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壺茶:細細品味生活化的新東方空間
隨後設計師張海華重新泡了一壺新茶,在倒茶的瞬間描繪了一幅讓人憧憬的畫麵。
清早在清脆的鳥叫聲中慢慢醒來;晚上在廳堂中安靜的看書、寫字、畫畫,靜靜的水聲緩慢地從耳邊傳來;閑暇時刻走出廳堂來到院中打理下花草;空時獨自或是邀上三倆好友一起沏上一壺好茶……這樣的畫麵彷佛回到了古時文人的生活,但這裏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中國傳統空間,東方情致的家原來也可以如此生活化。
Q:首先聊聊最前麵的庭院,庭院讓人感到是精心設計但又很自然,院子不大但為何讓人產生的感覺是很大?
Z:空間感變大主要歸功於回廊的設計,拉伸了整個院子的空間感,精心的感覺來源於庭院內豐富的內容,有山、水、植物、動物等,但院子前麵卻又大麵積的留白,其實傳統的廳堂前都很空,當我們去看網師園時就會發現院子裏也許就一棵樹,這樣能讓光線能更多的照到客廳,讓人跟自然的親近度更好一點。
Q:剛剛發現,原來我們是坐在餐桌上喝茶,如此一來,廚房、客廳、書房三者之間都是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中間幾乎無遮擋物,這樣的設計用意何在?
Z:這和傳統的東方空間不一樣,傳統的東方空間強調私密性,會客就會客,餐廳就餐廳,獨立隱蔽的書房,西方當代空間強調的是包容性,開放感,就像賴特的別墅,就把很多空間放在一個公共的平台,每個區域的功能不同,獨立思維狀態下的東西,比較符合他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理解。在我這裏一樣,飲食和讀書是一種享受,一個大的空間裏可以有很多功能,包括會客的、吃飯的、看書的,它們所占據的區域不同,組合起來的感覺輕鬆一點。如果沒有書房,豐富度和文化性就會缺少一點東西。
Q: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客廳中有中西式兩種沙發,這依舊是在表達你的新東方空間主題嗎?
Z:西式沙發能給人帶來舒適、陽光、放鬆,我需要這種感覺,同時又能很好的和明式家具融合在一起。
Q:從前到後看完,很好奇你是如何去設計這個家的?
Z:我近年來主要做江南文化的一些回歸性設計,我的家也是這樣。設計思考了2-3個月的時間,施工做了8個月左右,時間並不長,做自己的家像在匆忙狀態下完成的,留了點遺憾,回想起來也好,也許是太想做好、做完美反而有點緊張,在緊張的狀態下就會想得多,多了也就有了雕琢之氣,如果去掉又感覺太隨意了,在矛盾中完成的,這就像有的時候人看他人很清楚,看自己反而不清楚,要跳出來看自己,這樣能看到7-8成,不跳出來也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