嚴重的。我們不應當重犯這種簡單化的錯誤。但是,不可否認,在學術領域存在著真理與謬誤的鬥爭,某些錯誤的、有害的學術觀點任其泛濫,也會直接危害馬克思傑義理論基礎和社會主義製度;特別是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搞自由化的人往往從學術領域入手,在學術討論的名義下散布錯誤思想,並在一定的時機又從錯誤的學術觀點中引出現實的政治主張。而這後者,恰恰反映了意識形態領域中階級鬥爭的一個特點。所以不能否認學術問題與政治問題有相聯係的一麵。毛澤東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在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建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礎上的。毛澤東主張在學術上要堅持“百家爭鳴”。同時又要對錯誤思想進行正確的批評。這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隻有正確認真地貫徹這些思想,才能處理好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關係。
綜上可知,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時期的階級和階級鬥爭問題,提出了許多正確的思想理論。誠然,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鬥爭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過嚴重的失誤,但我們在糾正毛澤東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錯誤時,決不能走到階級鬥爭已經熄滅的另一個極端。實踐證明,對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鬥爭的誇大和縮小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都會導致直接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同樣結果。
2.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具有決定我們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
如何保證老一代革命家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毛澤東考慮防止“和平演變”的具體措施的又一個重要問題。
1964年6月16日,毛澤東在北京召開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他說:帝國主義說,對於我們的第一代、第二代沒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麼樣?有希望。帝國主義的話講得靈不靈?我不希望它靈,但也可能靈。就在這次講話中,他還具體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應當具備的條件。隨後不久,在《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編輯部發表的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一文中,又發表了毛澤東對這個問題的重要論述,他指出:“為了保證我們的黨和國家不改變顏色,我們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和政策,而且需要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帝國主義的預言家們“把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黨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們一定要使帝國主義的這種預言徹底破產。”他要求全黨一定要從上到下地、普遍地、經常不斷地注意培養和造就革命事業的接班人。這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實際上把培養按班人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問題,提到黨和國家的議事日程上,要求培養造就出一批又一批馬克思主義的領導骨幹。雖然毛澤東在論述這個問題時還留有“左”的痕跡,但從總體上說,他提出的這些重要思想,確是指明了對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至關重要的根本大計,是防止“和平演變”的一個重要保證。
正如毛澤東所強調的,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事業是不是後繼有人的問題,就是將來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權能不能繼續掌握在無產階級革命家手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子孫後代能不能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勝利地防止修正主義在中國重演的問題。他特別指出,這是關係我他黨和國家命運的生死存亡的極其重大的問題,這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革命接班人的問題,不僅具有長遠意義的極端重要性,而且毛擇東還總結了國際的和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經驗,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要具備的條件。這主要是:第一,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第二,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第三,必須是能夠團結絕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無產階級政治家,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第四,必須是黨的民主集中製的模範執行者,必須學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必須養成善於聽取群眾意見的民主作風;第五,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富於自我批評精神,勇於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這裏,毛澤東提出接班人的五項條件,是有機聯係的一個整體要求,是對堅持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骨幹的基本要求。這裏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能夠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是革命接班人條件的核心內容。馬列主義是中國革命惟一正確的指導思想,這已為中國革命的全部厲史所證明。在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中,同樣需要馬列主義作為指針,因為馬列主義也就是科學社會主義,離開了馬列主義的指導,就不會有正確的社會主義實踐。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堅持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也隻有依靠馬列主義這一理論武器,才能明辨是非,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毛澤東十分強調青年人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觀點,“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所以他反複教育幹部要懂得一些馬列主義,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要搞馬列主義,不搞修正主義。第一,強調要為大多數群眾謀利益,是無產階級政治家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立黨為公還是立黨為私,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根本標誌。我們黨的性質決定了共產黨人必須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取得全國性勝利的前後,毛澤東充分意識到在執政的條件下黨所麵臨的嚴峻考驗,不斷告誡全黨要警惕由人民公仆變成社會主人的危險。而帝國主義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也是估計到新的一代的生長環境,有可能淡忘和背離老一輩所培育的革命傳統。所以,毛澤東十分重視對年輕一代的教育,他在1963年同一個外國代表團的談話時的就說過:現在我們的年輕人不知道過去的困難,沒有經過階級鬥爭的鍛煉,要靠老一輩的人把過去的經曆告訴他們,對他們進行教育。在毛澤東看來,是為大多數群眾謀利益還是為少數人謀利益,是搞馬列主義還是搞修正主義的一個根本區別。第三,特別提出革命接班人還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風和道德品質,這主要是善於團結大多數人,有民主作風和自我批評精神。這對一個領導骨幹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條件。正如列寧在晚年批評斯大林性格弱點時所說的:“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就成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誌們仔細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職位上調開,任命另一個人擔任這個職位,這個人所有其他方麵同斯大林一樣,隻要有一點強過斯大林同誌,這就是較為耐心、較為謙恭、較有禮貌、較能關心同誌。”由於種種原因,列寧的遺囑未能實現。後來的事實發展證明,斯大林所犯的錯誤確是同他在這方麵的缺點緊密相關的。所以,作為革命接班人的基本條件,是應該考慮他們在未來旅行領導職務所必須具備的思想作風和道德品質的。
毛澤東在具體提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項條件後還強調指出:“無產階級事業的接班人,是在群眾鬥爭中產生的,是在革命大風大浪的鍛煉中成長的。應當在長期的群眾鬥爭中,考察和識別幹部,挑選和培養接班人。”其基本精神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但遺憾的是,由於這時“左”的指導思想的發展,使這些本來正確的主張沒有能夠正確地貫徹下去,相反地卻采用了個人選定接班人等錯誤做法,造成了與主觀願望相悖的嚴重後果。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
3.要防微杜漸,防腐拒變,保持入民政權的純潔性
如何防防止黨和國家各級幹部脫離群眾,蛻化變質,防止幹部隊伍中腐敗現象的滋生,是毛澤東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也是他最為擔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