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雷軍不惑
Q=《全球商業經典》執行出品人、執行總編輯 王湧
A=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 雷軍
我沒想到,對話剛一開始,雷軍就沉浸到了自己的小米世界裏,在他不容打斷又多少有點絮叨的講述中,我腦子裏隻歸納出了唐伯虎的那句話:“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年來的爭議和吐槽,我發現他習慣於向人解釋而不是對話,為了讓他短暫遊離出解釋的語境,探討下小米的成功別人是否也學得會,我向他請教做雜誌產品如何向小米學習。他反問了我一連串問題:“雜誌為什麼要印出來?一印出來就有印刷成本、物流成本,為什麼不直接電子化呢?”他指指牆上“順勢而為”幾個大字,“越有才華的人越喜歡標新立異,越喜歡逆天。當我們經曆這個社會的很多坎坷以後才知道,反而一般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懂得順勢。這種看起來‘不夠情懷’‘不夠有英雄氣概’的做法,才是成功的真諦。”
我成了他眼裏的逆天行者。我沒有解釋,在他隨後的又一輪反問中,那句話我在腦子裏又用到了自己身上聊以自慰:“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聊以自慰下的痛楚是:我們不是忒瘋癲而是太固化。感謝他拿刀子捅我。
不過,他對成功真諦的理解,多少讓我有些詫異,因為他曾說:“成功是一種內心深處的自我感受。我不認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認為自己是失敗者,我隻是在追求內心的一些東西,在路上!”難道他成功的內心感受中,是不要“情懷和英雄氣概”的?我問:“你內心追求的究竟是什麼?”他沒興趣回答,說這個太複雜了。
雷軍愛讀書,但做小米這三年,他沒讀到能讓自己震撼的書,他說這可能和“四十不惑”的心態變化有關,因為書之於他的意義有了變化。“以前為什麼要拚命看書,看各式各樣的書?因為你對人生、對世界有太多迷惑,你才希望獲得營養能找到答案。而找到答案以後,看書就變成了一件放鬆的事。”
創辦小米公司時,雷軍從過去的人生曆程中反思出五點體會:一、人欲即天理,是更現實的人生觀;二、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三、顛覆創新,用真正的互聯網精神重新思考;四、廣結善緣,中國是人情社會;五、專注,少就是多。其中第一條是核心,第二條指戰略,其他的是方法論。雷軍說,小米的創新,包括互聯網營銷、口碑營銷,都是表象,外界一直稱奇的粉絲營銷,說白了,銷售的是粉絲的“擁有感”和“參與感”。背後的真諦,其實是對人性的挖掘。“人民戰爭的核心就是互聯網,你怎麼發動群眾,怎麼依靠群眾,怎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怎麼能跟群眾打成一片,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諾基亞為何輸掉了這場戰爭
Q:以市場銷售結果來看,小米手機是好商品了,但你當眾摔過三次手機,我好奇的是“堅持口碑傳播,相信好產品會說話”的你,難道認為好產品需要這樣的方式來證明?況且手機又不是磚頭,摔不壞又能證明什麼呢?反正別人再怎麼質疑我的雜誌,我也是不會摔也不會撕的。你摔手機時的內心是怎樣的?憤怒、委屈,還是“讓你們睜大眼睛瞧瞧”般地示威?
A:嚴格意義上講,我摔的時候是在跟大家證明,高端智能手機的結構可以做得很好。摔跌實驗對大屏智能手機來說,是非常難的科研題目。
我們沒有想過把小米做成一個很喧囂的東西。籌備小米是在2010年1月,注冊是在2010年4月,正兒八經開始做東西是2010年6月1日,到我們第一次記者見麵會是2011年7月,第一次發布會是2011年8月16日。從籌備到產品發布差不多一年零八個月,我們一直保持低調。
小米一上來就有極其鮮明的定位,它是為粉絲和發燒友準備的,並沒想男女老少通殺。當你是個數碼發燒友,你會覺得小米特別好;如果你不追求發燒的東西,你會有很多誤解,不理解那些人為什麼發燒,於是乎你開始挑刺,覺得不舒服,覺得我們是在炒作,在吹牛。
我不知道一夜之間爆紅是對還是不對。在那個階段,我們跟媒體的溝通還是少。一個新鮮事物一夜之間爆紅了,有捧的,有罵的,各種聲音都有,也整得我們暈頭轉向。但幸運的是,我們活下來了,而且今天已經有了這麼多用戶。
Q:但諾基亞當時不看好喬布斯的手機,就是因為試了一試後,發現蘋果不禁摔,據此判斷它沒市場。於是諾基亞就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沒有進入這一方向。
A:這是另外一個問題。諾基亞是怎麼輸掉這場戰爭的?其實本質上,iPhone跟傳統手機最大的差別在於,iPhone實際上是電腦。蘋果是做什麼的?蘋果是做電腦的。穀歌是做互聯網的公司。就算微軟,也是做PC的。你會發現,贏的全是電腦公司,是廣義的電腦公司。功能手機是通信工具,而今天的手機都是電腦。
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理解小米為什麼一上來就定位在高性能、高性價比。PC工業經過30年的競爭下來,誰的性能最好,誰的性價比最好,誰就會最終勝出。今天,智能手機會走同樣的道路。這個產業剛轉型的時候,品牌、廣告可能產生很大的價值,但當這個產業一步一步穩定以後,關鍵要看這兩招。
Q:小米的勝利其實是一個品類的勝利,就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品類——互聯網手機。可能好多人並沒有理解這個概念。
A:在互聯網上做自有品牌手機零售,我們是全球第一家做成功的。從中你能看得見的創新是什麼?
第一個你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威力,我們用電子商務直銷的模式,去掉了渠道成本和銷售成本;第二個你看到了社交媒體的威力,我們用新媒體和自媒體營銷的方式,包括口碑營銷的方式,去掉了營銷成本;第三個我們是最早把手機當電腦做的;第四個是使小米更強大的,我們發動了粉絲群眾運動;第五個是獨特的用戶群定位和維護用戶群的方式,我們最早規模化,把“粉絲經濟”這個模式做成了;第六個是從創業的角度,小米其實在大家麵前演示一個矽穀式的創業,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一組很彪悍的人,再拿錢堆,一登場就是世界級的玩法。